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乙烯水合制乙醇 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转化为乙醇的过程中,H+起催化作用
B.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C.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
D.第②步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③步逆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图可知第①步反应中H3O+中H+与乙烯反应,第③步中 与水反应生成乙醇和氢离子,所以H+起催化作用,A正确;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具有消毒杀菌作用B.维生素C可作抗氧化剂
C.甘油可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D.天然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净水,但不能消毒杀菌,A错误;
B.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可以作抗氧化剂,B正确;
C.甘油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起到保湿效果,可用于制造日用化妆品,C正确;
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无污染,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D正确;
A.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25
B.该温度下c点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正向进行
C.若e点为平衡点,则此时容器内的温度低于T℃
D.该温度下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按照相同配比再充入一定量的X、Y,重新达到平衡后,c(X)和c(Y)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a、b、d点为平衡点,根据d点,平衡时c(X)=2mol/L、c(Y)=2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25,A正确;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Ca)>Y(P)>X(O)>W(H),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4. T℃时,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按照不同配比充入X、Y,达到平衡时容器中X、Y浓度变化如图中曲线(实线)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丙烯和环丙烷的分子式均为C3H6,42g混合物即 =1mol C3H6,含氢原子的个数为6NA,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足量铜:Cu+Ag+=Ag+Cu2+
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4OH-=[Al(OH)4]-
C.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HCO +Ba2++2OH-=BaCO3↓+H2O
C.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铵根也可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HCO + Ba2++2OH-=BaCO3↓+NH3·H2O+H2O,C错误;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得到铜氨络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u2++2NH3·H2O =Cu(OH)2↓+2NH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Cu+2Ag+=2Ag+Cu2+,A错误;
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可与NaOH反应得到四羟基和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H)4]-,B正确;
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Cl>C
C
向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饱和食盐水
产生白色沉淀
AgCl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D
向FeI2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
溶液变黄
氧化性:Cl2>Fe3+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滴入酚酞变化,说明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强碱弱酸盐,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A错误;
B.据图可知初始反应物的能量高于最终生成物,所以为放热反应,B正确;
C.由图可知,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最大,为慢反应,所以总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C正确;
D.据图可知,第②步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③步逆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食品添加剂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Q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B. 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C. W与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D.原子半径:Z>Y>X>W
【答案】A
【解析】
【分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由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食品添加剂Q的结构可知,X形成2个共价键,X应为O;W只形成1个共价键,W为H;W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1=5,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P;Z可失去2个电子变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且原子序数大于Y,则Z为Ca,以此来解答。
A.利用图I装置灼烧海带
B.利用图II装置进行喷泉实验
C.利用图III装置分离碘单质和沙子
D.图IV装置中,关闭a、打开b,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使用蒸发皿,A不符合题意;
B.氯气难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所以无法用该装置进行喷泉实验,B不符合题意;
C.碘易升华,而沙子的熔沸点较高,加热时,碘升华之后在烧瓶底部冷凝,实现碘单质和沙子的分离,C符合题意;
D.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离子和氢氧根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 的溶液中显酸性,碳酸根、硅酸根均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
C.Fe3+和SCN-会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显碱性,四种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也不与氢氧根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HClO的电离方程式:HClO=H++ClO-
B. CO2的电子式:
C.氯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 Al3+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O为弱酸,不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 H++ClO-,A错误;
B.CO2分子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共用两对电子,电子式为 ,B错误;
C.蔗糖、麦芽糖都是二糖,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结构不同分子式相同,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
D.碳碳双键性质活泼,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典型的碳碳双键,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7.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该物质中只含-CH2、-CH-两种环境的氢原子,1-溴金刚烷的结构有2种,B正确;
C.金刚烷不含苯环,与芳香烃化学性质不相似,C错误;
D.金刚烷中只含饱和碳原子,只有sp3一种杂化方式,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的-CH3在水中可以电离出H+
B.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5.金刚烷可用于合成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烷属于烷烃的同系物
B. 1-溴金刚烷的结构有2种
C.金刚烷具有和芳香烃相似的化学性质
D.金刚烷分子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烷中含有环状结构,与烷烃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A错误;
D.若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无气泡,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滴定草酸,草酸属于弱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描述错误,A不符题意;
B.HCl会还原高锰酸钾,造成高锰酸钾 额外消耗,实验数据存在误差,描述错误,B不符题意;
C.滴定过程中C原子从+3价升至+4价,每个C原子失1个电子,标况下224mLCO2物质的量是0.01mol,所以转移电子也是0.01mol,描述错误,C不符题意;
D.由于导管的存在,可以平衡压强,关闭a后即便气密性良好,分液漏斗中的水也能低落下来,无法检验气密性,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mol·L-1的NaOH溶液中: 、 、 、
B. 的溶液中: 、 、 、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 、 、
D.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则V初读值偏小,V末正常,V标=ΔV=V末-V初数据偏大,本题中待测液浓度 ,所以c待数据偏高,描述正确,D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D。
11.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碱
B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