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五部分专题七第一节简明、连贯、得体不分版本专题七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XXXX高考导航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读①简明——简洁明确,不啰嗦,不赘余;②连贯——话题统一、语脉贯穿,不易辙,不隔断;③得体——看对象、分场合、察情感、用谦敬。
④准确——观点态度表述不模糊;⑤鲜明——范围界限程度分清楚;⑥生动——遣词造句有文采。
能力层级为E。
第一节简明、连贯、得体先做真题——写写你的感悟[学生用书P259]1.(XX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________:比方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答: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根本意思:二氧化碳的益处与害处。
第一个空应为上文的总结,第二个空应为下文的总领句,第三个空是假设的结果。
答案:(例如)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2.(XX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大家都知道,①________,倘假设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
人体通过呼吸,②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
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________的过程。
答: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陈述对象:生命的呼吸。
再分析这段话的层次,第一层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生命需要呼吸〞,第二层说明人体呼吸的过程,第三层类比说明“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是相同的。
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
答案:(例如)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XXXX·高考大纲全国卷)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
(5分)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完成这个工程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
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
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答:解析:本着语言得体与逻辑严密的要求,第一句中“事情传来〞搭配不当,应将“事情〞改为“消息〞或“喜讯〞;“顷刻〞用在这里不合逻辑,“顷刻〞指极短的时间,多用于写天“流下了眼泪〞说的是过去的事,用于表达过去的事情多用“顿时〞。
气或行动,且从语境来看,第二句“预想〞指事先料想,事前推想,重在“想〞,不合语境,这里应是“本来〞“原本〞之意。
第三句“用力〞指使力气,使劲,根据语境,“攻坚〞是花精力、下功夫的事情,因此应改为“努力〞。
最后一句中“难点〞使用有误,一是语言不得体,二是“面对难点〞搭配不当,“难点〞应改为“困难〞。
答案:(例如)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4.(XXXX·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5分)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
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 ____甲_____ 。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
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
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
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
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
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
三是 ____乙____。
徽菜在开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
比方,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表达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
(只写序号)答:(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甲:乙:解析:此题以排序和补写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第(1)问为排列句序题,横线前“精于烧炖,讲究火功〞为总说句,统领横线处的四句话,排列时应与之照应,先“烧〞后“炖〞,因此,句④放在最前面。
句②中的“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照应句③中的“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因此③②相连。
句①谈论的是红烧时所用的燃料,因此应置于③②之前。
第(2)问为补写式连贯题,甲处横线后面的句子围绕徽菜的取材和新鲜度来谈论,据此甲处可紧扣“取材〞和“新鲜〞两个关键词补写;乙处横线后说明徽菜重传统和养生的特点,因此乙处可紧扣“传统〞和“养生〞两个关键词来补写。
答案:(1)④①③②(2)(例如)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5.(XXXX·高考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根本要求。
完成①②题。
(4分)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
(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
(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
(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C.(丙) D.(丁)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以下回应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
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
①邀请对方进行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将“做出认真的指导〞改为“提出珍贵的意见〞。
②A项用语太不礼貌。
B项“足下〞“家父〞文言色彩很浓,不适于劝酒的场合。
C项反问语气太生硬。
只有D项委婉得体。
答案:①C②D1.新课标卷对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具有怎样的特点?答:2.你有做错的题目吗?如果有,原因是什么?答:感悟:1.新课标卷对简明、连贯、得体采用轮番考查的方式,在这三个小点上,近几年集中、连续对连贯进行考查,既有选择性排序的方式,也有将简明与连贯糅合在一起的填空式补写,分值一般是5分。
这是今年备考复习的重点之一。
2.略。
逐点突破——把握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此题型和考查点[学生用书P260]一、简明“简明〞就是简要、明白。
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
“简〞是量的要求,“明〞是质的规定。
做做下面的题目,看看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
1.(XXXX·高考湖北卷)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
请写一那么赠言,用以印制书签。
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写作时紧扣“读《论语》,谈交友〞这一活动主题。
其次,要明白写的是赠言,注意要写得得体并富有文采,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最后,要注意所写语句不能超过30字。
答案:(例如)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2.(XXXX·高考重庆卷)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
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该题针对社会热点,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
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的提示语及对字数的限制。
答案:(例如)(1)心头常亮红绿灯平安行驶伴人生(2)爱妻爱子爱家庭无视交规等于零(3)实线虚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平安线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提示:①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
②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③多用缩略语。
④尽量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多义词和指代不明的词。
二、连贯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照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做做下面的题目,看看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的连贯。
3.(XX 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____①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__②____。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
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响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
因此,____③____。
【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首先要准确把握本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水在植物中的作用。
其次就是分清层次。
到第一个句号总说植物的含水量,为第一层。
到第四个句号是分说,为第二层。
分说第一层是说水的溶剂作用,先说水的特性,再举例引入正题,最后落脚到植物上来。
最后一句又是总说,强调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
答案:①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②才能被植物吸收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4.(XXXX·高考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
字数不超过30字。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师父答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中“高处〞“低处〞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