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
一、有效使用多媒体工具,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媒体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可利用图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展示物理教学,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在心理上减少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
例如,在教授“自由落体”这一节时,旧的新课引入模式是将铁片和纸片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现象。
这种物理小实验,10年前的学生也许觉得非常有意思,但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新时代的学生,这种实验的结果他们已经知晓,已经不能提起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不如用一个视频来引入新课。
教师可利用设问的方式提问学生,为什么下雨孩子们就不会躲入木筐,而下冰雹时就要躲入木筐;雨水和冰雹都从天空坠落,为什么一个砸到身上没有事,而另一个却会让人受伤?经过热烈的讨论,有些学生能够提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质量小,而另一个质量大,这导致雨水下落速度要比冰雹小。
继而再追问,那么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意识,质量越大的物体,下落速度越快?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个设问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是某些理性思维又让他们产生疑惑,这正为接下来课程的展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利用视频引入新课,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引导式提问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
二、适当加入物理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物理素质
很多人可能觉得,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
但实践证明: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物理学史,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一些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也会影响到学生。
例如,在教授“自由落体”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引入两个伟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描述伽利略研究物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试着用伽利略的思维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讨论,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伽利略的思考模式。
三、学生实验与趣味实验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实验,利用身边熟悉的东西进行简单的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也为了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利用铁片和纸片进行实验,将纸片和铁片置于同一高度,将其同时释放并且要求同时落地。
多数同学是将纸片揉成团,这样减小了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让铁片和纸片顺利地同时落地;也有一些同学想法很奇妙,他在纸片上夹一根签字笔,这样也可让铁片和纸片同时落地。
这里面包含的物理知识都很多。
学生实验与趣味实验相结合,让学习疲惫的学生可以得到放松,同时也让所学的课程有了实际的应用之处。
学生在这个实验中不仅
收获到了快乐,也收获了知识。
综上所述,要想充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感知知识、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我们就要“多条腿走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不再惧怕物理,慢慢喜欢物理,最后探究物理。
(作者单位北京市广渠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