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老师的教学思想
作为一个老师,怎么样能让学生喜欢你教授的课程呢?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呢?让我们浦东名师贾志敏老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寓注意力教育于无意之中
给小孩子讲课,最重要的就是在小孩子不知不觉中,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
我们看看贾老师怎么做的。
她上课伊始就向同学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听老师讲课用什么?学生说:耳朵。
老师纠正:不是耳朵,是眼睛。
要用眼睛听课,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我们都知道:用耳朵听是一种被动的听,有了眼睛的介入,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集中,效果才会更好。
简单一句话:提示了听课的要领,恰当地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岂不妙哉?贾老师善于观察,才能发现这种小学教育的细节问题。
寓自信心教育于评价之中
作为小学生,老师的鼓励往往能是他们高兴好几天,甚至几天下来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老师的批评他们也会记得很清楚,努力改正,来博得老师的夸奖。
贾老师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实践与课堂,在他的课上,对学生的评价极富特色。
有些评价甚至是我们以前被心理研究人员斥责的方式。
比如,心理研究人员提出:课堂上忌讳对学生说:你真聪明。
这样不利于学生归因。
教师的评价应该引导学生恰当归因,如你注意听讲啊!你动脑思考了等等。
贾老师的课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在这种评价的压力与激励下,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全程积极主动地学习、表达,生怕被人说成不聪明。
勇敢、自信的情感态度目标于评价中达成。
贾老师对小孩子的心理了解很深,否则他的这种自信心教学方法也不会取得这样成功。
多多与小朋友相处,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学会更多。
寓习惯培养于细节之中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来看看我们贾老师在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堂是怎么处理这些细节的。
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
在学生
写的时候,贾老师边巡视边说:坐得正坐得直的小朋友字写得好。
马上,学生的腰板便都挺得直直的。
寓想象力培养于教学之中
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可是老师怎么激发这种想象力?在一节作文课上,贾老师几次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天,小松鼠到仓库里想吃几颗核桃,发现核桃一个都没有了,喊:“不好了,仓库里的核桃被偷走了。
”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核桃是谁偷走的?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让学生口述情节,也体现了这种想象力的培养。
听着孩子们兴奋地编织着童话的情节,我们切实感受到贾老师教学的魅力,专家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