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20届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二)(含解

江西省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20届高三化学教学质量检测考试试题(二)(含解

江西名校学术联盟(临川一中、景德镇一中、雁潭一中等)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二)理综-化学试题1. 生活离不开化学。

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

下列成语与该金属有关的是A. 衣紫腰银B. 点石成金C. 铜鸵荆棘D. 铁柞成针【答案】A【解析】某种金属制成的器皿,放置于空气中,其表面会逐渐变黑,如将表面变黑的上述器皿放入盛有食盐水的铝制容器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黑色完全褪去,该金属是银,表面会逐渐变黑是生成了Ag2S。

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

A. 衣紫腰银涉及金属银,故A正确;B. 点石成金涉及金属金,故B错误;C. 铜鸵荆棘涉及金属铜,故C错误;D. 铁柞成针涉及金属铁,故D错误;故选A。

2.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

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 Na2S+2C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一定大于4N A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0.1N AC. 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D. 通常状况下11.2LCO2中含质子的数目为11N A【答案】C【解析】A. 未注明溶液的体积,无法判断1mol/LNa2SO4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故A错误;B. 1L0.1mol/LNa2S溶液中含有0.1molNa2S,硫离子水解生成HS-和氢氧根离子,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1N A,故B错误;C. 根据方程式,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4N A,故C正确;D. 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 ,故11.2LCO2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故D错误;故选C。

点睛: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不能使用;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是0℃,101kPa,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水解对离子数目的影响,可以根据水解方程式判断。

3.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 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 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 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答案】D【解析】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能够被氧气氧化,因此实验前需要通入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一氧化氮中混有少量硝酸蒸气,可以通过水吸收后再干燥,在探究干燥的一氧化氮在加热时与铜的反应,未反应的NO可以利用硫酸亚铁溶液检验。

A.根据上述分析,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故A正确;B. 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数目NO与Cu发生了反应,故B正确;C. 实验结束后,为了防止倒吸,需要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停止通入NO,故C正确;D. 由于FeSO 4+NO[Fe(NO)]SO4(棕色)为可逆反应,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NO,故D错误;故选D。

4. 某药物R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R含有的官能团是羧基、羟基B. R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C. 用金属的可以检验R分子中的羟基D. R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C【解析】A. 根据R的结构简式,含有的官能团有羧基、羟基,故A正确;B. R含有的官能团有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含有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 正确;C.羧基也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用金属的不能检验R分子中的羟基,故C错误;D. 苯环是平面结构,羰基也是平面结构,单键可以旋转,因此R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故D正确;故选C。

点睛:有机物中的原子共平面问题可以直接联想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的平面型结构、乙炔的直线型结构和苯的平面型结构,对有机物进行肢解,分部分析,另外要重点掌握碳碳单键可旋转、双键和三键不可旋转。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掌握常见官能团的性质。

5. 如图为镁一间二硝基苯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已知:电池放电时,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间二硝基苯则转化为间苯二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池放电时,电子由镁电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石墨电极B. 电池放电时,镁电极附近的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C. 电池放电时,理论上每生成1mol间苯二胺就有12moH+通过质子交换膜D. 电池放电时,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12H+-12e-=+4H2O【答案】D【解析】根据氢离子的移动方向知,碳棒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镁为负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Mg-2e-+ 2H2O =Mg(OH)2+2H+。

A. 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由镁电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石墨电极,故A正确;B. 电池放电时,负极:Mg-2e-+ 2H2O =Mg(OH)2+2H+,镁电极附近的电解质溶液的pH降低,故B正确;C. 电池放电时,正极,每生成1mol间苯二胺就有12moH+通过质子交换膜,故C正确;D. 根据上述分析,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故选D。

6.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两种常见的金属元素,a、b、c、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丁,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用“--“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d>b>c>aB. 等物质的量的ba3、b3a所含离子总数不相等C. 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6D. b和d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是中性【答案】B............7. 已知298K时,某碱M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0×10-5;电离度a=。

