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大学专项学分 名家讲坛报告

河南大学专项学分 名家讲坛报告

我做的字数估计有点多,你抄的时候可适量删减。

但注意500字。

1题目: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其健康价值(共1076)主讲人:洪浩博士、教授时间和地点:2012年3月18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内容简介: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璀璨奇葩,自诞生三百多年来,已由豫北平原西部的偏僻乡村而风靡全球,形成蔚为壮观的太极现象。

太极拳所具有的有氧运动、顺应阴阳、以动养生、以外引内的运动特点,使其在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价值。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有氧运动,又称为“绵缓运动”,它是一种缓慢、柔和的运动,运动强度不大,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以出现了“小劳术”、“五禽戏”、“八段锦”,西方体育对人体机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运动负荷的刺激来实现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超量恢复”.在训练中,人体承受一定的负荷,便会产生相应的训练适应,通过增加适量的运动负荷,便可在新的水平上产生适应,不断地增加负荷便可达到逐步提高人体机能的目的。

2. 顺应阴阳练习太极拳要注意阴阳的变化。

但不是注意阴阳的变化就是太极拳。

拳术中都会讲阴阳,并不只有太极拳讲阴阳,但太极拳对阴阳的追求更为明显。

在运动过程中,阴阳是相辅相成的,在动作里,开为阳,合为阴;或者前进后退,或者提和降;提为阳,降为阴。

通过阴阳的变化调节人体的平衡。

在太极拳里讲究呼吸,逆腹式呼吸对太极拳的健康效果非常明显。

为什么逆腹式呼吸能促进太极拳的锻炼价值,是因为吸气的时候小腹内收,膈肌上浮,这样胸腔扩大,其容积也增加,整个呼吸的肺活量增加;在呼气的时候,小腹鼓出,气沉丹田,促进内脏的运动。

这样一方面对内脏有一定按摩作用,促进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太极拳的练习,通过呼吸的调节,可以把内脏的功能协调起来。

呼吸在调节人体机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太极拳里,通过阴阳的变化指导和规范外在的形体动作,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引导人体的内在功能。

3.以动养生称为“意识体操,通过外在的动作,可以促进人体内在各个器官功能的协调。

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动中求静,这也是太极拳和气功的不同之处。

24式太极拳和42式太极拳,要求学生重心要保持平衡。

保持重心的相对平衡,是拳家们经常提到的气沉丹田。

在保持相对平衡的时候,上下起伏不是太大,才能做到气沉丹田。

4,以内引外身体在运动,思想也要保持相对的平稳,就是要净化。

在练拳做到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外面的动作非常平缓,但内在活动是非常频繁的。

通过相对平缓的运动,使人机体的运动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也是东西方体育项目与人体健身的最大区别之一。

西方的运动是求外的,而太极拳恰恰相反,它是通过外在的肢体动作追求内在的思维活动,即“以外求内”,通过肢体的运动调节内脏的功能及神经系统。

再一个,练习太极拳要求内外合一。

健康价值:1. 生理健康2.心理健康3.促进人的和谐发展2题目:茶?咖啡?健康?文化漫谈----中西比较的视角(共508)主讲人:刘绣华教授、博导时间及地点:2008年10月19日上午8:30河南大学明伦校区理科综合楼409教室茶和咖啡的传说故事和咖啡代表的不同的东西方文化。

茶包含了东方“儒、道、佛”三家的精华,被赋予“节俭、淡泊、朴素、廉洁”的品德,而咖啡则充分展现了热情、奔放的西方文化。

咖啡和茶能保肝脏.每日喝两杯以上的咖啡或茶,可能使患慢性肝病的风险降低50%。

美国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与肾病研究所利用首次全美健康营养普查及随后的流行病学跟踪调查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喝两杯以上咖啡或茶的人患慢性肝病的几率为每天喝不到1杯者的一半。

可能应归功于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保护作用。

茶的化学成分有咖啡因,单宁酸,维生素C,胺基酸,儿茶素,类黄酮及酚类等,不同茶类除了颜色不同外,所含的成分也有差异,例如红茶的咖啡因含量最高,而绿茶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咖啡的成分主要是咖啡因,它属于植物黄质(动物肌肉成份)的一种,性质和可可内含的可可碱,绿茶内含的茶碱相同,咖啡因又称咖啡碱,多含在咖啡、可可的种子和茶叶中,有兴奋和利尿作用.适量的咖啡因会刺激大脑皮质、促进感觉、判断、记忆,让心肌机能变得较活泼.咖啡营养丰富、香馥可口,适量的饮用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和增进食欲之功能,业已成为人们的嗜好和时尚。

茶叶也是一样,所以,人们可根据各自的喜爱,分别饮用。

3题目:才子佳人与言情小说(共584)主讲人:侯运华副教授、博士时间及地点:2009年3月29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内容简介:本讲座以才子佳人为视角,透析中国言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

