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职业生涯规划篇—技能

4职业生涯规划篇—技能

职业生涯规划篇总学时:14理论:6(兴趣1性格2技能1价值1规划1)室内练习:4(兴趣1性格1技能1价值1)室外实践:2(认识环境)+2(规划)复习:请几位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性格类型,以及根据MBTI类型导出的职业选择。

E—外向(活力四射、边干边想)I—内向(沉静内敛、深思熟虑)S—感觉(只见树叶不见森林)N—直觉(窥一斑而见全豹)T—思考(旁观者清)F—情感(设身处地)J判断(有条不紊、按部就班)P知觉(随心随意、灵活多变)第一部分(二)自我认识——性格探索★我发现自己的性格类型不适合现在的专业,是否意味着我很难在专业上取得成功?不一定。

我们了解性格、探索性格,更主要的是为了看到自己行为、做事的特点,它不是评判是否成功的标准。

人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退一步说,即使有一份非常不适合你的工作,只要你努力也有可能取得成功,只是你需要在其中花费更多的精力,所获得的快乐的可能性会小一些而已。

所以,学习性格理论、了解性格类型,可以让我们更认同自己在职业上的自我,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方法,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还有,性格只是自我探索的一部分,最终确定个人未来发展方向需要结合兴趣、技能、价值观等综合考虑。

★我和班里好几个同学都是一个性格类型的,可是我觉得我们并不完全一样,MBTI只有16种类型,测出来的结果准吗?人和人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MBTI的研究是共性研究,它将人的性格分为16大类来认识,但是,人的复杂程度远高于任何一种测评,并不等于它可以详尽地描述一个人非常个性的部分。

所以,在MBTI的基础上,大家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继续探索自己的性格。

第一部分(四)自我认识——技能探索★案例引入:技能的困惑与迷思同学F的困惑是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能做什么。

对于找工作,她没什么信心,因为她压根不知道该怎么找,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优势或长处会被用人单位看上。

再说,即使有幸能找到一份工作,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

同学G在重点大学上学,所学专业是热门专业。

他痛感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又难于改变。

和同学比起来,他的动手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都很弱。

他觉得很自卑,对于自己的前途并不看好。

同学H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她感到现在会英语的人太多了,自己仅仅掌握这一个工具也许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力。

还有,将来从事的工作如果只与语言相关,那大概只有翻译、教师等职业可供选择,择业面很窄。

如果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语言的关系不是很大,那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技能,可是她不知道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同学K对自己在专业方面的能力不是很自信,也不打算以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但对于非本专业的领域,他又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做得比人家专业出身的人更好。

况且,如果浪费四年的专业学习,也会觉得可惜。

对于前途,他感到很茫然。

一、能力的分类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可以分为“能力倾向”和“技能”两大类。

能力倾向食指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特殊才能,如音乐、运动、弹钢琴等。

它是与生俱来的,但也有可能因为没有被开发而荒废,因此这是一种潜能。

技能是指经过后天学习和练习而形成的能力,如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能力水平往往是能力倾向和技能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在伦敦奥运会的泳池中,菲尔普斯一共拿下4金2银,加上雅典的6金2铜、北京的8金,菲尔普斯在奥运会上拿到了18金2银2铜,总计22枚奖牌,成为史上奥运奖牌数最多的选手。

他能有这样的成就,这中间既有他先天良好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原因,也离不开他后天刻苦勤奋的技能训练。

菲尔普斯天生宽肩、长腰、短腿、大脚、线条型肌肉,心脏供血量是常人两倍,这是他的先天条件,而他后天的坚持训练更是成就他辉煌的重要原因。

当然,他近年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个成功的游泳健将。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比如我们常会听到别人说“我这方面的能力不行”,那究竟是真的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还是由于缺乏学习锻炼的机会?事实上,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等,主要有赖于后天的练习。

许多人际交往技能不佳的人,往往是由于青少年时期家庭教育不当、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其他技能的培养造成的。

成年以后,他们可以通过听讲座、看书、向人请教甚至心理咨询等方式来改善自己这些方面的技能。

自我效能感:一份关于男女薪酬差异的调查指出,男女两性在薪酬上的差异有一部分来自女性的数学水平普遍低于男性,通常薪酬高的职业会要求比较高的数学能力。

而女性在数学学习上的弱势并非由于女性天生不擅长学习数学,更主要的是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对自身学习数学的能力缺乏信心,转而倾向于在该科目上花更少的时间。

