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1.1.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1.1.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一段的长x.
(来自教材)
1.整式 2.一个未知数 3.最高次数为2
使方程两边 一
相等的未知
元 二
数的值
次 方
程
的
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一 元
二 a x²+b x+ c =0
次 方 程 的 一 般 形 式
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方法”: (1)根据定义要把握三点:一是整式方程;二是含
有一个未知数;三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根据一般形式要把握两点:一是能化成ax2+bx
+c=0的形式,且a一定不能为0,而b,c都可以 为0;二是判断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与其解的情 况无关.
1.必做: 完成教材P4 T1-T7 2.补充: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部分习题
列方程
(来自《点拨》)
总结
知4-讲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时,既 要根据题目条件中给出的等量关系,又要抓住题目 中隐含的一些常用关系式(如面积公式、体积公式、 利润公式等)进行列方程.
(来自《点拨》)
知4-练
1 随州市尚市“桃花节”观赏人数逐年增加,据有关 部门统计,2014年约为20万人次,2016年约为28.8 万人次,设观赏人数年均增长率为x,则下列方程 中正确的是( ) A.20(1+2x)=28.8 B.28.8(1+x)2=20 C.20(1+x2)=28.8 D. 20+(1+2x)+20(1+x)2=28.8
(来自《点拨》)
总结
知3-讲
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 将这个值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看方程的左右两
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方程的根;若不相等, 就不是方程的根.
(来自《点拨》)
1 方程x2+x-12=0的两个根为( ) A.x1=-2,x2=6 B.x1=-6,x2=2 C.x1=-3,x2=4 D.x1=-4,x2=3
例1 下列方程:①x2+y-6=0;②x2+ 1 =2; x
③x2-x-2=0;④x2-2+5x3-6x=0;
知1-讲
⑤2x2-3x=2(x2-2),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A )
A.1个 B. 2个 C.3个 D.4个
导引: ①x2+y-6=0 有两个未知数 ×
②x2+ 1 =2 x
不是整式方程 ×
和常数项.
解:去括号,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二次项
3x2-8x-10=0.
系数所以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常-数8项, 常数项为-一1次0. 项系数
总结
知2-讲
(1)ax2+bx+c=0,当a≠0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 程,但b,c可以是0.
(2)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可以通过去 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某项时,应连同未知数一起; 指出某项系数时应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
(来自《点拨》)
知2-练
1 把方程x(x+2)=5(x-2)化成一般形式,则a,b,
c的值分别是( )
A.1,-3,10
B.1,7,-10
C.1,-5,12
D.1,3,2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 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 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5x2-1=4x;(2)4x2=81; (3)4x(x+2)=25; (4)(3x-2)(x+1)=8x-3.
A.ax2+bx+c=0 C.x2+ 1 =2
x
B.x2+1-x2=0 D.x2-x-2=0
2 若方程(m-1)x|m|+1-2x=3是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
则( )
A.m=1
B. m=-1
C. m=±1
D.m≠±1
(来自《典中点》)
知识点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知2-导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经 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ax²+bx+c=0 (a≠0)这 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
知4-讲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的一般步骤: (1)审题,认真阅读题目,弄清未知量和已知量之
间的关系; (2)设出合适的未知数,一般设为x; (3)确定等量关系; (4)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有时要化为
一般形式.
知4-讲
例4 小雨在一幅长90 cm,宽40 cm的油画四周外围镶上一条宽
度相同的边框,制成一幅挂图并使油画画面的面积是整
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
比赛组织者应该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全部比赛场数为 4 7 28 .
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每个队要与其他(x-1)个队各赛一场,
因为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 以全部比赛共 1 x x 1 场.
2
列方程 1 x x 1 28 2
知1-导
问 题(一)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 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 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是3 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 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知1-导
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盒底的
长为(100-2x)cm,宽为(50-2x)cm.根据方
(来自《典中点》)
知4-练
2 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将所列方程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
方形的边长x;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
长x;
(3)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
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长的平方,求较短
2
x
一元一次方程
1、只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3、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
导入新知
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
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可以增加视觉
美感.按此比例,如果雕像的高为2 m,那么它的下部应设
计为多高?
A
如图,雕像的上部高度AC与下部高度BC
应有如下关系:
AC∶BC=BC∶2,即BC2=2AC.
C
设雕像下部高x m,可得方程x2=2(2-x),
整理得
x2+2x-4=0.
B
这个方程与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不同,其 中未知数x的最高次数是2. 如何解这类方程? 如何用这类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知3-练
(来自《典中点》)
知4-讲
知识点 4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建立实际问题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
一元二次方程是刻 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 数学模型,它是把实际 问题中语言叙述的数量 关系通过设未知数用一 元二次方程来表达.
常用于一元二次方程 来建模的问题有:
• 圆形的面积 • 增长(利润)率 • 行程问题 • 工程问题等
为什么规定a≠0,b, c可以为0吗?
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和各项系数
二次项 系数
a≠0
一次项系 数
a x²+b x+ c =0
二次项 一次项
知2-讲
指出方程各项的 系数时要带上前
面的符号.
常数项
知2-讲
例2 将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
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④x2-2+5x3-6x=0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3 ×
⑤2x2-3x=2(x2-2) 整理后二次项系数为零 ×
只有③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来自《点拨》)
总结
知1-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识别方法: 整理前:①整式方程,②只含一个未知数; 整理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来自《点拨》)
知1-练
1 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盒的底面积为3600cm2,得 (100-2x)(50-2x)=3 600.
整理,得4x2-300x+1400=0 化简,得x2-75x+350=0
化简后的方程中 未知数的个数和
最高次数各是 多少?
解上面方程即可得出所切正方形
的具体尺寸.
问 题(二)
知1-导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
整理,得 1 x2 1 x 28 22
化简,得 x2 x 56 解上面方程即可得出参赛队数.
知1-导
思考:方程 x2 2x 4 0, x2-75x+350=0, x2 x 56 有什么共同点?
可以发现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次 3、等号的两边都是整式
知1-讲
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 的方程,叫做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认识一元二次 方程
1 课堂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建立实际问题模型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回顾旧知
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
x 9 6.5 2 0.3x 5 1 1 2
个挂图面积 的54%,设边框的宽度为x cm,根据题意,列
出方程. 在油画四周外围x镶上宽度 90
本题涉及两个基本量: 油画的面积与整个挂
40+2x
为x cm的边框,则整4个0 挂
图的面积.
图的长与宽各增加了多少?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