才子是指用有才华的男性,古典文学中多指那些才华横溢的士人,后又称为名士。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的论文创作往事。

佳人则指没人,侧重外貌秀丽,姿态绝异的女性。

但是,在言情小说里,也不排除才子佳人有俊美的外貌,佳人有出众的才华。

一、唐传奇中的言情小说唐传奇是指唐代创作的短篇文言小说,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就言情小说而言,唐传奇其实是萌发期。

其代表作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白居易的弟弟)《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任氏传》等。

1. 唐传奇中言情小说的人物形象一是才华横溢的才子二是容貌非凡的佳人。

2. 唐传奇中言情小说的叙事模式一是进士与名妓的情感纠葛;一是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

理想的爱情观的建构:三、《红楼梦》的言情特征:1.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创造性改革;2.于家族间展开爱情故事的叙述。

爱情当事人成为家族角力的工具,成为长辈们横施淫威的对象。

他们既然享受家族带来的物质利益,也必然或必须承担家族强加的束缚与压力。

3.《红楼梦》对中国言情小说的影响:(1)阻挠爱情成功的压力由外来改为内部。

(2)由情感难通人难见的叙事中心变成情感已通梦难实现的叙事焦点。

(3)由与坏人斗争转为与命运抗争。

(4)作品基调由达观乐观到悲观凄然。

《红楼梦》充满哀戚悲凉之气,充盈哀怨凄凉氛围。

四、晚晴狭邪小说五、鸳鸯蝴蝶派小说4题目:现代文明条件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问题(共641)主讲人:高有鹏教授、博士时间及地点:2009年5月10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在历史发展中具体形成的自己个性内容的,民族精神的主体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是历史的选择,是民族的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结果,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传统以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形式存在,这种事实曾经被误读。

人们以为,传统是现代文明的对立,如果加快社会发展,就必须颠覆传统;人们将传统等同于落后,等同于封建专制,等同于腐朽。

所以,自五四以来,日益形成这样一种以实用主义、技术主义为代表的文化潮流,忽视了文化发展与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作为整体存在的事实,更忽视了文化发展多元存在的重要意义。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与发展,传统文化因为现代文明而不断被发扬光大,成为民族传统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因为我们不懂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以才将二者简单对立起来。

不懂得传统文化,其实同样是一种无知,是忘却民族根本的表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代文明语境下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困境老子、孙子、孔子与当今时代各色人等相对照的诙谐幽默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一个没有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

5题目:对我国“后北京奥运时代”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同发展的思考(共549)主讲人:丁英俊教授时间及地点:2009年10月18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北京奥运会的回顾中国的奥运历程:1924年5月,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中国有3名自行去参赛的网球选手,参加了这届奥运会的网球表演比赛。

1928年5月,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中国这次派了观察员宋如海出席。

这是中国首次正式派人参与奥运会。

1932年7月,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6人,此次参赛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

2004年8月13日希腊雅典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取得了空前出色的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总数两项指标都创下了中国自参加奥运会以来的单届最高纪录,均超过了在四年前。

而且夺金牌面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获得金牌的项目增加至13个大项。

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初步形成了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完善了运动员、裁判员注册制度和国家队集训制度,形成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管理体系,形成了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运动会制度和全国城市运动会制度。

各省(区、市)也根据全运会的周期,举办全省(区、市)运动会,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这就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雏形。

我国后奥运时代的体制改革及发展趋势体育回归教育竞技体育必须还原于社会,体育运动员必须和其他人才一样享有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让体育回归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教育中培育体育人才6“河南大学名家讲坛”本周题目:凸显“以生为本”的日本大学校园文化(共701)主讲人:赵国权教授时间及地点:2009年11月8日上午9:00金明校区综合教学楼6305教室内容简介:日本是亚太地区第一高等教育强国,在放学期间,先后走访过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北海道大学、庆应大学、创价大学以及东京外国语大学等二十多所高等院校,所见所闻,感触良多。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以人为本”的、富有时代感和人性化色彩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的开放性、校园建筑、校园雕塑、社团活动、“校园祭”、毕业礼服、校园景观等,这种有形的和无形的校园文化,使得大学生们获得许多在课堂上、书本上所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成为他们步入社会之后享用不尽的财富,由此构成日本高等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大学校园的特点:开放性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依据1990年6月政府所颁布的《终身学习振兴法》,要求正规学校系统,尤其是大学,要尽可能地放开门户以利于成人学习。

这是政府努力构建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是让社会各层人士走进大学校园,可以打破高等学府的神秘感,增进对大学的了解和亲近感,借以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校园建筑现代化的、装饰豪华的教学或者办公大楼很少,以朱色为主色调的同志社大学显得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北海道大校园雕塑社团活动“校园祭”:日本所谓的“学园祭”,也就是日本的校园文化节,是日本从小学到大学每年例行活动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