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彭州市濛阳中学【精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中华古文化、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既有物理变化又涉及化学过程B.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C.漂洗衣服时,可以采用萃取原理中的“少量多次”来节约用水D.为了增强消毒、杀菌效果,可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4.6g 钠用铝箔包裹并刺小孔,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H2分子数为0.1 N A B.1.0 L 1.0 mol/L的NaAlO2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2N AC.通常状况下,11.2 L 12C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 AD.室温下pH=11的Na2CO3溶液10 L,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1N A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u + 4H+ + SO24-ΔCu2+ + SO2↑ + 2H2OB.将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I2溶液中:2Fe2+ + 2I- + 2Cl2 = 2Fe3+ + 4Cl- + I2C.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 + H2O + CO2 = CaCO3↓ + 2H+D.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5H+ =Al(OH)3↓+Al3++H2O4.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其蒸汽和溶液都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该化合物中X、Y、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是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该化合物中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C.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Z >Y >XD.X与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X2Z2)也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其电子式为:5.废气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慢慢通入FeC13、FeC12、CuC1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 ,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 2 >Fe 3+> SB .在转化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FeCl 2C .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Cu 和ClD .反应中当有34g H 2S 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 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 2 11.2 L 6.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定律或原理的证据是A .AB .BC .CD .D7.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A .pH 5=的3CH COOH 溶液和pH 5=的4NH Cl 溶液中,()+c H不相等 B .3NaHCO 溶液中:()()()()+-2-3323c Na >c HCO >c CO >c H CO C .0.1molAgCl 和0.1molAgl 混合后加入1L 水中,所得溶液中:()()c Clc I --< D .把10.2mol L -⋅醋酸与10.1mol L -⋅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33c CH COOH c CH COO 3c Na -++=二、实验题8.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

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 步骤①要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可以采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_(填选字母)。

A.水洗B.酸洗C.碱洗D.碱煮水洗 E.酸煮水洗(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

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填标号)。

(3)步骤③中使用足量的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为了检验该反应还是否存在Fe2+,可加入黄色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中,分批加入H2O2,不仅可不引入杂质,同时为了防止__________,溶液还要保持pH小于0.5。

(4) 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 ℃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

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9.碳酸镧[La2(CO3)3]可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高磷酸盐血症。

制备反应原理为2LaCl3+6NH4HCO3=La2(CO3)3↓+6NH4Cl+3CO2↑+3H2O。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实验室中模拟制备碳酸镧。

(1)实验前应先检查W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为___。

(2)制备碳酸镧实验流程中导管从左向右的连接顺序为:F→→→→→。

___(3)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__。

(4)Z中应先后通入两种气体其原因为___。

(5)La2(CO3)3质量分数的测定:准确称取10.0g产品试样,溶于10.0ml.稀盐酸中,加10入mLNH3—NH4Cl缓冲溶液,加入0.2g紫脲酸铵混合指示剂,用0.5mol/L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呈蓝紫色(La3++H2Y2-=LaY-+2H+),消耗EDTA溶液44.0ml。

则产品中La2(CO3)3的质量分数ω[La2(CO3)3]=___。

(6)该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已学Na2CO3、NaHCO3的性质,设计实验探究La2(CO3)3和La(HCO3)3的稳定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则甲试管中盛放的物质为___;实验过程中,发现乙试管中固体质量与灼烧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

三、原理综合题10.氮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运用化学原理研究氮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I.一氯胺(NH2C1)在中性或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HClO,是重要的水消毒剂。

(1)写出NH2Cl的电子式:___。

(2)写出NH2Cl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3)一定条件下(T℃、1.01×105Pa),可以用Cl2(g)和NH3(g)制得NH2Cl(g),同时得到HCl(g)。

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II.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

可由NO与Cl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2NO (g)+Cl2(g)2NOCl(g)ΔH<0。

保持恒温恒容条件,将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的NO和Cl2以不同的氮氯比2n(NO)[]n(Cl)进行反应。

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率与氮氯比及不同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4)图中T1、T2的关系为:T1___T2(填“>”“<”或“=”),理由为___。

(5)图中A、B、C、D四点中对应的NOCl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

(6)若容器容积为2L,则B点的平衡常数为___。

四、结构与性质11.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铜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基态铜原子____种运动状态不相同的电子。

(2)单质铜是由____键形成的晶体。

(3)Cu2+能与多种物质形成配合物。

①CuSO4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Cu(NH3)4]SO4∙H2O晶体,该晶体中杂化轨道类型为sp3的原子为_____,写出与2-4S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或离子是______。

②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Cu2+的配位数为____,乙二胺沸点高于1,2﹣二氯乙烷(Cl-CH2-CH2-Cl)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已知铜与氯形成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黑点代表铜原子)。

①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

②已知铜与氯的电负性分别为1.9和3.0,则铜与氯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③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该晶体中铜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14,则该晶体中铜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pm。

参考答案1.C【详解】A.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状态变化,只有物理变化,故A 错误;B. 胶体和溶液一样是均一透明的,其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正常情况下,无法分清胶体和溶液,但可见光束照射胶体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与胶体,浊液不稳定,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沉降,故B 错误;C. 漂洗衣服时,可以采用萃取原理中的“少量多次”来节约用水,故C 正确;D. “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二者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危害身体健康,故D 错误;故选C 。

2.D【详解】A .4.6g 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与足量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生成0.2mol 氢氧化钠和0.1mol 氢气,生成的0.2mol 氢氧化钠可与铝箔反应:2Al+2H 2O+2NaOH = 2NaAlO 2+3H 2↑,能继续生成氢气,则最终生成H 2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 ,即氢气的分子数大于0.1 N A ,故A 错误;B .1.0 L 1.0 mol/L 的NaAlO 2溶液中NaAlO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NaAlO 2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但溶液中含有水,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则NaAlO 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即氧原子的数目大于2N A ,故B 错误;C .1个12C 18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6个,通常状况下,11.2 L 12C 18O 的物质的量不能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则含有的中子数无法准确计算,故C 错误;D .室温下pH =11的Na 2CO 3溶液中c (H +)=10-11mol/L ,则溶液中c (OH -)=()-w -11+14mol/L=0.0K 01mol/L 110c =H 0,由水电离出的OH -的数目为0.001mol/L×10L×N A =0.01N A ,故D 正确;答案选D 。

3.D【详解】A. 浓硫酸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 + 2H 2SO 4(浓)ΔCu 2+ + 2-4SO +SO 2↑ + 2H 2O ,故A 错误; B. 还原性:I ->Fe 2+,将1 mol Cl 2通入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Cl 2恰好将I -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I - + Cl 2 = 2Cl - + I 2,故B 错误;C. CaCl 2溶液与CO 2不能发生反应,违反了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故C 错误;D. 1mol/L 的NaAlO 2溶液和2.5 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假设体积均为1L ,可认为先发生反应①-+223AlO +H +H O=Al(OH)↓,剩余1.5mol H +,再发生反应+3+32Al(OH)+3H =Al +3H O ,可得②+3+320.5Al(OH)+1.5H =0.5Al +1.5H O ,①+②得到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 2-+2.5H + =0.5Al(OH)3↓+0.5Al 3++0.5H 2O ,化简得2AlO 2-+5H + = Al(OH)3↓+Al 3++H 2O ,故D 正确;故选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