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6页,第II 卷7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 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种促使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TRAP 与脂肪都含有C 、H 、OB .脂肪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之一,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并合成糖原C .通过刺激TRAP 发挥作用,可以用来改善癌症患者出现的病态瘦弱情况D .理论上肥胖症患者体内的TRAP 水平很可能超过正常人,通过抑制TRAP 的功能有望治疗肥胖症2. 若在下图中的C 和D 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导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 )3.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
选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 、bbOOB .F1的基因型全部为BbOo ,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C .让F1花纹蛇相互交配,后代花纹蛇中纯合子的比 E ⑧ 电位(m v ) + 0 - 时间(S ) 电位(m v ) + 0 - 时间(S )电位(m v ) + 0 - 时间(S ) 电位(m v ) + 0 - 时间(S ) A B D例为1/16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84. 有关下列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错误的是()A.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相对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或出现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小麦向阳处采得一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且碘液处理后,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成蓝色的细胞是叶肉细胞C.将某植物的一片新鲜叶迅速投入一透明的装有适量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光照几分钟后,容器内溶液的pH会增大D.在晴朗的一天上午10时左右,用两片同样大小的钻有小孔(直径为1 cm左右)的锡铂纸对应将田间一株植物的叶片夹住,下午2时左右取下这片叶子,置于适当浓度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脱色,且碘液处理,小孔处照光的部位呈蓝色,而被锡铂纸遮住的部分呈黄白色5.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B.①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6.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B.油脂、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营养物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分液D.二氯丙烷(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pH=2的1.0L 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C.1L 0.5mol·L-1(NH4)2SO4溶液中NH4+数目为NAD.向含有FeI2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1mol Fe2+被氧化时,该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为3NA9、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2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NO3-=3Fe3++NO↑+4H2OB.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2-+H2OC.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多: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D.向含有0.4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3 mol Cl2充分反应:4Fe2++2Br-+3Cl2=4Fe3++6Cl-+Br210、X、Y、Z、M、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元素。
X的质子总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M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Z 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常见气体甲。
X、Y、Z 3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Y>Z>M>XB.化合物乙中一定只有共价键C.W与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原子晶体D.X分别与Y、Z、M、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XM,沸点X2Z>XM 11、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g(0.03mol)。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均为NO)。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Fe+2Fe3+ =3Fe2+,BC 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整个过程中产生标况下气体共6.72LD、H2SO4浓度为应该是4mol/L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 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3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13、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4/H2O2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B.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4-― 8e- + 8OH-=BO2- + 6H2OC.若用硫酸钠和石蕊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点处出现红色[D.若用KI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b与A、B电极相连,铅笔芯C点处出现蓝色,则b接的是A电极F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6、19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5、17、18、20、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n1=1000,副线圈匝数n2=200。
将原线圈接到u=2002sin 120πt(V)的交流电压上,已知定值电阻R=100Ω,电流表○A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B.穿过铁芯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2 Wb/sC. 电流表的示数为0.42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6W15.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上面放置一小铁块,现有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于铁块上,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铁块与长木板都向右运动,且两者一定保持相对静止B.若水平力足够大,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有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若两者保持相对静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突然反向,铁块与长木板间仍将保持相对静止16.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为m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边长为a,在1位置以速度v0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并开始计时t=0,若磁场的宽度为b(b>3a),在3t0时刻线框到达2位置速度又为v0并开始离开匀强磁场.此过程中v-t图象45 如图b 所示,则( )A .t =0时,线框右侧边MN 的两端电压为Bav0B .在t0时刻线框的速度为v0-Ft0mC .线框完全离开磁场的瞬间(位置3)的速度一定比t0时刻线框的速度大D .线框从进入磁场(位置1)到完全离开磁场(位置3)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热为2Fb17.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质 量为5kg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并在计算机 上得到了前4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设第1s 内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 .物体在第3s 末的速度最大C .前4s 内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前2s 内合外力做的功D .物体在第4s 末的动能为22.5J18.空间有一电场,沿x 方向各点电势Φ随位置x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B .-x1与-x2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 .-x1和-x2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D .将负电荷从-x1位置移动到x1位置,电荷的电势能增大19.“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顺利进入近月圆形轨道工作。
已知“嫦娥二号”绕月运动的周期约为118分钟,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嫦娥二号”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约为220。
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地球对“嫦娥二号”绕月运动时的万有引力与此时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 2×10-4B. 2×10-3C. 2×10-2D. 0.220.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细线拴着两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各自做圆周运动。
某一时刻小球1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低点,小球2恰好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高点,这两点高度相同,此时两小球速度大小相同。
若两小球质量均为m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刻两根线拉力大小相同B .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2mgC .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10mgD .若相对同一零势能面,小球1在最高点的机械能等于小球2在最低点的机械能21.图甲中bacd 为导体作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