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讲--职业决策的类型
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讲--职业决策的类型
回答了这5个问题,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
点,你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 你有兴趣,现在就可以试试。 先取出五张白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在每张纸的最上边分别写上上述五个问题 。 然后,静下心来,排除干扰,按照顺序, 独立地仔细思考每一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回答的要点是
: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 写完了再想想有没有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 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想干什么?”,可将思绪
回溯到孩童时代,从人生初次萌生等一个想干 什么的念头开始,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回忆自 己真心向往过、想干的事,被一一地记录下来 ,写完后再想想有无遗漏,确实没有了,就认 真地进行排序。
案例:西游记人物分
析
1、晶体因素:与生理或早年经验有关,
个体难以控制和不易改变的因素。包括生 理特征、性别、年龄、智力水平、深层心 理特征等。 2、液体因素:主要与后天教育或个人日 常经验有关,个体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进 行控制和改变的因素。个人观念、所学专 业、技能和特长、意志品质、工作经验、 职业发展的准备、就业动机等。
对于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则要把确实
已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都 一一列出来,认为没有遗漏了,就认真地进行排 序。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回 答则要稍作分析:环境,有本单位、本市、本省 、本国和其他国家,自小向大,认为自己有可能 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的范畴之内。在这些环 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 搞明白后一一写下来,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
特性,说明自己的决策风格。看一看有什么值得改进的, 然后再与同学一起分享你的心得。
最近做的决策一: 最近做的决策二: 最近做的决策三: 这些决策的共同性: 我的决策风格是:
改进计划:
二、职业决策影响因素
(一)个体因素:
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 根据其特质又分为晶体因素和液体因素。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 安德鲁斯教授 1971年最早提出SWOT法
S:Strengths 优势
W:Weaknesses 劣势 O:Opportunities 机遇 T:Threats 威胁
SWOT 分析法 是一个重要的理性的职业决策方法。分析
自身的优势、劣势、环境中面临的机会与 威胁。 SWOT分析是市场营销管理中经常 使用的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 ,O代表 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 threat(威胁)。
(四)体现职业决策类型的四种人
故事2:
很快就要毕业了,计算机专业的林峰却很苦脑
,苦脑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不知道
选择哪一种工作。他很优秀,是计算机高级程
序员,又是学校金牌主持人,并曾获得省青年
歌手大赛一等奖。现在,临近毕业,省一家电 视台要录用他,市文化局要录用他,戴尔公司
也想录用他,他迷惘了,束手无策,只好找就
如果能够成功回答第五个问题“我的职业与生
活规划是什么?”,你就有了最后的答案。 案例: 孙康, 26岁,姐姐在英国为他办好了留学攻读 硕士学位的手续,他在“出国与留下”的犹豫 中,使用以上方法对自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 。经过整理的各组答案如下:
1.我是谁?(Who am I ) •一家法律事务所的律师(任职一年多,同事关 系不错,待遇令人满意);在来这家事务所前, 就读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法学院,成绩一直比较 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想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想做一个正派的人 ;父母都在老家,父亲(退休的公务员)和母亲 (普通退休干部)身体都不是很好,需要时常回 去看望他们;对生活要求不高,但需要体面而丰 富的生活,姐姐前几年研究生毕业就直接出国留 学了,有点羡慕;我很爱我的女朋友,我们准备 结婚,但时机尚未成熟;身体健康,心理较正常 ;性格较外向,情绪较乐观;好奇心较强,学习 能力不错
是,他又认为到省外要重新熟悉业务和打造人脉
关系,不合算。在犹豫不决时,公司另派他人,
并且省外的业务拓展奇快,邓江懊悔不已。
(四)体现职业决策类型的四种人
从以上真实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职业选 择过程中,这四种类型的人最需要职业生涯决策技 能: 1.缺少职业决策觉察力的人 2.缺少职业决策过程所需知识的人 3.缺少承担职业决策责任的人 4.常作出错误或后悔决策的人
