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生产学资料一、名词解释1、牧草、饲料作物牧草:是指可供家畜采食的各种栽培和野生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类及可供家畜采食的小半灌木和灌木。
饲料作物:一般是指人们有意识栽培作为各种家畜饲料用的各种作物。
2、环境:指大气因素(光照、温度、降雨、湿度、风)、土地因素(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等土壤方面和地形、坡向、坡度、海拔等地形方面)、生物因素(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微生物活动等)和生产劳动因素等条件的综合。
3、分蘖期、分枝期分蘖期:禾本科牧草幼苗在茎的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为分蘖,有50%的幼苗在幼苗基部茎节上生长侧芽并形成新枝时为分蘖期。
分枝期:豆科牧草从主茎长出侧枝叫分枝,当50%植株主茎长出侧枝时为分枝期。
4、基肥、种肥、追肥播种或种植作物之前,结合土壤耕作施用的肥料称为基肥;播种时与种子同时施用的肥料称为种;根据牧草和饲料作物的需要,在其生长发育期内施用的肥料称为追肥。
5、撒播、条播、点播(穴播)、混播撒播:把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耙覆土。
平地撒播时应先将整好的地用镇压器压实,撒上种子,然后用轻耙或再用镇压器镇压。
条播: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播种成行并随播随覆土的播种方法。
点播(穴播):方法是在行上或垄上开穴播种,或在行中开沟隔一定距离点播种子。
混播: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和生物学类群的牧草的种植方称为混播。
6、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种子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0—250C,空气流通,水分充足,有光照),进行发芽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检验种子的百分率就是发芽率。
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快慢和是否均匀。
指发芽试验的初期,规定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验种子数的百分率。
牧草视种类不同而分别予以规定计算发芽势的日期约为3—7天。
7、草地、草业草地:生长草本植物,或兼有灌丛或稀疏乔木,可以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并可为人类提供优良生活环境、其他生活产品等多种功能的土地-生物资源和草业生产基地。
草业:以草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生产牧草及草产品和家畜及畜产品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8、放牧强度、载畜量。
放牧强度:草地被放牧利用的轻重程度,在理论上的表现:利用率=采食率……适当放牧,利用率<采食率……重牧,利用率>采食率……轻牧。
载畜量:指一定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天数及放牧头数。
8、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9、以磷增氮:在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轮作、混作中,优先把磷肥分配给豆科植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磷素的同时,可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氮素营养。
10、土壤、土壤肥力:土壤:是指地球陆地上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满足和协调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11、根瘤菌接种根瘤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播种前一定要注意选择同一种族的根瘤菌与种子混拌均匀即进行接种。
12、秸秆氨化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水、无水氨、尿素或异尿素溶液等,以提高秸秆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的方法。
13、草地农业草地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把畜牧业和草地充分纳入农业系统,使植物生产(牧草、农作物、林木、果树等生产及饲草加工调制)和动物生产(畜禽鱼养殖),草地与耕地、林地有机结合起来,其核心是生产大量优质饲草,养殖良种草食动物,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突出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促使农作物和林果持续高产、稳产,其根本目的是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畜产品和农产品,并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14、划区轮牧划区轮牧:把草地划分为若干个季带,在每个季带内再划分为若干个轮牧区。
每个轮牧区由很多轮牧分区组成。
放牧时根据分区载畜量的大小,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区轮流利用。
二、填空题1、饲料作物通常包括下列五类:禾谷类作物、饲用豆类作物、饲用瓜类作物、块根块茎类作物、饲用叶菜类2、硬实种子处理的方法有:擦破种皮、变温浸种、浓硫酸处理3、根瘤菌接种的方法为:鲜瘤法、干瘤法、土壤接种法、根瘤菌剂法4、牧草及饲料作物的播种期可分为春播、夏播和秋播,具体播种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温度、水分、杂草危害和利用目的等。
5、牧草混种一般应包括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才能发挥牧草混种的优越性。
6、根据《中国草地分类》与广西草地植被特点,广西草地分为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热性稀树灌草丛类等3大类,根据地形、地貌不同,每一类又划出丘陵岗地、低山、中山和石灰岩三个草地组,组以下又根据植被差异而分成若干个型。
