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1-(2)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4.1-(2)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 (2)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首 要条件 • (3)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标尺 • (测量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 • 5、物质运动的5种形式: •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和社会的运动形式 • 它们的关系: • (1)相互区别。都有特殊的物质基 础和运动规律
• (2)又相互联系,低级是高级的基 础,高级包含低级。 •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摩擦生热,机械运动转化为物理运动, 热引起燃烧,又转为化学运动 • 三、物质运动的时空存在方式: • 1、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不可逆性 • 过去-现在-未来 方向流动
• 首先,意识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创 造性过程 • 其次,在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展开 • 再次,还表现在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控 制上 超人 • 最后,突出的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上 • 2、怎样正确的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第一,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第二,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 第三,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 段 • 3、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首先,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认 识人的主体性作用 • 其次,客观规律的运用和发现,要充分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在实践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规划能力 • 三、人在物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人处于主导地位,大自然出现了人 类不想看见的“反主体性效应”。例: • 沙尘暴 地面沉降 • 2、自在世界:即天然自然,两层涵义: 人类世界产生前的自然;未进入人类 活动范围的自然。 总是存在自在世界。 • 哥伦布 新发现地下大溶洞
• 三种: • (1)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 (2)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例如:社会更替 起义 革命等 • (3)科学试验 新事物新方法层出 不穷 • 心理学实验:从众实验 • 风险分担实验 • 6、实践系统:
• • • • • • •
组成: 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1)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人 人的特性:自然性、社会性、能动性 成为实践主体的条件: 具有自然力、生命力; 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无劳动能力 老人小孩精神失常者不在此列) • (2)实践客体 指进入主体对象性活 动领域、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 人类世界:人类实践形成的“人化”自 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是人所创造和 居住的世界。
•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 1、发展四阶段: • (1)无机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 的反应特性;(潮涨潮落、磷自燃)
• 也就是当物体以光速运动时,不能用 经典力学解释。 • 5、时空也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 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 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 有限性:具体事物在时空上是有限的。 • 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的时空存在于无 数有限的具体事物的时空之中。
• 第二节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 一、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 实践作为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 不仅造成世界的分化,也是其统一的现 实基础,因此,实践既反映人的社会本 质,又是人与与外部世界现实关系的表 征和证明. • 三种实践观: • 1、唯心主义实践观:实践就是某种精 神活动。
• 二、实践的功能: • (一)实践有三种功能: • 1、首先,实践是使人类从自然界中 分化出来的决定性条件 • 2、其次,实践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 辨证统一了起来,人与自然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结合. • 3、再次,从人和自然两者关系来看, 实践的功能在于:一是变革客体,二 是提升主体素质
• 变革客体: • 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对客体的改变力 度越来越大:例如:转基因物种 • 搞笑转基因图片 • 提升主体素质: • 包括两个方面: • (1)主体的认识能力: • 认识能力有三个表现: • A、感知-思维能力: • 依赖于人的自然机体、科学技术和实 践水平
• 另一方面,时空离不开物质运动,离 开时空的物质运动也不存在。 • 例:年:地球公转周期为一年 • 月: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 • 日: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 • 光年:测量天体的距离 • 古人用“铜壶滴漏”作为计时器
• 4、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 时空的绝对性:时空作为物质运动的 存在方式,其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 无条件的。 • 康德:人感知事物然后赋予事物时空 • 董仲舒:时间是天喜怒哀乐的表现 • 时空的相对性:时空的具体形式随物 质运动是可变的、有条件的。 •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的时空观也发展:
