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4 页2012届高三专题训练(1)(物质的量 溶液)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不随取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A .水的密度;水中通入足量的CO 2后溶液的pHB .水的沸点;蒸发水所需热量C .水的体积;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D .水的物质的量;水的摩尔质量 2.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3.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L N a c b A ⋅⋅4.22 B .L N c b a A⋅⋅4.22 C .L N b c a A ⋅⋅4.22 D .L N c a b A ⋅⋅4.224.用蒸汽密度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现测得0.2g 某挥发性液体化合物样品在挥发时排出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是40mL ,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80 B .112 C .168 D .3405.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的仪器;②不宜贮藏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t ℃时将NaOH 溶液蒸去8.2g 水后,恢复至t ℃时,析出5.8gNaOH·H 2O 晶体,再蒸去1.2g 水,恢复至t ℃时,又析出5.8gNaOH·H 2O 晶体,则t ℃时无水NaOH 的溶解度约为 A .483.3g/100g 水 B .61.5g/100g 水 C .133.3g/100g 水 D .333.3g/100g 水7.某碱式盐的化学式为Mg (1+ x) (CO 3) x (OH)2取1.55 g 该固体恰好与10 mL 4mol·L -1硝酸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仅为Mg(NO 3)2溶液,则x 值为 A .1 B .2 C .3 D .58.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d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w ,a mL 该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为A .a × d × w 24 molB .d × w 24 a molC .a × d × w 24 × 1000 molD .a × d × w 12mo l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1—2个答案符合题意)9.磁带中的磁性材料的化学组成相当于Co X Fe 3-X O 4,若x 值为0.5,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Co 3+ 、Fe 3+、Fe 2+ B .其中Co 3+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 .只含有Co 3+、Fe 3+ D .其中Co 3+与Fe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0.阿佛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5℃时,纯水中含有的H +数约为1×10-7×6.02×1023B .标准状况下,1.12L 的SO 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 × 6.02 ×1023C .1mol 甲基所含电子数约为9×6.02×1023D .1 mol Na 2O 2中所含的阴离子数约为2×6.02×1023 11.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 NaHSO4晶体中离子总数为2NAB .标准状况下,11.2L NO 与11.2L O 2 混合后所含原子数为2N AC .S 2和S 8的混合物共6.4g ,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 AD .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 A12.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 ·mol -1,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L 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 .则MXVN 表示的是 A .以g 为单位VL 该气体的质量 B .以g 为单位1L 该气体的质量 C .1L 该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 D .以L 为单位1mol 该气体的体积 13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B .混合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C .混合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D .混合后,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等于5%14.由CO 、H 2和O 2组成的混和气体60 mL ,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kPa 120℃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8.75,则原混和气体中H 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A . 1/6 B . 2/3 C . 1/4 D . 1/315.有BaCl 2和NaCl 的混合溶液a L ,将它均分成两份。
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 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 3溶液,使Cl -离子完全沉淀。
反应中消耗x mol H 2SO 4、y mol AgNO 3。
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 (Na +)/mol ·L -1为 A .(y -2x )/a B .(y -x )/a C .(2y -2x )/a D .(2y -4x )/a 16.要配制浓度约2mol·L -1NaOH 溶液100mL ,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8g NaOH 固体,放入250mL 烧杯中,用100mL 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 .称取8g NaOH 固体,放入100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 .称取8g NaOH 固体,放入100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100mL 量筒量取40mL 5mol·L -1NaOH 溶液,倒入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60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班别 座号 姓名 评分 选择题答题表三、问答题17.(9分)实验室需要用0.1mol/LNaOH溶液450mL,根据溶液配制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g。
(3)下列操作对所配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
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18.(12分)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装好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⑪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⑫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请填写步骤代号)。
⑬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 。
19.(8上述四种物质在液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为,在水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15分)下图是200 mg MnC2O4·2H2O晶体放在坩埚里加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m)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曲线。
(已知草酸锰不稳定,但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在300 o C以下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点固体产物的化学式;(2)从B点到c点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3)通过计算确定......D点处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其合理的化学式。
(4) 从D点到E点过程中固体物质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第 2 页共4 页第 1页 共 1 页2012届高三专题训练(1)答案(物质的量和溶液)17.⑪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因要取用450mL 溶液故要用到量筒)⑫2.0g⑬A 、C 、F (每小题3分)18.(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3分) (2)②①③(3分) (3)慢慢将量筒下降(3分) (4)122.4()a b g mol c--(3分)19.(1)2AgCl+Ba(NO 3)2==2AgNO 3+BaCl 2↓ (4分) (2)Ag ++Cl -==AgCl↓ (4分)过程:从图像分析,D 点产物由Mn 和O 两种元素组成。
n(Mn)=320010179/gg mol-⨯=0.00112 moln(O)=379.4100.0011255/16/g mol g mol g mol-⨯-⨯= 0.00112 moln(Mn): n(O) = 0.00112 mol :0.00112 mol =1 :1 故产物为MnO , 其相对分子质量=55+16=71 (2分)(4)MnO 与空气中的O 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新的锰的氧化物(或Mn 3O 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