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及我院的临床经验
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及我院的临床经验
一线
二/三线
主要终点:OS , PFS两者之一达到 即为阳性 次要终点:ORR,安全性,耐受 性,GCI组药代动力学
吉西他滨1000 mg/m2 ,IV,d1,8;卡铂 AUC 2, IV,d1,8 Iniparib 5.6 mg/kg , IV,d1,4,8,11 在初步分析时有96%(n=152)的患者交叉至GCI组
P<0.005
IC50:抑制 50%细胞生长的浓度
Isakoff S.J. Cancer J. 2010 ; 16(1): 53–61. P .Tassone et al., Br J Cancer 2003 Apr 22;88(8):1285-91.
GP方案三、四线化疗可提高TNBC患者的PFS和OS
BLBC亚型 非BLBC亚型 19/37 19/19 16/19 5.6 (95%CI 1.7-9.5) 14.7 0.002 0.04 P值
患者数 疾病进展 死亡例数 中位PFS (月) 中位OS (月)
18/37 15/18 9/15 12.9 (95%CI 6.5-19.5) 40.3
在患者中未检测到BRCA1/2基因突变,BRCA1/2状态不纳入后续的相关分析中
0
12
24
时间 (月)
36
48
60
中位治疗周期:6 (2-8) 中位随访时间(月):42 (22-54)
Zhang J, et al. Int J Cancer. 2014 in press.
研究结果:OS
1.0
0.8 OS 0.6 0.4 0.2 0.0 0 12
中位OS:19.1月 95%CI:12.4-25.8
80 60
40 20 0
非三阴性 (n=19) 1.7 月
P=0.058
三阴性 (n=17) 10.8月 非三阴性 (n=19) 4.3 月
P=0.109
PFS (%)
OS (%)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 (月)
9 10 11 12 13
0
5
10
15
20
25
30
35
时间 (月)
Koshy N, et al. The Breast 2010; 19:246-248.
Zhang J, et al. Int J Cancer. 2014 in press.
亚组分析结果:PFS
1.0
0.8 0.6 PFS 0.4 0.2 0.0 0 12 24 36 时间 (月) 48 60
BLBC 亚型 非BLBC 亚型
Log-rank P <0.01 COX P <0.01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入组患者: 至少接受过一个 以上化疗方案的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药物 吉西他滨 剂量/途径 1000 mg/m2 iv. 给药时间 d1, d8/q3w 或 d1, d8, d15/q4w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
顺铂
25 mg/m2
iv.
100
三阴性(n=17)
5.3 月
100 80 60 40 20 0
Normal Breast-like Luminal
Claudin-low Basallike HER2enriched
TNBC的分子分型
• HER2-enriched:
• 包含HER2+及TN型 • 无表达的可能 存在激酶突变
HER2
• Basal-like:
Basal
Luminal
• • • • •
TN中的~75% 基底细胞样:CK5/6/17 >50%P53突变 高增殖:Ki-67↑ RB和P53缺失 BRCA 1突变
• Claudin-low:
Proliferation
Claudin 3 Claudin 4 Claudin 7 E-Cadherin
• 均为TN型 • 紧密连接蛋白低表达 • 具有干细胞特征和上皮-间质 转化(EMT)的特征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与GC组相比,GCI组不能显著延长PFS和OS (ITT人群)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探索性分析: 二/三线ITT人群GCI组有潜在获益
顺铂(IV) 25 mg/m2,第1-3天 + 吉西他滨(IV) 第1天和第8天 21天为一周期,共治疗8周期
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毒性
主要终点:PFS
–
计划目标样本量64例,
–
基于以下假设:顺铂联合吉西他滨PFS优于单用顺铂
次要终点:OS、毒性
Zhang J, et al. Int J Cancer. 2014 in press.
