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02-定量分析概述-peng

分析化学02-定量分析概述-peng


1mol 物质相当于12C原子的质量, 单位:Kg.mol-1,习惯:g.mol-1
某物质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 质的原子量或分子量,单位g.mol-1
摩尔质量也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M(aA)=aM(A)
【问】100 mol H2O的质量,分别以
m( H2O ),m( 2H2O ),m( ½ H2O )表示
分析方法
准确度 灵敏度 选择性 适用范围
用户
用户对分 析结果的 要求和对 分析费用 的承受度
成本
时间 人力 设备 消耗品
干扰情况
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 17
7. 分析结果计算及评价
(1)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示形式


以待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的含量表示 以元素或氧化物形式的含量表示 以所存在离子形式的含量表示
某一定物质的质量,不管以何种基 本单元表示,数值相同。
m n (i ) M (i )
在 式中,m以m(某物质)表示, 常以化学式表示,表示是物质种类, 以区别于其他物质。
m n (i ) M (i )
式中,n、M 的基本单元必须一致
m( A) n( aA) M ( aA) n(bA) M (bA) 1 1 n( A) M ( A) n (iA) M (iA) a a
缩分1次剩余试样为80 0.5 = 40 (kg) (3)缩分n次剩余试样为80 0.5n ≥ 2.26, n 5.1,n=5,故缩分5次。
从分析成本考虑,样品量尽量少,从样品的代表
性考虑,不能少于临界值mQ ≥ kd 2
3. 试样的分解
目的:将试样通过适当方法转化成溶液。
(1)溶解: 水溶(铵盐,无机硝酸盐,碱金属盐) 酸溶(HCl, H2SO4, HNO3, HF等及混合酸分解
9 H 2O 6H 2 SO4 5 As2O3 4KMnO4 10H 3 AsO4 4 MnSO4 2 K2 SO4
5 As2O3 4 KMnO4 5 As2O3 KMnO4 4
n5
m( As2O3 )
( As2O3 ) 4
n( KMnO4 )
M
c( KMnO4 )V( KMnO4 )
3. 物质的量浓度Ci
即混合物(主要指溶液)中某物质i的 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ci或[i]表 示,单位:mol.m-3,习惯:mol. L-1
n (i ) c (i ) V
物质的量浓度也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且式中c、n基本单元必须一致
同一溶液:
1 c(aA) c( A) a
注意:代表性
资源取样 原料取样 成品取样 物证取样 等等
样品的来源
各种 取样 标准 方法
气体、固体、液体
样品的性质
光敏性、热敏性、挥发性、
化学活性、生物活性……
气体试样 液体试样
用泵压入取样容器; 用吸收液、吸附剂、过滤器装置吸收,再加 热脱附或溶解洗脱。
取样容器:塑料或玻璃瓶,取样管; 适当保存: 控制pH值,加入化学稳定剂,
18
(2)待测组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固体——质量分数
mB wB mS
例:Fe = 0.5643 或
Fe = 56.43 %
低含量:g / g(ppm,mB/ms*106) , ng / g(ppb, mB/ms*109)
液体
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 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 mol / L 质量摩尔浓度 (nB/m溶剂) mol / kg 质量分数 %(mB / mS) 体积分数 %( VB / Vs) 摩尔分数 (nB / nS) 质量浓度 mg / L, ng / L, g / L 等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纯度高,99.9%以上 稳定性好
参与滴定反应时,按反应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最好有较大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2)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法:直接由基准物质配制
标定法:不符合基准物条件的试剂 (3)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浓度 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 量(g,mg),表示为 T被测物质/滴定剂 TH2O2/KMnO4= 0.2104 g.mL-1
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叫标准溶液,也
叫滴定剂。
把滴定剂从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
过程叫滴定。
2. 化学计量点(计量点)、滴定终点、终点误差
化学计量点(计量点,等量点,sp)stoichoimetric point
滴定过程中,所加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 关系完全反应时的那一点。
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合金、矿石等)
碱溶( 例NaOH溶解铝合金分析Fe、Mn、 Ni含量)
12
(2)熔融
酸熔(K2S2O7、KHSO4熔解氧化物矿石)
碱熔(Na2CO3、NaOH、Na2O2溶解酸性矿物质)
(3)半熔法 (烧结法) 低于熔点温度试样与溶剂反应 温度较低,加热时间长,不易损坏坩埚 如 Na2CO3-ZnO
Chap 2 定量分析概论
一、定量分析一般过程
二、滴 定 分 析 概 述
一、定量分析一般过程
原始 试样 采集
分析 试样 制备
试样
分解
分析 测定
试样 的分 离与 富集
分析结果 计算评价 与报告
1. 原始试样的采集(取样)Sampling
从待分析的对象(object or bulk matter) 中取出 用于分析用的少量物质。
定的化学反应式进行;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反应量99.9%以上; 反应具有较快的化学反应速度; 有适当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有较好选择性,共存物不干扰测定,或有 合适的消除干扰的方法。
6. 滴定分析法分类
(1)按反应类型分
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目数指物料粒度或粗细度,指在1平方英寸面积内筛网的孔 数。目数越大,孔径越小,目数*孔径(微米)=15000
例 一批铁矿样,已知最大粒度为20 mm,k = 0.2 kg / mm2,(1)应最少取样多少?(2)样品经破碎、用 6号筛(筛孔直径为3.36 mm)过筛,并用四分法缩 分后,留样品的最小量为多少?(3)应缩分几次? 解:(1) mQ ≥ kd 2 = 0.2 20 2 = 80 (kg) (2)mQ ≥ kd 2 = 0.2 3.36 2 = 2.26 (kg)
5
固体采样
采集份数越多,越具有代表性,但会增加人力、 财力,所以采集单元数与采样准确度要求有关,与物 料组成的均匀性和颗粒大小、分散程度有关。 假设分析结果的误差主要源于采样,则包含 物料总体平均值的区间为:
t = x n

