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自主练习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正确答案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
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卡。
3.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1 35.5 K 39 Ag 108第I卷(选择题共48分)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SO2、NO2是酸性氧化物,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B.氢氧化铝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过量服用会造成重金属中毒C.制豆腐时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使蛋白质等聚沉,可制成豆腐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释放的电能与等量氢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能相同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B.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C.乙醇的分子式:C2H5OHD.1,1—二溴乙烷的结构简式:CH3CHBr23.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NO与11.2L O2混合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N AB.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C—H共价键的数目为2N AC.l mol Cu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电子转移数为2N AD.100mL l mol·L-1KClO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 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不论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H一定相同C.化学反应的△H一定与反应热相同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5.CPMA是蜂胶的活性成分,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CPMA的叙述正确的是A.CPMA的分子式为C17H18O4B.1 mol CPMA中含有7 mol双键C.1 mol CPMA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D.CPM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质罐头盒内层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锡,用于防止铁被腐蚀B.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因氯气具有漂白性C.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D.相同条件下,CuS在CuSO4溶液中的K sp比在纯水中更小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原子半径r(Z)/r(X)的比值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为最大值,而W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同主族元素Y的2倍。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YB.X可分别与Y、Z、W组成共价化合物C.W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式盐一定显酸性D.ZYX溶液与ZXW溶液呈碱性的原理相同8.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加入有机溶剂提取碘,只能从分液漏斗下口分离出含碘的有机层B.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不褪色,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或HCO3-。
C.在容量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滴加蒸馏水,则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D.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眼睛要始终注视滴定管液面高度的变化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B.乙装置:制取氨气C.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D.丁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c(H+)/c(OH-)=10-8的溶液:K+、Mg2+、C1-、NO3-B.无色透明溶液:Na+、Fe2+、Cl-,SCN-C.中性溶液:K+、A13+、SO42-、S2-D.pH=l的溶液:Na+、Fe3+、NO3-、Cl-11.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将氯化镁溶液加热蒸干:MgCl2+6H2O MgCl2·6H2OB.碘水中通适量SO2:I2+SO2+H2O==4H++2I-+SO42-C.氯化铝溶液加入足量氨水:A13++4NH3·H2O=A1O2-+4NH4++2H2OD.氯化铁溶液滴加少量氢硫酸:2Fe3++H2S=2Fe2++S↓+2H+12.甲、乙、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与试剂m、n完成如下图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省略。
下列假设与推断不成立的是13.已知H2CO3的K a1=4.2×l0-7。
室温下,H2SeO4存在以下电离过程:H2SeO4=H++HSeO4-;HSeO4-ƒH++SeO42-,K=1.2×10-2。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NaHSeO4溶液和Na2SeO4溶液均显碱性B.pH=3的H2SeO4和NaHSeO4溶液,后者水的电离程度大C.H2SeO4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H++NH3·H2O=NH4++H2O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H2SeO4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1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存在:[Na+]+[H+]=2[CO32-]+[HCO3-]+[OH-]B.若二者等物质的量混合,则溶液中[CO32-]=[HCO3-]C.该溶液中[H+]=K a2[HCO3-]/[CO32-](K a2为H2CO3的二级电离常数)D.该溶液加少量水稀释pH不发生明显变化15.羰基硫(COS)常用作粮食熏蒸剂,制取反应为CO(g)+H2S(g)ƒCOS(g)+H2(g),△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反应开始到平衡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B.实验2达平衡时,a>7.0C.实验3温度b>150D.实验3 CO平衡转化率比实验1小16.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测电压求算K sp(AgCl)。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左池中的电极增重比右池中电极更大C.盐桥中的K+向左池方向移动D.总反应为Ag+(aq)+C1-(aq)=AgCl(s)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自主练习化学试题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16分)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对SO2的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学生甲以Na2SO3粉末和浓H2SO4为原料制取SO2,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现欲收集一瓶干燥的SO2,选择下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学生乙用浓H2SO4和乙醇反应得到的乙烯气体中含有SO2、CO2。
现选择下图中的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存在乙烯和SO2,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学生丙测得常温下SO2的饱和溶液的pH=a,用中和滴定法测得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该溶液中可认为c(H+)≈c(HSO3-),根据K al=10-2a/(c-10-a)近似计算H2SO3的一级电离常数K a1。
该法测定的H2SO3的K a1与理论值相差较大,判断K a1实验值比理论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丁选择右图装置将SO2通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
①实验I:新制的Cu(OH)2悬浊液由过量CuSO4溶液和NaOH溶液配制。
现象:开始析出砖红色沉淀;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变绿色。
推测开始析出的砖红色沉淀是_________;实验I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性。
②实验II:新制的Cu(OH)2悬浊液由过量CuCl2溶液和NaOH溶液配制。
现象:开始析出黄色沉淀;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变绿色。
经检验白色沉淀为CuCl ,则由Cu(OH)2生成CuCl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实验I 和实验II 的现象差异与Cl -有关而与SO 42-无关。
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推测是否合理,简述操作、现象和有关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目前利用CO 2合成二甲醚(CH 3OCH 3)成为降低温室效应的有效方法之一。
(1)合成甲醇。
反应原理为:CO 2(g)+3H 2(g)ƒCH 3OH(g)+H 2O(g)。
①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则CO 2(g)+3H 2(g)ƒCH 3OH(g)+H 2O(g) △H=_______KJ ·mo1-1。
②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甲醇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32c CH OH c CO 增大的是_______(填符号)。
a .升高温度b .再充入H 2c .再充入CO 2d .将H 2O(g)从体系中分离e .充入He(g)③温度T 时反应2CH 3OH(g)ƒCH 3OCH 3(g)+H 2O(g)的平衡常数为400。
该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 H 3OH ,t 时刻测得CH 3OH 、CH 3OCH 3、H 2O 的浓度分别是0.44 mo1.L -1、0.6 mo1.L -1、0.6 mo1.L -1,此时反应速率v 正___v 逆(填“>”“<”或“=”)。
若加入CH 3OH 后,经10 min 反应达到平衡,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 3OH)=______________。
(2)直接合成二甲醚。
反应原理为:2CO 2(g)+6H 2(g)催化剂垐垐?噲?CH 3OCH 3(g)+3H 2O(1)。
①已知在一定压强时,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达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22n H n CO ,平衡常数K 值将_____(填“增加”、“减小”、“不变”);700K 投料比()()22n H n CO =2时,达平衡时H 2的转化率a =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在体积均为1 L的甲、乙两个容器中,甲中充入0.1 mol CO2和0.2mol H2,乙中充入0.2mol CO2和0.4molH2,发生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右图,则v逆(A)_____v逆(C)(填“>”、“<”或“=”),乙容器中的变化曲线是______(填I或II)。
19.(12分)铁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