同样,成人学习人际交往技能或英学习语并不比孩子学走路或学说中国话更难,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我们从来不会认为一个孩子学不会走路或不会说中国话,但我们却常常怀疑自己能否学会与人交往或能否娴熟地使用英语。

★小问答:插土豆你能用一根吸管一下子插穿一个土豆吗?你是否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力气太小,要力气大的人才插的过去;我是女生,恐怕只有男生才能穿过去……如果我告诉你,每个人都能插得过去,你愿意试一试吗?如果你看到一个与你同性别并且体格差不多的人成功地戳穿了土豆,你是否会更有信心一点?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你的自我效能感,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你的行为。

再想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的自信程度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你的相关能力?和你身边的朋友讨论一下,别人往往能看到你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不一致之处。

当你了解到在某些事情上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自己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时,你是否愿意做一个决定:改变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让它更符合实际情形?二、能力倾向的分类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节奏智力、动觉智力、交流智力、自省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但他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有特点。

例如,周恩来、爱因斯坦、贝多芬、达·芬奇、姚明、奥黛丽·赫本和特蕾莎修女这些在各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人物之间,很难比较谁更聪明。

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将自己天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三、技能的分类表达技能的词汇,也就是用来说服雇主给自己工作的词汇。

无论是简历还是面试,其实要达到的目的都是试图向雇主证明:我有良好的能力,足以胜任这份工作。

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技能有清楚地认识,同时还要了解具体的职业对技能的要求是什么,最后还要在简历和面试中将自己与职业相关的技能以恰当的语言和事例充分地表达出来。

技能分为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通常我们比较容易想到自己所具有的专业技能,但实际上后两种技能更为重要。

他们使我们可以不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职业。

它们对于我们在竞争中胜出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也是雇主们更为重视的技能。

1、专业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教育或培训才能获得的特别的知识或能力,也就是我们所学的科目、所懂的知识。

知识技能不可以迁移,它们是一些特殊的词汇、程序和学科内容,必须经过有意识的、专门的培训才能获得,常常与我们的专业学习或工作内容直接相关。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同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但在找工作时又陷入像同学H或者同学K那样的两难境地:一方面认为找工作必须专业对口,但是又不想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一生的事业;另一方面,如果专业不对口,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又担心与其他专业出身的应聘者相比缺乏竞争力,甚至觉得很难跨越专业的鸿沟。

事实上,专业技能并非只能通过正式的专业教育才能获得。

课外培训、专业会议、讲座、研讨、自学、资格考试等方式都可以帮助个人获得专业技能,很多公司也会为新员工提供岗前培训。

比如一些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对新员工的所有培训中,第一年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非专业的学生补充财会基础。

由此可见,即使像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业比如会计师,它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在就职后的培训中获得。

实际上,越是大的公司,越是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那么在意一个人是否已经具备专业知识。

技能的组合十分重要。

通常我们所说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备不同专业知识技能的人。

技能的组合使我们更具竞争力,也更有可能将工作完成好。

比如现在懂英语的人比较多,但既懂英语又精通会计的人就不那么多了,在跨国企业或者涉外单位中,一个能熟练使用英语并且会计业务十分突出的人会令你的老板更加满意和重视。

2、可迁移技能:一个人会做的事,比如教学、组织、说服、设计、安装、帮助、计算、考察、分析、搜索、决策、管理等等。

可迁移技能的特征是它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但是可以迁移到、应用到不同的工作中。

比如在寝室中遇到大家喜好的电视频道不同的矛盾时,寝室长就可以组织室友讨论并协商解决如何共用电视的问题,这里就需要运用组织、商讨、解决问题、管理等重要的可迁移技能,而几乎在所有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地运用的这些技能。

因此,可迁移技能是个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依靠的技能。

3、自我管理技能:通常被看成是品质而不是技能,因为它常被用来描述或说明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如:是勇于创新还是循规蹈矩,是一丝不苟还是敷衍了事,能否在压力下保持镇定,是否对工作有热情,是否自信,等等。

良好的自我管理技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他又被称为“适应性技能”,有人称它为“成功所需要的品质、个人最有价值的资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