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师版)

1、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师版)

三、细读理解
你觉得作者喜欢这些玩具吗?默读课文,试着从金波的文字中认识了解这些玩具,用自己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介绍。(指导学生在文中勾画关键词句)
泥泥狗:名字亲切,哨子响亮,色彩独特,造型多变引我发现,给人如梦如幻的感觉
陀螺:制作简单,玩法有趣(缠—放—按—拉),抽打有刺激性、攻击性、很是解气
兔儿爷:外貌奇特引人遐想,穿着打扮也很奇特,骑坐姿态威武,是中秋祭月的象征
作业设计
1、整理书本笔记内容
2、积累词语(带拼音抄写)
板书设计
1、一起长大的玩具(金波)
看泥泥狗造型引人发现乐在其中
抽陀螺熏陶爱国情感
赏兔儿爷滋养民族文化相伴成长
教学反思
不同的时代,人们的玩具也不相同。今天,我们要读到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先生的文章,走进金波先生的儿童时代,看看他的玩具世界!板题——1、一起长大的玩具
简介作者——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儿童文学作家。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40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等40余种。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玩具与时代、与文化的关系及玩具对人成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儿时的玩具及喜爱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议论抒情句来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理解“一起长大”的意义,认识玩具对人成长的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本班增删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给我们介绍一下,说说喜欢它们的原因,玩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师生交流)
2、你是否也有一些“和你一起长大的玩具”?你是否体验过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乐趣?讲给同学们听听。
六、巩固拓展
1、积累词语(带拼音抄写)
2、调查一下身边不同年龄的人童年时玩过的玩具,想想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课堂小结
阅读使我们对陪伴童年时光的玩具有了回忆、思考,玩具其实不仅是玩具,当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就演变为一种经历,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伴随着我们成长。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三为主,N环节”语文集体备课教学案
七年级集体备课时间个人备课时间2014.8.27序号YW710101
课题:1、一起长大的玩具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林梅
授课形式:室内阅读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认识作者儿时的玩具,了解“我”喜欢的原因;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议论抒情句来体会作者对儿时玩具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正音、积累
高亢(kàng)响彻云霄(chè)摇曳(yè)双目圆睁(zhēng)倚靠(yǐ)
朦胧(ménglóng)眼睑(jiǎn)沉浸(jìn)遐想(xiá)甲胄(zhòu)拽(zhuài)
2、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儿时的玩具有哪些,你是否喜欢它们?为什么?
(预设:不喜欢——老土、不起眼、没有益智功能;喜欢——有童真童趣)
兔儿爷:(5自然段)除了缘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
2、作者对对儿时玩具的喜爱之情还从哪里可以读出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抓住词句,体会间接传递出的感情。
①泥泥狗的色彩,也是极为独特的,在众多的泥玩具里,一眼就能发现它。
(“独特”说明色彩与众不同,“一眼”是说显眼、醒目,表现了泥泥狗的特别,表达出喜爱之情。)
②鞭梢儿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
(“噼啪噼啪”“滴溜滴溜”是拟声词叠用,表现抽打技术娴熟和欢乐得意的心情。)
③本是兔儿,偏又以“爷”相称,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
(“殊荣”是特殊的荣誉,表明在心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五、质疑探究
1、这些玩具带给儿时的作者无穷乐趣,为什么题目不是“有趣的玩具”而是“一起长大的玩具呢”?如何理解“一起长大”?
引导思考:你觉得玩具对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你觉得文中介绍的三样玩具顺序是否可以调换?(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有序介绍,是根据年龄成长和思想成长的规律和过程设计的。泥泥狗侧重于视听的感觉,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动手的制作的乐趣和爱国情感的熏陶,兔儿爷在赏玩中有民族文化的滋养)
进而理解主旨:玩具丰富了童年生活,带来乐趣,更陪伴我们的成长。所以是“一起长大的玩具”
第二课时
四、品读感悟
1、现在你知道作者喜欢的原因了吗?找出表达“我”对儿时玩具喜爱之情的句子,说一说。(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体会直接表达的喜爱之情)
泥泥狗:(12自然段)泥泥狗带给我的那种如梦如幻的感觉还没有消失
陀螺:(6、7、8自然段)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很强,还很有进攻性,改叫“抽汉奸”很是解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