• 光子:光由光子组成 • 夸克: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 基本粒子组成的,而基本粒子则是由 比基本粒子更基本的亚粒子组成的。 亚粒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夸克”或 “层子”。基本粒子的最小单位。如: • +2/3,-2/3个电量,但是至今还没有在 试验室里发现它。
• 太阳系:9大行星、66颗行星的卫星、 大量的彗星、小行星和星际介质构成 • 结论:物质世界是无限的,不可穷尽 的,不管人是否发现它的存在,它都 存在,这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这种 物质观可以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我们 相信现有的发现仍然只是物质世界真 面目的一小部分。
手术戒毒法 第一信号系统:实物刺激或“信号” 第二信号系统:语言 生物电 第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另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错误的意识也来源客观世界,只不过是 歪曲反映罢了。
• 电脑的思维模拟与人的意识的区别: • 首先,电脑无意识的模拟,是种物 理装置;人脑是生命的能动的复杂 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 其次,电脑没有创造性 • 人脑有想象、直觉、顿悟、幻想等 不能被符号化 •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 1、表现在四个方面: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尺缩钟慢”现象: • 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运动的钟比静止 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 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 停止了。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 • 相对论证明,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 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 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这就是所 谓的尺缩效应。
• B、经验-知识能力:过去的人们没 有多少科技知识,凭经验也有辉煌 的成果:赵州桥 四川都江堰 • C、主体的思维方式:早期是模糊性 和整体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现在 是分析、实证等复杂的抽象思维方 式:例如:一张厚度为0.083cm的纸 对折30次,有多高? • (2)主体的实践能力:体现在实践 技能的提高和实践阅历的积累上
• 正电子:居里夫妇 :从钋加铍源中发 出的硬γ 射线,通过物质化产生了正 负电子对 ,也 记录到了单个正电子。 • 它是一种宇宙射线 • 介子:介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自旋 为h的整数倍粒子的总称,期质量通 常在电子质量与核子质量之间,故称 为介子;但也有质量大于核子质量的, 都统称为介子。周期:2亿分之2.5秒。
• 第四,产生了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 到此,意识产生了。 • 离开了人类社会和劳动就不可能产生意 识,例如:狼孩 猪孩 • 二、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 主观映象 • 1、辨证唯物主义认为: •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皮 层分工严密又密切合作,人脑受损,一 般意识会受损。
• • • • • • • •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 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认为:世界万物由某一种或者几种具体 物质构成:“五行说” 优点:从物质世界的本身出发去解释它 的本质和变化。
• 缺点:自发的、猜测的,缺乏科学的 论证。 •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原子 • 优点:以一定的自然科学的材料为根 据 • 缺点:缺乏辨证思维,把人类某一时 期的认识绝对化,混淆特殊和一般, 个性和共性。
• 其次,它坚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的反 映论和可知论。 • 再次,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形态的共性和惟一特性。
• 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提出以来,自然 科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 1、原子的认识:电子、质子、中子、 中微子、正电子、介子、光子等300多 种基本粒子。 • 中微子:120亿伏质子加速器可发现它, 证明99.99%的有质量,能自由穿越地 球。
• 2、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 指人的日常生活、伦理道德、个人 的修身养性。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涵义: • (1)人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 (2)这种活动可引起相关对象实际 性的改变和变化
• 4、实践的基本特点: • (1)客观物质性 人运用一定的物 质手段,产生一定的客观结果 • (2)自觉能动性 人在一定的思想 理论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改 造中增长见识 • (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对象、范围、 规模、方式受历史阶段限制 • 5、实践的分类:
•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树木向 阳、水、肥,变形虫) • (3)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海啸中没 有野生动物死亡、动物临死时哀叫凄惨) • (4)人的意识 • 人的意识的产生过程: • 第一,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器官和活 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人学会了直立行走。 • 第二,食物种类丰富 火 熟食 • 第三,感觉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提高
• 虚拟世界:指高速信息网络系统,是 电子场,也是物质的。它和现实世界 一样都是物质世界的不同存在方式。 • 不要虚拟世界现实化:例如网婚,网 上的随便结婚、离婚、三夫四妻对现 实的婚姻造成了冲击。倡导健康上网、 文明上网。 •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1、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 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 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 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如: •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社会进步 •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