在20.00mL0.1000mol/LMOH溶液中滴加0.10mol/L盐酸,测得溶液的pH、温度与所加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点对应的溶液中:c(OH-)=(M+)+<(H+)B. b点对应的V。

=20.00mLC. 298K时,0.1000mol/LMOH溶液中,MOH的电离度a=1%D. 298K时,将0.1molMOH和0.1moMCl溶于水配制成1L混合溶液,溶液的pH>9【答案】D【解析】A. a点为0.1000mol/LMOH溶液,存在电荷守恒,c(OH-)=c(M+)+c(H+),故A正确;B. b点溶液显酸性,若V。

=20.00mL,则恰好生成MCl,水解显酸性,与图像吻合,故B正确;C. 298K时,M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0×10-5,0.1000mol/LMOH溶液中,1.0×10-5===,则c(M+)=1.0×10-3,因此MOH的电离度a=×100%=1%,故C正确;D. 298K时,将0.1molMOH和0.1moMCl溶于水配制成1L混合溶液,假设电离的MOH的物质的量为x,则K b=1.0×10-5==,加入MCl抑制MOH的电离,MOH的电离度<1%,则x<0.001,因此c(OH-)<1.0×10-5,则c(H+)>1.0×10-9,pH<9,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把握酸碱混合后的溶质、盐类水解、电荷守恒为解答本题关键。

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需要根据电离平衡常数解答,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8. 氧、硫、硒、碲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VIA族,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下列性质的递变顺序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酸性:H2SeO4>H2SeO3B.非金属性:O>S>Se>TeC.还原性:H2Te>H2Se>H2S>H2OD.热稳定性:H2O>H2Te>H2Se>H2SE.沸点: H2Te>H2Se>H2S>H2O(2)在常温下进行的置换反应X+W→Y+V中, H2O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已知X、Y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W、V是化合物。

①若W是水,且作还原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若V是水,为还原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 ①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 2S,发生反应H2S(g)S2(g)+2H2(g)。

下列情况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C.不再变化D.H2S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已知:液态CS2完全燃烧生成CO2、SO2气体,每转移3mol电子时放出269.2kJ热量。

写出表示CS2(1)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 ①工业上,用S02还原TeC14溶液制备碲(Te),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②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强碱性Na2TeO3溶液也可获得碲,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阳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 (填化学式)。

【答案】 (1). DE (2). 2F2+2H2O=O2+4HF (3). O2+2H2S=2S↓+2H2O (4). BD (5). CS2(l)+3O2(g)=CO2(g)+2SO2(g) ΔH=-1076.8 kJ·mol-1(6). 2∶1 (7).TeO32-+4e+3H2O=Te+6OH- (8). O2【解析】(1) A.同一元素的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酸性H2SeO4>H2SeO3,故A正确;B.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O>S>Se>Te,故B 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还原性:H2Te>H2Se>H2S>H2O,故C正确;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热稳定性:H2O >H2S >H2Se>H2Te,故D错误;E.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水的沸点最高,故E错误;故选DE;(2) ①W是水,作还原剂,则X是氧化剂,且是单质,能和水反应且作氧化剂的短周期元素单质是氟气,氟气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O2+4HF,故答案为:2F2+2H2O═O2+4HF;②V是水,则W为氢化物,且X为O2,符合条件的置换反应为O2+2H2S=2H2O+2S↓,故答案为:O2+2H2S=2H2O+2S↓;(3) ①A.反应中的物质均为气体,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能够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C.始终为2:1,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D.H2S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够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故选BD;(4) ①工业上,用SO2还原TeC14溶液制备碲(Te),反应的方程式为2SO2+TeC14+ 4H2O=Te+2H2SO4+4HCl,其中氧化产物为硫酸,还原产物为Te,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答案为:2:1;②以石墨为电极,电解强碱性Na2TeO3溶液也可获得碲,电解过程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eO32-+4e+3H2O=Te+6OH-;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故答案为:TeO32-+4e+3H2O=Te+6OH-;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