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东城区171中学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月考试卷第I卷(单选题 42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B C D硅(Si)生石灰(CaO)液氨(NH3)亚硝酸钠(NaNO2)物质用途半导体材料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2.关于营养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C.鸡蛋煮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D.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C3.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过氧化钠的电子式: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 + H+ + CO32-D.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CO32- + H2O HCO3- + OH-4.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A B C DX 中试剂 稀硝酸 浓盐酸 浓硫酸 浓氨水 Y 中试剂 Cu MnO 2 Cu CaO 气体 NOCl 2SO 2NH 35.将下列气体通入溶有足量SO 2的BaCl 2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的是A .NH 3B .HClC .Cl 2D .NO 26.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A .铜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B .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C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D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先变红后无色7.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元素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 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铟是第五周期第IIIA 族元素B .115 49In 的中子数为66C .原子半径:In > AlD .碱性:In(OH)3 > RbOH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Fe(OH)2暴露于空气中出现红褐色:4F e (O H )2 + O 2 + 2H 2O == 4Fe(OH)3B .用硫酸铜溶液除去C 2H 2中的气体:H 2S + Cu 2+ == CuS ↓ + 2H + C .NaClO 溶液中加白醋可增强漂白性:H + + ClO - == HClOD .将Na 块放入水中,放出气体:2Na + 2H 2O == 2NaOH + H 2↑9.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B.金属钠和熔融氯化钾反应置换出金属钾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区产生的是氢气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10.一种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的有机高分子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水解成小分子B.单体只含一种官能团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11.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在常温常压下对CO 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高效催化CO 2与环氧乙烷衍生物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B .该方法的广泛使用有助于减少CO 2排放C .在生成 的过程中,有极性共价键形成D .其工作原理只涉及化学变化1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2A(g) B(g) + D(g),B 、D 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 -1)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序号 温度(℃)时间0 20 40 50 ① 800 1.0 0.67 0.50 0.50 ② 800 x 0.50 0.50 0.50 ③ 800 y 0.75 0.60 0.60 ④8201.00.250.200.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①中B 在0~20min 平均反应速率为8.25×10-3 mol·L -1·min -1 B .②中K = 0.25,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 .③中y = 1.4mol·L -1D .比较①、④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3.下列实验结果不能作为相应原理、定律或理论的证据之一的是(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A B C D勒夏特列原理盖斯定律电离理论阿伏伽德罗定律实验方案结果该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测得:ΔH = ΔH1 + ΔH2产生Na+和Cl-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2:1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B C D目的验证氧化性:Cl2 > Br2 > I2验证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第II卷(填空题 58分)15.(10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危害环境。
利用工业碱液(主要成分Na2CO3)可以吸收烟气中的SO2并制备无水Na2SO3,其流程为:已知:H2SO3、HSO3-、SO3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如图1,Na2SO3·7H2O和Na2S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1)举一例说明直接排放含SO2烟气对环境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烟气①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提高NaHSO3的产率,应控制吸收塔的pH为__________。
③吸收塔中的温度不宜过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写出1种即可)(3)制备无水Na2SO3请补充完整由NaHSO3溶液制备无水Na2SO3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过滤、干燥,得无水Na2SO3。
(4)检验Na2SO3成品中是否含有少量Na2SO4,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1分)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CH4和H2O(g)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
(1)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CH4和H2O(g)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
a.增大压强b.加入催化剂c.增大水蒸气浓度②反应器中还存在:反应I:CH4(g) + H2O(g) CO(g) + 3H2(g) ΔH1 = + 210kJ/mol反应II:CO(g) + H2O(g) CO2(g)+H2(g) ΔH2= - 41kJ/molCH4、H2O重整生成CO2,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明显提高H2的百分含量。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①用CaO可以去除CO2。
投入CaO后,H2百分含量增大。
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②投入纳米CaO更能提高H2百分含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会因积炭反应而降低,相关数据如下表:反应I IICH4(g)积炭消炭C(s) + 2H2(g) 2CO(g)积炭消炭C(s) + CO2(g)研究发现,如果反应I不发生积炭过程,则反应II也不会发生积炭过程。
因此,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分)氨态氮肥的使用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导致了土壤、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处理废水中的NH4+有多种方法。
I.吹脱法(1)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NH3赶出并回收。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折点氯化法加入适量NaClO溶液,控制pH为6~7,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过程发生3个反应:i.ClO- + H+ == HClO ii.NH4+ + HClO == NH2Cl(Cl为+1价) + H+ + H2O iii.......水体中以+1价形式存在的Cl元素有消毒杀菌作用,被称为“余氯”。
右图为NaClO加入量与“余氯”含量的关系示意图,其中NH4+含量最低的点是c点。
(2)b点表示的溶液中N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生物硝化、反硝化法(3)水中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被氧化为HNO2,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6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HNO2(47g/mol)质量为______g。
(4)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a的转化,将过程a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NH4+ + 5 O2 2 NO2- + H+ + ____ + ____18.(13分)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磷精矿的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溶解度:Ca5(PO4)3(OH) < CaSO4·0.5H2O(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2)①结合元素周期律比较H2SO4和H3PO4酸性大小: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a5(PO4)3(OH) 酸浸时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复分解反应角度分析,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除去。
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
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
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
(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
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H3PO4摩尔质量为98g/mol)19.(12分)查阅文献:铁粉与稀硝酸反应会生成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