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正)v(逆)v(逆) v(正)高二化学(选修)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作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量。
下列气体不属于...温室效应气体的是A.CO2B.N2O C.CH4D.N22.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3.下列有关化学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故其耐腐蚀性都较差B.氯化钠溶于水也有化学过程,是因为离子键发生了断裂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D.铝的金属性较强,所以铝制容器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4.钢铁在潮湿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 = 2Fe2++4O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 Fe3+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 4OH-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5.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4NO(g)+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2X(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X的投入量增加C.加催化剂D.减小容器体积7.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0。
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oabX的转化率时间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加入了催化剂B.t3时降低了温度C.t5时增大了压强D.t4~t5时间内转化率一定最低8.甲醇燃料电池(DMFC)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汽车等,它一极通入甲醇;电解质是质子交换膜,它能传导氢离子(H+)。
电池工作时,甲醇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在电极上的反应是:O2+4H++4e-=2H2O。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是:2CH3OH+3O2=2CO2+4H2OB.负极的反应为:CH3OH+H2O-6e-=CO2↑+6H+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通入甲醇的一极流出,经外电路再从通入氧气的一极流入。
D.电池工作时,H+由正极移向负极9.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 + 49.0 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10.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如图,A池用石墨电极电解NaOH溶液,B池精炼粗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池中D 极产生具有氧化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电源左侧电极为正极B.F极应为粗铜板材料C.B池中E极质量增加12.8gD.若B池中电解质为CuSO4 溶液,则停止通电后AB两池中A B溶质物质的量均不变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13.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 △H= —2878kJ·mol-1(正丁烷)(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 △H= —2869kJ·mol-1(异丁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和正丁烷是同分异构体14.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把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洗涤沉淀物;△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电解上述晶体的熔融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ⅡA族B.向洗涤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可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C.在氯化氢热气流中干燥晶体的目的是加快干燥速度D.步骤△也可以采用电解该晶体水溶液的方法15.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氢气生成D.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16.反应:L(s)+a G(g)b 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 D.a<b yxp1p2第Ⅰ卷 非选择题(共52分)17.(10分)(1)碱性锌锰电池比普通锌锰干电池性能优越,它的比能量大,能提供较大电流并连续放电。
目前,我国碱性锌锰电池正在逐渐代替普通锌锰干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的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MnO 2+Zn+2H 2O=2MnOOH+Zn(OH)2。
请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
(2)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与NaHCO 3混合溶液,测得溶液pH 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在0→t 1时间内,两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 ;阴极 。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明0→t 1时间内,溶液pH 升高比较缓慢的原因: 。
18.(5分)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 、 ;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 ③如果用0.5 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 。
19.(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
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
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药品:3.0mol/L 盐酸、1.5mol/L 硫酸、3.0mol/L 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 盐酸、1.5mol/L 硫酸、3.0mol/L 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反应进程(分钟) 1 2 5 15 20 3.0mol/L 盐酸 少量气泡较多气泡大量气泡反应剧烈铝片耗尽1.5mol/L 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3.0mol/L 硫酸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 硫酸还是3.0mol/L 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 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1~15min 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0 t t7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CH3OH(g)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升高温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的浓度减少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11分)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2)已知N2(g) +3H2(g) 2NH3(g) ΔH=-92.4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