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陈子昂《感遇》诗所模仿的作家是阮籍。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王维创作的是《宿建德江》。
盛唐边塞诗人最富于浪漫主义特色的是岑参。
“子美之后,定当推为巨擘”的诗人是刘长卿。
被称作“五言长城”的诗人是刘长卿。
被称作“诗囚”的诗人是孟郊。
“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指的是孟郊。
提出“先立言而后体物”的古文家是刘禹锡。
《四声切韵》的作者是周颙。
“文章当从三易”的提出者是沈约,其内容是“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
提出“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创作主张的是谢朓。
宫体诗的代表人物有:粱代的萧纲、萧绎、徐离和徐陵父子、瘐肩吾和瘐信父子;陈代的陈后主及其“狎客”江总、孔范等人。
谢惠连的辞赋代表作是《雪赋》。谢庄的辞赋代表作是《月赋》。
《战国策》的成书时代是西汉后期。
《战国策》的编写体例是国别体。
“辩丽横肆”是评价《战国策》的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
今天见到的《论语》是在鲁国《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国《论语》和古文《论语》而形成的,共有二十篇。
墨家的主张有尚贤、尚同、非攻等。
论证问题提出“三表法”的人是墨子。
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文学见解的思想家是孟子。
江淹的辞赋代表作是《别赋》、《恨赋》。
萧纲的辞赋代表作是《晚春赋》。萧绎的辞赋代表作是《采莲赋》、《荡妇秋思赋》。
北朝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包括吴声歌曲、神弦曲、西曲歌。
北朝各种民歌的代表作是《木兰诗》。
《李寄斩蛇》属于志怪小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李白诗歌的特点是浪漫主义、清新自然。
李白擅长的诗体是乐府体、歌行体、绝句、五律。
典型化的描写是杜甫诗歌特色。
杜甫白诗派”,以白居易、元缜为代表。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
韦应物、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西汉文景之际,被称为“智囊”的是晁错。
被刘勰喻为“辞刚而义变,文移之首也”的西汉文章是《移书太常博士》。
被明代张溥称为“司马迁、杨恽之徒”的两汉之际的作家是冯衍。
《遗黄琼书》的作者是李固。
司马迁为继父业被任作太史令,是在汉武帝元封三年。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这句话出自《史记》的《太史公自序》。
《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咏史》。
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杨修。
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除了“三曹”、“七子”外,还有缪袭。
魏晋时期,“改造文章的祖师”是指曹操。
下列作品中,被后人喻为“诗史”的作品是《蒿里行》。
后人以“笔姿轻俊,能转能藏”评价曹丕的作品
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完全成熟的著作是《韩非子》。
《吕氏春秋》是由吕不韦及其门客编著的。
李斯作有《谏逐客书》、《论督责》、《狱中上书》。
司马迁和班固认为《离骚》篇名的含义是遭遇忧愁。
王逸认为《离骚》篇名的含义是离别的忧愁。
扬雄指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的作品是《法言吾子》。
除了《太玄赋》外,扬雄还有《逐贫赋》、《反离骚》。
曹植诗歌中,被称为“辘轳体”的作品是《赠白马王彪》。
被曹丕评为“体气高妙”的作家是孔融。
魏晋之际,开创我国五言古体抒情古诗体例的作家是阮籍。
“兴高而采烈”、“师心以谴论”,指的作家是嵇康。
西晋“善为哀诔之文”的作家是潘岳。
郭璞的代表作是《游仙诗》。
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
“文章当从三易”提出者是沈约。
中唐以后,填过词的作家有:韦应物、戴叔伦、张志和、王建、白居易、刘禹锡。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为唐代词人之冠的是温庭筠。
韦庄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秦妇吟》的作者是韦庄。
南唐词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延巳和李璟、李煜父子。
晚唐最有成就的骈文作家是李商隐。
《唐风集》的作者是杜荀鹤。
《笠泽丛书》的作者是陆龟蒙。
“唐三百年中,不愧直言敢谏者”,指的是刘贲。
唐代通俗诗派的开创者是王梵志。
词滥觞于六朝,正式形成于中唐时期。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保存神话材料较多的古书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
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提倡用“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方式创作新题乐府诗的杜甫。
《遣悲怀三首》的作者是元稹。
元稹的怀古诗中,最著名的是可与《长恨歌》并提的长诗《连昌宫词》。
“古文”作为一种文体的概念,是散文的革新运动。兴起于武则天统治时期,陈子昂为其前驱;发展于安史之乱前后,萧颖士、李华、独孤及、元结等做出了重要努力;繁荣于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为其领袖;衰微于晚唐,杜牧、孙樵、罗隐等为余响。
魏征的代表作是《谏太宗十思疏》。
上官仪的主要贡献是律体诗的建立。