面总结,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根本上还要依赖于 他的能力,而他的发展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自己的潜力。对潜力的了解可以从自身知识结 构,学习能力、兴趣、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重 点探索。
4、What can support I?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环境支持包 括本地的各种状态如经济发展、企业制度、 人事政策、职业空间等,人际环境支持方 面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 人脉等。 5、What can I be in end? “最后我将成为什么?“通过对上面四个问 题的详细分析,综合思考,便可找准自己 的职业定位、职业选择和职业目标,最终 形成自己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优势(S) 个体内部因素 1.专业知识和技 能 2.为人乐观、积 极 机会(O) 外部环境因素 1.行业属于朝阳 产业 2.丰富的人脉
劣势(W)
1.对选择行业缺 少深入了解
威胁(T)
1.父母不支持 2.收入不稳定
(二)5W法
“5W法”是一种归零思考,依托的是归
零式的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如果能 够成功回答完五个问题,就有最后答案了 。
积极的心理暗示:预演未来
设立目标的指导原则(SMART方法)
明确的
SMART的目标
制订流程 • Specific • Measurable • Achievable • Rewarding • Time-bound
时间表
可测定
目标
价值性 可达到
设立个人职业规划目标及行动计划
根据幻想练习的情景运用目标设定设立的
决定全凭感觉,较为冲动,很少能系统地收集相
关信息,但他们能为自己的抉择负责。
(五)职业发展决策者的类型
C.依赖型 此种型态的人是常等待或依赖他人为自己收集信 息且作决定,较为被动和顺从,十分关注他人的 意见和期望从而选择。
(五)职业发展决策者的类型
D.犹豫型 此型态的人因为选择的项目太多,无法从中做 出取舍,经常处于挣扎的状态,下不了决心。
四种决策风格差异比较
时 间 类型 早作决 定 迟作决 定
信 息 信息充 分 信息缺 乏
自主性
连续性
自主 依赖 一致 多变
犹豫型 直觉型 依赖型
理性型 √
√ √ √
√ √ √
√
√ √ √
√
√ √ √
√
【学习活动】探索自己的决策风格
想一想,你最近一段时间曾作出过的三个决策(决定)
,无论是学习、交友或别的。试着归纳出这些决策的共同
D. 桃子太多了,真是没办法确定哪个最大,再走走再说 吧。
(五)职业发展决策者的类型
A.理性型 此种型态的人合乎逻辑,系统地收集充分的职 业生涯相关信息,且分析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 按部就班,以作出最佳的决定。
(五)职业发展决策者的类型
B.直觉型
此种型态的人是以自己在特定情境中的感受,
或者情绪反应,作出直接的决定。这类型的人作
指导原则制订你的长期目标。 我的五年长期目标: 我的一年目标: 我一个月的短期目标: 我在两周内的短期目标: 在到了你设定设立的期限的时候,回答下 列问题。 你是否实现了你自己的目标?为什么?(请 应用目标设定设立的指导原则加以解释。) 想象五年后的你
三、职业பைடு நூலகம்策的方法
(一)SWOT分析法
(三)职业生涯决策的原则:
择己所爱 择己所能 择世所需 择世所利
职业生涯决策还需要考虑的问题
1.我可以做什么:
分析环境中的挑战和机遇 2.我能够做什么: 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我想要做什么: 个人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等
4.我应该做什么: 是否符合社会价值、家庭期望、个人期望等
(四)体现职业决策类型的四种人
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生涯决策是
一个过程,而不单单是一种结果。 决策的过程就是整合资源、信息加工处理、 进行取舍并形成特色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决策的要素
每个人面对职业生涯决策的情境虽然不同, 但任何一个合理决策的做出,都需要考虑和分 析决策的目标、选择、结果、评价这四大要素 。 ①目标是指要达到的目的,这也是决策这一行 为之所以存在的根本。 ②选择是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有多种途径,采 取哪一种途径就是做出选择。 ③结果是指每一种选择所衍生出的附加物。 ④评价是指对各个选择后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评 估。
故事1:
陈园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任职于一家商贸公
司经理助理,个性开朗,待人热情,人际关系和谐,但 粗心大意,会分错文件或打错文稿,已闹出几次笑话, 经理找她谈过,善意地批评过她,初时有效,但过几天 又恢复原样,经理无奈,只好把她辞退,辞退时她很委
屈:“为什么要解聘我,我做得好好的?”是的,为什
么呢?
(二)环境因素:
包括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围观因素三个
部分。
案例:俞敏洪打造的
新东方神话
1、宏观因素: 与全局性社会状况有关的影响个体职业发
展的因素。 国际或国家的政治环境:国际关系、政局 政党; 国际或国家的社会环境:社会政策、社会 变迁、价值观念、科技发展等; 国际或国家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景气度、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等。
2、中观因素——环境:与地域性社会状
况有关的影响个体职业发展的因素。具体 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人才竞 争、地区的生活方式、地区的人才政策、 行业特征等。 3、微观因素:与个体生活环境有关的影 响个体职业发展的因素。 包括人际关系资源、家庭成员与经济状况、 家庭成员教育水平、父母的期望水平、所 处区位(如学校、社区)的信息接受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