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考点分析及展望
一、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1卷理科数学考点对比分析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必考题:60分.
2.选考题:共10分.
二、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展望
从2017年、2018年、2019年全国卷理科数学的考点对比分析发现:
(一)选填问题:
1.考试热点: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 2.考试冷点:统计图、球、三棱锥、正方体、几何概型、方程(黄金分割).
(二)解答题:
必考题部分:
1. 考试热点: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四棱柱、四棱锥、折叠)、导数、解析几何(椭圆2次、抛物线1次)、概率统计(正态分布1次、概率统计2次)
2.考试冷点:正态分布、抛物线
3.题型的位置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概率统计:由2017年的第19题变到2018年的第20题,再变到2019年第21题,这种变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并非主流.其次是解析几何略有变化,由2017年的第20题变到了2018年、2019年的第19题,导数由2017年、2018年的第21题变到了2019年的第20题.
选考题部分:
22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为背景,考查距离最值的求法、直线与曲线位置关系,初衷是与圆锥曲线遥相呼应。
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题型略有变化,都是以绝对值不等式为背景,考查不等式解法、不等式证明方法.与均值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相呼应.
(三)全卷的呼应:
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呼应:三角函数出现在小题中,解三角形出现在解答题中;
2、解析几何的呼应:如果椭圆出现在大题中,那么双曲线与抛物线出现在小题中;
3、立体几何的呼应:大题考查位置关系证明与空间角的计算,小题考查三视图、体积、面积计算;
4、概率统计的呼应:大题考查统计分析与分布列,小题考查概率的计算;
5、函数与导数的呼应:大题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小题考查函数性质、图象、指对数计算;
6、22题与圆锥曲线的呼应,23题与均值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呼应.
(四)对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的展望:
1、继续加强热点考查:比如集合、复数、计算概率、数列(等差、等比)、函数(性质、零点、图象)、三角函数、向量、抛物线、椭圆、双曲线、切线、排列组合、指对数、算法、三视图、线性规划,但是随着文理不分科的新高考时代的到来,算法、线性规划、三视图有可能受到冷落.
2、积极关注冷点:近几年未考的点,不意味着2020年不考,所以要注意兼顾.
3、继续实现大题与小题在考点上的呼应,尽量不要重复考查一个考点.
4、设问方式灵活开放,向新高考靠拢;
5、适当降低试题难度,向新高考靠拢;
6、注意探索题型位置的变化,近三年概率统计大题位置年年都变,所以今年有可能变回第19题,解析几何有可能变到21题,或者导数继续变回21题;
7.22题、23题的考点相对稳定,试题背景与设问方式稍作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