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登岳阳楼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登岳阳楼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4、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4、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昔闻:过去仅是听说过。
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 坼,裂开,这里引申为划分。 乾坤:天地。这句说天水相连,好像 整个天地都日夜浮动在苍茫的湖面上。
昔闻①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③。
过去仅是听说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 大湖浩瀚,像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 为吴楚两部分;天水相连,好像整 个天地都日夜漂浮在苍茫的湖面上。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 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 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 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此三楼 被看作是中国楼阁文化的最重要代表, 故又称“中国三大名楼”。
代表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同情人民) 2、忧国忧民(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强烈的憎恶) 4、歌咏自登岳阳楼而望故乡, 触景感怀之作。时年57岁,距生 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 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 饮药维持生命。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①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③。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指书信。
漂泊江湖亲戚朋友音讯全无, 我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 一只船相伴。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戎马:借指战争。 关山:关隘和山岳。 涕泗:眼泪。(泗:鼻涕。) 关山以北仍有战争,我倚着 栏杆眼泪直流。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写从前对洞庭湖光山色的仰慕,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 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 句更妙,为什么?
答: 1、我认为“雁引愁心去”更妙。 2、“引”是“带走”的意思。 3、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群山有情 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4、“引”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 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5、而“别秋江”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 无感情色彩。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3.试简要分析颈联“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所用的艺术手法。
3.试简要分析颈联“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所用的艺术手法。 答: (1)颈联运用夸张和想像的手法。 (2)云彩触碰着床榻,举杯的时候杯子就和 天一样高了。 (3)既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 (4)又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5)抒发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今上”交代时间,“岳阳楼”点明地点。
首联写作者人生暮年竟能登上岳阳楼, 观赏洞庭湖的美景风光,表面看有初登 岳阳楼的喜悦, 实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 1、“坼”,裂开,分裂。“浮”,漂浮荡漾。
2、大湖浩瀚,像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为吴 楚两部分;天水相连,好像整个天地都日 夜漂浮在苍茫的湖面上。 3、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气势 和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 象万千的画面。 4、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用一个字概括本诗表达的情感。

景悲——己悲——国悲
诗歌主题
诗人将眼前雄伟壮阔之景与个人悲凉 的身世及对国事的忧心有机结合, 意境阔大,情景交融, 不仅表达了对自己个人机遇的感伤, 也表现了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体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知识链接〗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答: (1)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 的特点是“高”。 (2)抒发了诗人遇赦时欢乐喜 悦的心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 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之说,你 认为颔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之说,你 认为颔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诗眼分别是“引”和“衔”。 (2)“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 愁心带走的情境; (3)“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 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4)一“引”一“衔”生动地写出了李白流 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颈联: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漂泊江湖亲戚朋友音讯全无,我年老多病, 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相伴。
自己的孤寂与颔联湖的壮阔雄伟形成鲜明 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已的痛苦之情。 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政治生活坎坷,怀 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关山以北仍有战争,我倚着栏杆眼泪直流。 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有感于自已凄苦 的遭遇,更重要的是战乱未平,国家艰危, 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抒发了作者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却报 国无门的哀伤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