山西省芮城市2020届高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中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C.单质硅晶体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D.新型能源生物柴油和矿物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H6O和C4H10都有2种同分异构体B.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淀粉和蛋白质均可水解生成葡萄糖3.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过量NH3,产生沉淀B.高纯硅常用作光导纤维的原料C.用AlCl3溶液制取Al(OH)3,沉淀剂选用氨水比选用NaOH溶液好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反应速率加快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B.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2H2O H2S+2OH-C.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2H++2NO3-=Cu2++2NO↑+H2O选项 A B C D 装置结论能证明Al(OH)3不溶于氨水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洗气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A.A B.B C.C D.D6. 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
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假设盐分以一个NaCl计,其大致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冰内层“盐泡”越多,密度越小B.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多C.海冰内层“盐泡”内的盐分主要以NaCl分子的形式存在D.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设冰的密度为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7的溶液中:Al3+、Cl-、SO42-、CO32-B.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a+、HCO3-、SO42-、K+C.pH=0的溶液中:Na+、K+、Fe2+、NO3-D.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AlO2-、SO42-、SO32-、Na+8.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Δ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1,则H2反应速率为0.03mol·L-1·min-1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9. 下列鉴别实验中,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和苯B.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醇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和蔗糖D.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10. 食品保鲜所用的“双吸剂”,是由还原铁粉、生石灰、氯化钠、炭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可吸收氧气和水。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双吸剂”中的生石灰有吸水作用B.“双吸剂”吸收氧气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C.炭粉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D.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作原电池的负极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C-H数目为0.6 NAB.常温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为0.2NAC.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D.在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每生成3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12. 实验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B.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13.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已知25 ℃时NH4CN显碱性,则25 ℃时的电离常数K(NH3·H2O)>K(HCN)B.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0.01 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C.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4D.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14.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Y是地壳中)A.Z的原子半径大于YB.Y的非金属性强于WC.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D.X、Z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15. 某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强酸B.WX的水溶液呈中性C.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Y>Z>QD.该化合物中与Y单键相连的Q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6. 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工作时在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现用该燃料电池和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正极移向负极B.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C.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D.电解一共生成0.9mol气体时,理论上消耗0.1mol丁烷二、实验题17. 高氯酸铵(NH4ClO4)为白色晶体,具有不稳定性,在400℃时开始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常用于生产火箭推进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对NH4ClO4的分解产物进行探究。
(假设装置内试剂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在实验过程中发现C中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说明分解产物中有__(填化学式)。
(2)实验完毕后,取D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某同学认为产物中还应有H2O,可能有Cl2。
该同学认为可能有Cl2存在的理由是__。
(4)为了证明H2O和Cl2的存在,选择上述部分装置和下列提供的装置进行实验:①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
②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5)实验结论:NH4ClO4分解时产生了上述几种物质,则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6)在实验过程中仪器E中装有碱石灰的目的__;实验结束后,某同学拟通过称量D中镁粉质量的变化,计算高氯酸铵的分解率,会造成计算结果__(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三、填空题18. 工业制钛白粉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FeSO4、H2SO4和少量Fe2(SO4)3、TiOSO4,可利用酸解法生产补血剂乳酸亚铁。
其生产流程如下:已知:TiOSO4可溶于水,在水中电离为TiO2+和SO42-。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TiOSO4水解生成钛酸H4Ti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中加入足量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由H4TiO4可制得钛白粉TiO2。
TiO2直接电解还原法(剑桥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CaCl2,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副产品主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④的结晶过程中必须控制一定的真空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乳酸可由乙烯经下列步骤合成:上述合成路线的总产率为60%,乳酸与碳酸亚铁反应转化为乳酸亚铁晶体的产率为90%,则生产468 kg乳酸亚铁晶体(M=234 g/mol)需要标准状况下的乙烯________m3。
四、原理综合题19. 研究发现,NOx 和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Ⅰ.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N2(g)+O2(g) 2NO(g) ΔH=+180 kJ·mol-12CO(g)+O2(g)2CO2(g) ΔH=-564 kJ·mol-1(1)2NO(g)+2CO(g)2CO2(g)+N2(g) ΔH=________。
(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 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已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的总压强,T℃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20MPa,则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p=_______;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O2各0.3mol,平衡将_____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15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序号)A.增大CO浓度B.升温C.减小容器体积D.加入催化剂Ⅱ. 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燃烧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已知:亚硫酸:Ka1=2.0×10-2 Ka2=6.0×10-7(3)请通过计算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示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转化为硫酸铵,从而实现废气的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