基线特征
基线特征 中位年龄 (范围) (岁) ≤40岁/>40岁 (%) 绝经前或围绝经期/绝经后 (%) ECOG PS: 0/1 (%) 浸润性导管癌/髓样癌/化生样癌 (%) 转移的器官数:1/2/≥3 (%) N=64 49(29-74) 25.0/75.0 68.8/31.3 53.1/46.9 96.9/1.6/1.6 15.6/28.1/56.3
吉西他滨/卡铂联合Iniparib 治疗TNBC
吉西他滨/卡铂联合Iniparib 治疗TNBC 研究设计
多中心随机化Ⅲ期研究
• IV期三阴性乳腺癌 • ECOG PS 0-1 • 允许稳定的CNS 转移灶存在 • 之前接受过0-2次化疗 • 根据之前接受化疗情况进行分层
N=258吉西他滨 + 卡铂(GC * ) q3w R N=261 GC+ Iniparib (GCI) q3w 疾病进展后 允许交叉至 GCI组
O'Shaughnessy, et al. 2011 ASCO. Abstract #1007
研究结论
根据预设标准,GC联合Iniparib 未能延长PFS或OS
–
96%的GC组患者交叉至GCI组并接受了中位2个周期的治疗
根据曾接受的治疗进一步探索性分析PFS、OS表明
–
–
二、三线人群的疗效有潜在获益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我院的经验 总结
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TNBC 对化疗敏感,但PFS,OS 差
– – –
铂类 紫杉类 吉西他滨
靶向治疗
– – –
DNA损伤修复药物: PARP抑制剂等
抗EGFR抗体 抗血管生成剂
–
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铂类对BRCA1缺陷的乳腺癌疗效敏感
• 顺铂对BRCA1缺陷癌细胞株 (HCC1937)的疗效敏感,是无此 缺陷细胞株的2-3倍 • 小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在 BRCA1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患 者中(TNBC:10/15),顺铂单药 的总体反应率达72%,cCR达 47%(7/15)
GT 组 (每周期21天) 随
Day 1:
紫杉醇 175 mg/m 2 (3 hr) 吉西他滨 1250 mg/m2
Day 8: 吉西他滨 1250 mg/m2
GP 组 (每周期21天) 机
Day 1: 吉西他滨 1250 mg/m2 DDP 75 mg/m2 (3 hr) 均行常规紫杉醇的预处理
主要终点: PFS 次要终点: ORR
前期的II 期试验:GP 单臂
非盲,单中心,II期临床研究
2007.9-2010.6
• N=64 • 18-75岁 • 病理学确认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 癌(ER-/PR- /HER-2- ) • 无化疗史 • 局部复发且无法手术切除者 • 肝、肾功能良好 • 预计生存期≥3个月 • 可评估/可测量病灶 • ECOG PS ≤1
三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及 我院的临床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王碧芸
2014.8.3
主要内容
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我院的经验 总结
主要内容
三阴性乳腺癌概述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我院的经验 总结
概 述
自2005年开始出现“三阴性乳腺癌”(TNBC)概念
24 时间 (月)
364860Fra bibliotek中位治疗周期:6(2-8) 中位随访时间(月):42(22-54)
Zhang J, et al. Int J Cancer. 2014 in press.
研究结果:肿瘤缓解情况
总体疗效,% 完全缓解 N=64 15.6
部分缓解
疾病稳定 疾病稳定≥6个月 疾病进展 总缓解率,95% CI 疾病控制率,95% CI
转移部位:肺/肝脏/骨/淋巴结/胸壁或皮肤/乳房/脑# (%)
内脏转移/非内脏转移 (%) 从诊断到复发的时间:≤1年/>1年 (%) 之前治疗的类型:手术/新型辅助化疗/辅助放疗 (%) 之前新型辅助化疗:蒽环类疗法/紫杉烷和蒽环类疗法/环磷酰胺 (%)
42.2/29.7/31.3/59.4/23.4/12.5/1.6
Perou C, The Oncologist 2011;16(suppl 1):61–70.
乳腺上皮细胞分化过程 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可能关系
Perou C, The Oncologist 2011;16(suppl 1):61–70.
TNBC、Basal及BRCA1相互重叠,但不完全重合
Claudin -low Normal like
62.5/37.5 46.9/53.1 93.8/90.6/45.3 82.8/28.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