7、牧草类群按分蘖性主要划分为根茎型禾草、疏丛型禾草、根茎--疏丛型禾草、密丛型禾草、直根型豆草、根蘖型豆草、匍匐型牧草等7类。
8、饲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评价主要采用常规分析法测定牧草内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磷等成分。
9、根据各项耕作措施对土壤影响的大小及消耗动力的多少,土壤耕作措施可归纳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
根据现有机具性能,其基本耕作措施有翻耕、深松耕、旋耕三种。
表土耕作包括浅耕灭茬、耙地、镇压、中耕等作业。
10、优质播种材料应具备以下5个条件纯净度高、生活力强、籽粒饱满匀称、无病虫害、含水量低。
11、牧草混播的优越性有提高牧草的产量并保持产量的均衡与稳定性、可提高饲草品质、易于收获和调制、增进土壤肥力,提高后作的产量和品质。
、减轻杂草危害。
12、适当放牧期的决定主要是根据优势牧草生育期并参考草地水分状况等来确定放牧时期。
13、正确的估测载畜量是实施划区轮牧的必要基础与前提。
衡量载畜量的标准单位,有以下三种表示法家畜单位法(Animal unit)、时间单位法(Animal day)、草地单位(Pasture unit)。
14、耐寒即冬性或冷季型牧草和饲料作物,一般进行秋播。
喜温即春性或暖季型牧草和饲料作物,以春播为宜,也可夏、秋播。
15、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包括牧草)构成、配置、熟制方式的总称。
具体内容为:间作、套作、复种、轮作、连作等一系列种植计划和安排。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下列土壤耕作措施中,属于基本耕作措施的有:( ACD )(A)翻耕;(B)耙地;(C)深松耕;(D)旋耕。
2、种子纯净度不应少于,否则不宜作种用。
( A )(A)95%;(B)100% ;(C)80% ;(D)未作规定。
3、下列哪些牧草在播种前需要硬实处理,否则不发芽。
( AC )(A)银合欢;(B)多花黑麦草;(C)柱花草;(D)非洲狗尾草。
4、以下哪些元素因植物的需要量较多,而土壤中的有效含量很少,需经常用施肥的方式加以补充,又叫“肥料三要素”。
( ACD )(A)氮;(B)钙;(C)磷;(D)钾。
5、下列牧草一般很少抽穗开花,而且结实率很低,种子易脱落,发芽率极低,生产中都用根茎繁殖。
( AB )(A)象草;(B)岸杂一号狗芽根;(C)普通狗芽根;(D)多花黑麦草。
6、依据株型,牧草划分为直立型牧草、斜生型牧草、缠绕型牧草,下列牧草属于缠绕型的是( A )。
(A)大翼豆;(B)柱花草;(C)银合欢;(D)多花黑麦草7、在划区轮牧中,每个轮牧区的放牧时期一般不超过天,因家畜感染蠕虫病后,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在草上约经7天后,即孵化成有感染力的幼虫。
( B )(A)7 ;(B)6 ;(C)5;(D)4。
8、下列牧草在我国南方只能秋末至翌春短期栽培利用,这类牧草属于一年生温带牧草。
( AB )(A)多花黑麦草;(B)紫云英;(C)牛皮菜;(D)聚合草。
9、在英语文献中,range或rangeland两词指天然草地,grassland和pasture是指。
( B )(A)天然草地;(B)人工草地;(C)草坪;(D)放牧地。
10、南方草地土壤多为酸性土壤,适当施用,可调控土壤理化性质。
(AB )(A)石灰;(B)钙镁磷肥;(C)过磷酸钙;(D)尿素。
四、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1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柱花草的分蘖类型为( D )。
A 根茎型B 密丛型 C根蘖型 D 轴根型2、从饲用植物类型上讲,最适合放牧的类型为( B )。
A 上繁草B 下繁草 C半上繁草 D 莲座状草3、划区轮牧中1个小区放牧天数最多为( B )。
A 5d B6d C7d D8d4、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其目的是补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养分,可多次施的肥料是( C )。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有机肥5、放牧停止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最好在( C )停止放牧为宜。
A生长季结束时 B严寒来临时 C生长季结束前30-40dD生长季结束前50-60d(根据多次的试验和观察表明,在牧草生长季结束前30-40d 停止放牧较为适宜。
)五、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2~4个正确答案,将其题号填入括号内)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按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 ABC )。
A大量元素 B中量元素 C微量元素 D 营养元素2、下列牧草开花为蝶形花的有(AB )。
A 大翼豆B山毛豆C多年生黑麦草 D 岸杂一号狗牙根3、根瘤菌接种的方法有(ABCD )。
A 鲜瘤法B干瘤法 C 土壤接种法D根瘤菌剂法4、秋未至翌春短期栽培利用的一年生温带牧草和叶菜类、块根块茎类饲料作物有(ABC )。
A多花黑麦草B紫云英C牛皮菜 D 大黍(坚尼草)5、硬实种子处理的方法有(ABC )。
A 擦破种皮B 变温浸种C 浓硫酸处理D 切破种子六、填图题(依图所示特征)疏丛型根茎型密丛型七、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栽培的牧草种子具有哪些的特点?这些特点对饲料生产有何影响?答:特点:1)牧草种子,尤其是多年生牧草种子,一般都具有小而轻的特点。
2)很多牧草种子带有荚、颖和芒等附属物,很多种子形状不规则。
3)种子所贮藏的营养物质很少。
影响:由于牧草种子很小,播种时很容易被风吹走或被蚂蚁搬走、雨水冲走,此外还由于很多牧草种子带有荚、颖和芒等附属物,且形状不规则,影响种子的流动性,并且播种量很少,需要与沙、土、肥等混拌均匀才能播种,这样极易造成播种不均匀现象甚至断垄;牧草种子萌发后所留下的供幼苗出土、幼芽和幼根继续生长的营养物质很少,因此,播种牧草时,对土壤条件(土壤疏松、细碎、平整)、水热条件及播种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2、简述象草的栽培技术。
答:1)整地和施基肥:耕深20厘米左右,耙碎耙平,清除杂草。
以行距50—60厘米开种植沟,每亩施基肥2 000—3 000公斤农家肥,均匀地施入种植沟内与土混匀,周围开排灌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