6
t = x n

整批物料某组分整体平均值
采集试样中该组分平均含量 x
(3)消化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无机元素
湿式消化:HN03-H2SO4
干式灰化法: 微波辅助硝解
4. 试样的分离与富集
掩蔽
改变干扰物质 分离 的反应活性 氧化还原掩蔽法
配合掩蔽
沉淀掩蔽
沉淀分离 萃取分离 色谱分离 等
酸碱掩蔽
富集:enrichment
萃取富集 吸附富集 共沉淀富集
5. 测定前的预处理 Samplepretreatment
=30mol.L
二、滴定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根据测量原理分类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
化学分析 Chemical analysis
重量分析
仪器分析 Instrumental analysis
30
1. 滴定分析法与滴定

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溶液通过滴定管 滴加到待测溶液中,或将被测物质的溶液滴加 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按 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 准溶液的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叫滴定分析法。
四分法缩分
筛号 筛号 筛孔直径 (网目) (mm) (网目) 3 6.72 80 6 3.36 100 10 2.00 120 20 0.83 140 40 0.42 200 60 0.25 标准筛的筛号及孔径的大小
筛孔直径 (mm) 0.177 0.149 0.125 0.105 0.074
破碎与过筛重复进 行直至全部过筛; 筛孔的选择以样品 处理的难易程度确 定,二次取样的量 由筛孔径确定。
离子、电子等)。
也可以是将这些自然存在的物质粒子进行任意的组
合或分割得到的人为个体或单元如(1/2 H2)。
它们实际并不存在,但都与实际存在的相应粒子有
关,当这些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确定后,又都表示 出对应的实际存在的物质的粒子数。
一定量的物质A:
1 n( aA) n( A) a
2. 摩尔质量Mi
8
取样最小量经验公式
根据样品最大颗粒直径计算取样量 的经验公式(切乔特公式) mQ ≥ kd 2
mQ: 试样最小质量(kg);k: 缩分常数的经验值(一般 取值0.05~ 1 kg.mm-2 );d: 试样的最大粒度(mm)
2. 试样的制备(固体试样)
固体样品经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到所需试样量

各试样单元含量标准偏差
N 采集单元数
7
t 与采集单元数和置信度有关的统计量
t 2 n =( ) E
E是分析试样某组分含量 与整批物料中该组分平均含量差
t = x n

E x

准确度要求越高,即E越小,采集单元数越多; 越大, 物料越不均匀,分散度越大, 要达到同样准确度,n要增加; 若置信度要求高,t值变大,n相应增加。
4. 等物质的量原则 化学计量点( 等量点,终点表示)时,所 消耗的反应物(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物质 的量相等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