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1.什么是电影?——电影的概念物质技术的层面:电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美学艺术的层面:电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2、存在形态上,电影分两种:(1)传统电影——胶片电影a.用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个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体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动作逐渐变化的静止画面;b.然后将在不同场景、不同距离角度拍成的许多段胶片衔接起来,经过一定的洗印等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的影片;c.然后通过放映机以每秒24格画幅的速度连续投映于银幕时,观众从银幕上看到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2)数字电影——无胶片电影拍摄、制作、放映等环节依然存在,但是载体由传统胶片变成了数字光盘、磁带或硬盘等数字形式。
3、电影的属性作为一门艺术:1910年,意大利导演杰西•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作为一门科技:(1)/电影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物理学、机械学、光学、声学、化学、电学、计算机科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影的诞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a.视觉滞留原理的发现——电影诞生的重要前提b.照相术的发明——电影诞生的必要条件c.放映术的发明——电影诞生的传播基础(2)/电影的发展始终伴随技术的进阶a.诞生最初30多年,电影是无声的,而后进入有声形态。
1927 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诞生,让电影告别了“哑巴”的时代b. 电影先是黑白的,而后出现彩色。
1935 年美国影片《浮华世家》则让黑白影像的电影成为彩色的光影世界。
C.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影逐渐渗入数字化多媒体制作方式。
1977年乔治·卢卡斯首次在影片《星球大战》中运用计算机技术。
1995年美国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问世。
d.数字技术已成长为电影技术的主导力量,尤其3D\IMAX\4K等科术的出现与普及,提升了电影的观影效果。
《阿凡达》将电影科技上升到美学层面。
作为一门商业:a.1895年12月28日,公开售票的形式,明确奠定了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性。
b.一部电影是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成果,是一种非常昂贵、奢侈的艺术创作。
c.当前电影行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运行阶段,由非常完整的产业链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构成。
作为一门文化: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纪录民众真实的生活、承载社会历史的变迁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形态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北京丰泰照相馆任庆泰(字景丰)谭鑫培表演的京剧片段取材自《三国演义》第二次课电影怎么看?——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分析一、影像1.概念:通常我们把借助于感光胶片或数字载体等物质材料,利用摄影的技术手段,最终在二维平面的银幕上生成的具有三维空间感的视觉形象,称为“影像”。
狭义:画面中的单个影像;广义:画面2.镜头双重定义:A.指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留有影像画面的片断,即英文中所指的“shot”。
B.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上的镜头,即英文中所指“lens”(一)镜头的画幅镜头的画幅为横式长方形,它的高、宽比例随着银幕的分类会有差异种类:标准银幕电影、宽银幕电影(二)镜头的景别景别,指因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拍摄而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即:被摄主体(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面内呈现的范围。
一般来说,以被摄主体在画幅中被截取部位的多少为标准,将景别划分成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
远景:远景主要用于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
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及广阔范围的空间环境。
被摄主体,一般只占画面的1/2弱中景:指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镜头。
这种镜头可以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增大,同时对环境的表现也具有了更大的选择性。
中景往往被称为“过渡镜头”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并占据画面面积一半以上的景别。
特写:通常指肩部以上头像、脸部或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
特写是突出和强调细节的重要手段。
(三)镜头的运动镜头相对于被摄对象的位置变化,称为镜头的运动。
分为:推,是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逐渐接近被摄体的镜头运动形式。
拉,是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逐渐远离被摄体的镜头运动形式。
摇,指摄影机固定不动,借助三角架的活动底座、以固定的轴点为中心,进行上下、左右或者旋转式摇动的镜头运动形式移,是指摄影机在空间范围内,按一定的轨迹、做各方向移动的镜头运动形式跟,是指摄影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的拍摄方式升降,是指摄影机做上下运动的拍摄方式快动作/快镜头:即低速摄影、降格摄影,是指摄影机以低于每秒24格的运转频率来拍摄。
慢动作/慢镜头:即高速摄影、升格摄影,是指摄影机以高于每秒24格的运转频率来拍摄。
