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中央银行制度

第九章 中央银行制度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 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 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并成为 最后贷款人。 • 具体如下: • (1)集中保管全国银行的存款 准备金,以保持商业银行的清偿 能力,调节并控制商业银行信用 扩张能力。
• (2)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票据 清算中心,为清算金融机构间的 债权债务关系提供最终服务。 • (3)是全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供 给者,执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 (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 •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一)自由银行体系的缺陷

早期银行产生于13、14世纪经 济贸易发达的欧洲。 • 最早的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 的中后期。 • 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的时代,被 称为自由银行体系时代。 • 自由银行体系蕴含的种种矛盾, 客观上推动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第九章
中央银行制度
本章学习目标
• 理解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 性及基本过程 • 认识中央银行作为特殊金融机 构的含义与职能 • 认识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与含义
本章学习内容
•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 展 •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 式 •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单个银行支付能力的有限性 与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膨胀, 以及金融业间的激烈竞争,客观 上要求有一个“最后贷款人”, 在银行面临困难时给予资金支持。 • 商业银行以存养贷的经营模式 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资金 需求。 • 因支付能力不足发生挤兑而破 产的银行不断出现。

4、政府利益与私人银行业间的 矛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专门的 机构代表政府对社会的货币财富 和银行实施控制,并对金融业进 行必要的监管。 • 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 货币制度与信用制度。 •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有巨 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而政府利 益与高利贷者之间的冲突,说明 政府控制货币财富和银行的必要 性。

• •


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指政府在中央和地方两级设立中央银 行机构,按规定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 特点:权力和职能相对分散,分支机 构不多。 典型代表: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由中 央级联邦储备银行和地方级联邦储备银 行共同组成。 美国将全国 50 个州划分为 12 个联 邦储备区,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 行为该地区的中央银行。


1、避免政治性经济波动的出现 • 即避免由于某些政治压力,使中 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偏离既定目标, 导致经济波动。 •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出现 •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当政府财政 出现赤字时,中央银行用直接对政 府贷款或透支的办法来弥补,或者 是想办法调低市场利率,降低财政 弥补赤字的成本。


3、美国中央银行的建立—美国联邦 储备银行体系 • 1791年由政府批准成立具有中央银 行性质的第一国民银行,1811年经营 期满后宣告解散。 • 1816年为了治理流通中黄金白银奇 缺、纸币贬值问题,联邦政府成立第 二国民银行,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但 未能代理国库和集中货币发行权, 1836年经营期满后改为一家州银行。 • 1913年国会通过《联邦储备银行 法》,正式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联 邦储备体系。
3、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地位 的需要 • 中央银行是在开展业务的过程 中执行调节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 的职能的。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 很强的专业性和很高的技术性。 • 要保证中央银行调控的有效性, 必须保证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容

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 以维持货币的稳定 • 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包括: • 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高度垄 断不能允许多头发行; • 货币发行中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以保证货币发行权真正集中于中央 银行。
•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 • 1、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 1920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 的国际经济会议上,提出了在世界各国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 会议决议的主要精神是稳定币值, 要求: • 一是要使各国财政收支平衡,割断 通货膨胀的根源; • 二是货币的发行应脱离政府的控制, 执行稳健的金融政策。
小资料:1861—1912年美国流通中的货币
种类:国民银行券﹑美国流通券﹑其他美国通货 ﹑辅钞﹑金币﹑金元券﹑银元券﹑白银辅币﹑1890 年国库券﹑低值硬币,其中前面四项是内战的产物。 国民银行券是国民银行的负债,由政府债券担保 和赎回,实际上是联邦政府的间接负债,发行量由财 政部决定。 美国流通券是内战时期的“绿钞”,发行的目的 是补充税收,支付贷款,为战争筹集经费。1878年 出台的法案规定了其永久发行量,并延续至今。 其他美国通货包括附息的法偿票据,政府即期债 券和其他非法定支付的债券等,于1868年退出。 辅钞是在内战时开始发行的,1878年退出了流通 领域,1890年国库券到期后被银元券所代替,低值 硬币于1900年开始流通,金币﹑金元券﹑银元券﹑ 白银辅币的流通则贯穿了整个过程。

