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中学二○一三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3分) A .造诣.(yì) 诓.骗 (kuāng ) 辛苦恣.睢zì 怒不可遏.(è ) B .参.(cān)差 襁.(qiǎng) 褓 恪.(kè)尽职守 锲.(qì)而不舍 C .狡黠.(jié) 留滞.( zhì) 生活拮据. (jū) 成吉思汗.( hàn ) D .栖.(qī)息 汲.取 (jì) 重蹈覆辙.(chè) 味同嚼.蜡(jiáo)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 、脑羞成怒 黎明署光 巨星勋落 鞠躬尽瘁 B 、一代天骄 舐犊情深 涕泗横流 格物致知 C 、良师益友 不屈不饶 气吞斗牛 刻骨名心 D 、涉世未深 度德量力 无与沦比 轻而一举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 .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使大家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学校最近又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C .有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是建设好优秀班集体的关键。
D .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通过《新闻联播》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5.默写古诗文名句 (8分)①蒹葭萋萋, 。
所谓伊人, 。
(《蒹葭》)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③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 。
⑤ ,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⑥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⑦《陈涉世家》中,陈涉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
(鲁迅《故乡》)学校 永善县大兴中学 姓名 班级密封 线6.名著阅读(3分)忽然我的眼前暗了起来,但是当时觉得这和头顶上飞来一片云的情形大不相同。
我转过身来却发现头上有一个不透明的大东西遮住了太阳,它正朝着岛飞来;看起来它大约有两英里高,把太阳遮了六七分钟……⑴这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书中的主人公是,他以随船医生的身份,得以周游世界的。
(2分)⑵《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____ _ _ 的好坏选拔官员(1分)二、阅读理解(37分)(一) 阅读朱敦儒的《春望》一词,完成第7-8题。
(3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诗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
(1 分)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8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2分)(1)会.天大雨( ) (2) 今亡.亦死 ( )(3) 宜多应.( )者 (4) 旦日..,卒中往往语(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文: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文记叙了陈胜、吴广谋划起义并作舆论准备的过程。
B.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公子扶苏被杀。
C.“失期,法皆斩”揭露了秦王朝严酷的刑罚,反映了“官逼民反”的客观现实。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了树立威信。
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三)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完成13~16题。
(9分)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
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面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雎而生活。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3、这是课文《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集中反映出“我”当时怎样复杂的思想情绪?(2分)答:反映了我14、文中的排比句用到三个“辛苦”,其含义有所不同,请分别作解释。
(3分)答:①“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②闰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③杨二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指出“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2分)答:16、有同学读到“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时,认为文中的“我”对故乡已失去了感情。
对此,你有何看法?(2分)答:(四)阅读《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一文,完成17~19题。
(6分)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
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
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
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
这类细菌生物学上就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
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
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
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
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止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
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如链霉索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
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选自《大科技》2011年第1期,有改动)17.阅读全文,说说放线菌具有哪些作用。
(2分)18.第⑤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Array 19.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五)阅读《捕蛇者说》一文,完成20-24题。
(11分)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0.根据课文填空。
(4分)(1)《捕蛇者说》选自______ _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___ ___ 时写的。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来揭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
(3)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4)交代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貌若.甚戚者()若.毒之乎()②安敢毒.耶()孰知赋敛之毒.()③谨食.之()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2.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
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
23.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
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
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
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2分)A.君将哀而生之乎?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