(四)镜头的焦距从镜头外摄进的平行光,通过透镜后会聚合成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五)镜头的角度镜头的角度,指拍摄时摄影机与被摄对象的关系线与摄影机所处的水平线之间形成的角度,即镜头的位置、水平线与被摄体之间的夹角。
分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六)镜头的视点镜头的视点,指镜头模拟不同的观察者的视点。
客观镜头、主观镜头、正、反打镜头:一般表现为从听话人的视点观看说话人,然后从说话人的视点观看说话人,不断变动对话双方的视点。
(七)镜头的长度:短镜头、长镜头:3.构图构图一词原是绘画的用语,指绘画中构成图形的方式。
在电影中,主要指画面内所有视觉元素的组合方式。
电影构图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
四个原则:视觉兴趣中心、造型感、美感性、表意性构图的组成主体:电影画面中的主要对象。
陪体: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一定关系的对象。
它是主体的一种陪衬。
环境:分为前景和后景两个部分。
4.光线光线是画面创作的核心手段,是画面的灵魂。
光源:自然光和人工光自然光,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太阳光、月光等。
人工光,即人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具有一定发光特性的各种电光源提供。
光的方向:水平方向上分为,顺光侧光逆光;垂直方向上分为,顶光、脚光5.色彩:色彩,指彩色影片中导演和美工对于各种色彩的构思和运用,是摄影中重要的手段。
色彩功能:交待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心理;象征含义。
二、声音1.声音的分类及功能分类——媒介形式:一般分为人声、音响、音乐三大部分。
声音来源:分为有声源(画内音)、无声源(画外音)两种。
声音的功能1、再现功能2、参与剧作功能3、表情达意功能4、营造环境氛围功能人声分为对话,旁白,独白音响,除人声和音乐之外,以背景音响或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所有声音,统称为音响。
音乐,指电影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声音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声画关系1.声画合一指影片中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所发声音保持同步,使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发声动作和发出声音同时呈现、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2.声画分立指画面中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3.声画对位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同时两者又彼此对列。
四、蒙太奇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思指的是组合、安装和装配。
运用到电影中,主要指组接、构成,或组合、连接。
蒙太奇包含:画面的组织关系;声音的组织关系;画面和声音的组织关系;由这些组织关系而发生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次课:电影怎么生产?——电影产业流程概述电影产业概念: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制片、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层级窗口播放、电影衍生品体系、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和创收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电影产业的基本环节:制片、发行、放映制片环节一、前期策划:1.剧作选材(原创、改编)2.确定投资方3.组建拍摄团队、完成拍摄准备(定妆、选址等)4.总局立项或备案(中国特色)——获得拍摄许可证二、拍摄周期:职能部门:导演(选角副导演、群演副导演等)、摄影、灯光、录音、演员三、后期制作剪辑、数字特效(调色、CG制作、音乐制作、后期配音、3D转制等)、母带(母版)生成、制作数字密钥四、制片公司简介好莱坞集团化制片公司:美国电影协会(MPAA)7个成员:索尼影业(Sony/Columbia)、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迪斯尼(Disney/Buena Vista)、华纳(Warner Bros.)、派拉蒙(Paramount)、环球(Universal)、米高梅(MGM/UA)好莱坞独立制片公司:狮门公司(Lions Gate)顶峰娱乐(Summit Entertainment)国内制片公司:国营制片集团——中影、上影、西影民营制片公司——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博纳、小马奔腾、大盛影视、乐视影业、福建恒业、星美影业、万达影视发行环节一、发行概念:影片发行公司针对各级播放渠道的影片“售卖”二、基本模式——制片发行、代理发行三、发行窗口影院(首轮影院、二轮影院);网络点播权(计次点播、版权售卖);电视播放权(计次点播、版权售卖);DVD等音像产品售卖收益放映环节新型影院与院线制度:1.以多厅影院为主的新型影院 2.院线机制的放映联盟生活中的无意识设计深泽直人深泽直人享誉世界的产品设计师,曾与苹果、耐克、爱普生、日立、无印良品、日本精工等众多欧美及亚洲品牌有过卓越的合作。
他曾是美国IDEO的元老,并在日本创建了IDEO分部、深泽直人设计公司及家电日用品牌±0 Plus Minus Zero。
深泽直人还担任MUJI无印良品公司的顾问委员、东京21_21 Design Sight美术馆总监、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多摩美术大学客席教授等职。
深泽直人获得过众多国际性的设计大奖,包括德国iF金奖、red dot奖、英国设计与艺术指导协会金奖、日本G-mark金奖、美国IDEA 金奖等,并被英国皇家艺术协会授予荣誉皇家工业设计师称号,其作品在世界各国展出,并为众多顶级博物馆列为永久收藏。
无意识设计理念介绍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的目的在于促成人、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
而产品则力图调和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状况并使其形象化。
这寻求的是一种自然的天真,超脱了简单的“设计产品如何适应人”与“人如何使用设计产品”的分野,而将“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
这里,“人”不是超脱于环境之外的存在物,人本身应是环境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的需求通过人自身加以解决和平衡,没有借助于“物”的强烈欲望,产品则在“使用”的过程中完成了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