• •
• • •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是指两个以上主权独立的国家共同拥 有的中央银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通常 以货币联盟为依托。 主要职责:发行货币;为成员国政府 服务;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及有关成员 国政府一致决定授权事项。 如:西非货币联盟六国成立的跨国中 央银行; 中非货币联盟设立的中非国家中央银 行; 欧洲货币联盟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等。
•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Leabharlann •• •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指国家赋予中央银行集中并垄 断货币发行的特权,使之成为国家 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责任: 一是保持货币流通顺畅; 二是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 币值。

• • • •

192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 经济会议,再次建议尚未建立 中央银行的国家尽快建立中央 银行,以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 系的安全。 • 1921~1942年,世界各国改 组或新建立的中央银行有43家。

2、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 • (1)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和一般 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的转化; • (2)中央银行政府机构性质的 确立和由一般代理国库款项收支 向政府的银行转化; • (3)中央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和 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 转化;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 (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 因 •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内 容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对中央银行性质的表述: •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 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 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 融机构。 •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金融 机构,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 方面: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法案, 规定英格兰银行的纸币为全国唯 一的法偿币。 • 1844年的《比尔条例》扩大了 英格兰银行货币发行的规模;规 定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 发行部,从组织模式与货币发行 上奠定了英格兰银行的中央银行 地位。 • 1928年英格兰银行垄断货币发 行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 行。

(二)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实质: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问题,即 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政 府。 • 核心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资 金关系。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相对独 立性,不是指凌架于政府之上、完 全独立于政府之外、不受政府控制 的独立性。 • 即,中央银行在政府或国家权 力机构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总体经 济发展目标,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

• • •
• •
4、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 行 主要职责是: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制定或执行金融法规与银行业 务基本规章; 监督和管理金融机构的业务活 动; 管理境内金融市场等。
(二)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 • • 1、单一中央银行制 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中央银行制度。 指国家单独设立具有高度集权的中 央银行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领导全部金融事业的制度。 • 特点:全国只设一家中央银行,可 根据需要设若干分支机构。 • 典型代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等。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

1、瑞典国家银行的建立 • 1656年由私人创建的发行银行券 的银行。 • 1668年由瑞典政府出资,将其改 组为国家银行,对国会负责。 • 1897年后,独占货币发行权,并 开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成为瑞 典的中央银行。

2、现代中央银行—英国英格兰 银行的产生 • 1694年7月27日,英国国会制定 法案核准英格兰银行成立。 • 特点:它是“国家银行和私人银 行之间的奇特的混合物”(卡尔· 马 克思)。 • 表现:银行每年为政府筹募经费 120万英镑;政府授予英格兰银行 代理国库,以政府债券作抵押发行 货币的权力。

2、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不 能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 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 正的票据清算中心。 • 信用经济的发展,票据成为主要 的清算工具,银行业务的扩大使各 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更加复杂化。 • 分散的、独立的票据清算使同城 结算和异地结算都很困难。 • 伦敦1770年成立票据交换所, 但权威性不够,参加清算的银行十 分有限。

香港中央银行的职能分别由几个 公、私金融机构共同执行: • 在货币发行方面,港府授权汇丰 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1997 年后)共同发行法偿币,辅币由港 府自己发行; • 在货币政策方面,由港府金融司 管理外汇基金、负责币值与汇率的 重大决策; • 1981 年成立的“香港银行公会” 参与协调银行的货币与信贷政策。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为 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具体包括: (1)代理国库,经办政府的财 政预算收支,执行国库的出纳职 能。 (2)向政府提供信用,支持财 政,以解决政府对资金的临时需 要。 如提供贷款、购买政府债券、 向财政透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