“文章四友”是指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初唐四杰”的诗文,内容上有较大开阔。闻一多所评,是由宫廷诗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
“吴中四士”是指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有“孤篇压倒全唐”美誉的诗人是张若虚。
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嘉的《拾遗记》属于志怪小说。
《搜神记》属于志怪小说。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著,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
西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著作是陆机《文赋》。
《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
主要生活在北朝,晚年才入隋的诗人是卢思道。
隋唐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王绩。
皮日休散文的代表作是《鹿门隐书》。
罗隐散文的代表作是《谗书》。
唐传奇中,反映爱情的有《任氏传》、《柳毅传》、《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
唐传奇中,反映豪情侠义的有《虬髯客传》、《红线传》、《无双传》、《聂隐娘》、《昆仑奴》。
在历史题材的唐传奇中,比较有名的是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父老》。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徐干、应瑒、刘祯。
钟嵘称曹操“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味沉雄”,概括了曹操诗歌沉雄、悲凉的诗风。
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是曹操,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开创了乐府诗歌创作的新风。
曹操擅长写四言诗。
曹丕的代表作是《燕歌行》,是现存完整的最早的一首七言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有:《关雎》、《桃夭》、《木瓜》、《野有蔓草》。
《尚书》重于记言,《春秋》重于记事。
《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春秋》的编写体例是编年体。
《左传》和《国语》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左丘明。
“艳而富”的是评价《左传》的特点。
《左传》最突出的是民本思想。
《左传》辞令的特点是委婉巧妙。
先轸这一人物出自《左传》。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
钟嵘《诗品》评价“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的作品是阮籍《咏怀》。
阮籍的论著代表作是《大人先生传》。
魏晋之际,曹操以外的另一位四言高手是嵇康,代表作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
嵇康的论著有《太师箴》、《管蔡论》,最著名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
西晋初年的作家有傅玄、张华。
宫体诗始于南朝梁代的萧纲。
“徐庾体”指的是宫体诗。
“一洗《玉台》之陋,顿开沈宋之风”的南朝诗人是阴铿。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出自《与陈伯之书》。
属于骈体文的作品是《哀江南赋序》。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
南朝各种民歌的代表作是《西洲曲》。
艺术上代表南北朝小说最高水平的是《搜神记》。
“新亭对泣”的故事属于轶事小说。
《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刘向奏议中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东汉论说文的代表是王充,其代表作是《论衡》。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封禅仪记》的作者是马第伯。
“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鲁迅说“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指的是《世说新语》。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出自《文心雕龙》。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薛道衡。
隋朝有“斗酒学士”之称的诗人是王绩。
初唐时有“秤量天下”之称的诗人是上官婉儿。
沈宋对文学发展的贡献主要在律诗。
为初唐“五律之冠”的诗人是杜审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单选题1至5页
多选题5至6页
简答题及论述题7至104页
单选题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予若观火”,这些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是孙绰、许询。
东晋成就最高的诗人是陶渊明。
陶渊明的三篇辞赋是《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四十二岁告别官场,回到田园。
《陶渊明集》八卷的编纂者是萧统。
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作家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世称“元嘉三大家”。“元嘉之雄”是指谢灵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