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复习教案————————————————————————————————作者:————————————————————————————————日期:2016年中考总复习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复习教案侣俸中学陶鸿中“语言表达”主要从四个方面检测:语言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一)语言表达要准确“准确”的含义是“没有偏差地反映主客观情况”,使语言表达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确定性,因此,解答准确题时要本着“没有偏差”原则,讲究语言表达不走样。
【方法技巧】锤炼词语。
例1: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分析:动词“扶”“失”用得相当准确。
“扶”字把“轻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
用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例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分析:副词“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超乎想象的惶恐心理。
能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
例3: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的开始部分,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提出修改意见。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分析:称呼“先生们,女士们” 不合常情、常理,称呼与对象身份不合。
对象是中学生,应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
(二)语言表达要简明语言表达要简明:⑴简洁,不赘余;⑵明确,无歧义;⑶清晰,不费解。
-----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方法技巧】⑴围绕中心,抓住要点;⑵善于概括,巧用指代;⑶避免重复,删除多余;⑷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例1:按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应删除的一句是( ④)①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②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节有120斤重。
③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筒,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庭里面去的。
④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便”。
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
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
最后一句是顺着第三句说下来的,并不全是说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应把它删去。
例2:修改下列歧义句⑴.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改为: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或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⑵.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以前”或“前往”。
)⑶两个朋友送的花瓶。
(改为:花瓶是两个朋友送的。
或朋友送的两个花瓶)⑷.船已启程二日即到。
(改为:“船已启程二号即到”或“船已启程两天马上到” )提示:消除歧义的方法:(1)停顿消除法(2)重音消除法(3)变换词语法(4)调序消除法(5)语境消除法(三)语言表达要连贯连贯,就是上下衔接,语意贯通。
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注意几点:(1)围绕一个中心,对象始终如一、不节外生枝。
(2)前后叙述角度一致,上下文意相承。
(3)构建合理语序(词序句序),分清主次,安排先后,符合逻辑,线索清楚。
(4)注意语言的衔接呼应,准确使用关联词语。
例1:修改下列语句⑴二诸葛爸爸追出来,二诸葛把她挡了回去,她还骂个不休。
(应将第二分句改为被动句式,删去后一个“她”字。
)⑵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进行换届选举。
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任班长,理由是她学习成绩好,踏实肯干,团结同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差。
(改为:……理由是她虽然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差,但是学习成绩好,踏实肯干,团结同学,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 题型:(1)选句衔接。
(2)词语或句子排序(3)语句复位(1)选句衔接。
做“衔接”题时要考虑:话题、语序、语境、句子结构是否一致,逻辑顺序是否合理,语义是否关联,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音节是否和谐。
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合理、正确排列顺序,符合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等关系;保持情境(语境)统一、和谐,列举对应,句式协调;保持叙述角度一致、词语照应。
例2:填空题。
①河山市拥有文化繁荣,交通便利,__ B ___等项有利条件,是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
A.丰富资源,活跃市场 B.资源丰富,市场活跃C.丰富资源,市场活跃 D.资源丰富,活跃市场解答这个题目应看它是否讲究遣词造句的整齐照应,是否注重句式语气的和谐统一。
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 B __。
A.但终于他的父亲带走了他。
B.但终于让父亲把他带走了。
C.但他的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D.但他的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解答这个题目应从话题是否统一,对象是否一致着手。
(2)做“排序”题时要注意“合理的语序”,也就是要求句间排列要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表达习惯。
句序安排有一定的规律,常见的或以时间、事物发展的先后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
还要特别注意关联词和代词的内涵。
解答句序调整题要注意以下几点:a.抓中心。
首先确定中心,找出中心句。
b.抓思路辨层次。
句群围绕中心总是按一定顺序,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联系等。
结构关系或总分、或并列、或层递、或转折等。
c.抓标志。
句与句之间的语言标志,如“首先”、“其次”、“开头”、“接着”等。
例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D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 . 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题解:这道题,怎样来选择这六句话的排列顺序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
通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
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作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
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
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
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
因此答案应选D。
诗词排序和嵌入,解答此类题应利用诗词的特点。
首先从押韵角度考虑:找出押韵的句子,然后将押韵句子排在偶数句,有的也可放在第一句,不押韵的放在奇数句;其次是根据对偶特点排序:凡能形成对偶关系的要结合起来,对偶句应放在三、四句或五、六句位置(律诗),也可放在一、二句或三、四句(绝句);然后再考虑意义关系。
(四)语言表达要得体得体指语言表达要和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得体受“语境”的制约。
“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得体要求1.适合上下文;词语使用准确,句式选用恰当⑴.正确使用谦敬词语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大”(如大作)、“高”(如高见)、“贤”(如贤弟)、“尊”(如尊姓)、“光”(如光临)、“拜”(如拜托)、“赐”(如赐教)、“雅”(如雅正)、“惠”(如惠顾)、“鼎”(如鼎力)等等。
⑵.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2.明确目的,有的放矢3.看准对象,讲究分寸4.适应场合,巧妙用语场合即交际环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有关对象身份、职业、地位、教养、性格,以及对象之间(还有听读者与说写者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5.把握语体,用语准确例如: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1)不变原意;(2)人物、人称表达准确;(3)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答案】A.小王说:“珊珊,小李他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找她行不行。
”B.小王说:“郭老师,小李说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找您行不行。
”【解析】此题要求把同一内容对不同对象在不同时间进行转述。
首先,我们要把握内容。
内容有三点:(1)请小王转告郭老师;(2)明天上午小李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3)并请问一下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然后我们要把握时间:一是当天下午,一是第二天一早。
当天下午,转告内容的时间可不变,第二天一早,转告内容的时间就要提前一天。
我们还要把握受话对象:一是老师的女儿,一是老师本人。
同时,我们还要把握语体色彩。
与原话比,A句小李的代词由“我”变为“他”,“郭老师”变为“你妈妈”,根据对象变换称谓代词,但内容不变。
由于是当天,时间不变。
符合口语,用“请”表尊敬。
B句由于是第二天转告,时间由原来的“明天上午”变为“今天上午”,“后天晚上”变为“明天晚上’;由于在“语文组”,“语文组”在对话环境中省去;加称呼,用“您”,表尊敬,语言得体,内容未变。
练习全解1.(2004,浙江省绍兴市)好的广告语耐人寻味,给人美感,使人难忘。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条广告语,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广告语: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喜欢的理由:语带双关,将思维现象与产品名称融为一体,使人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联想’对世界很重要”这个宣传主旨。
2.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 B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简析:A项的“数百位”可以指死难者,也可以指家属;C项的“别”所领起的范围有不同的划分,可只管到“礼物”,也可管到“祝福”,形成歧义;D项的“照片”可理解成孙燕拍摄的,也可理解为拍摄孙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