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2分)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骑士教育D:和谐教育2、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身份特征是()(2分)A:准专业人员B:专业人员C:非专业人员D:不确定3、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2分)A:重要依据B:重要前提C:重要条件D:重要途径4、德育对学生生存、发展和享用产生的影响属于德育的()(2分)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自然性功能5、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2分)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参考资料6、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2分)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复式教学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9、班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2分)A:健康舆论的形成B:学生干部的选拔C:共同目标的确立D:班级制度的建立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等属于()(2分)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D:运用游戏及艺术活动的方法1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2分)A:原始杜会B:奴隶社会C:封建杜会D:资本主义杜会12、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戊戌学制13、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的基本法律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14、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等教学原则体系的是()(2分)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罗杰斯15、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学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这种测验是()(2分)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3分)17、名词解释:课程(3分)18、名词解释:讨论法(3分)19、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教育目的(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分)22、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5分)23、简述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5分)24、简述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5分)25、试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10分)26、联系实际阐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及其贯彻要求。

(10分)27、试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10分)28、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分小组合作制作一顶帽子。

组长剪,助手粘贴,其余的小组成员围着出主意。

这时,有一个男生不甘心闲着,忍不住合作的“捆绑”,独自把组长剪下来的废料,迅速做成了一顶新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引来一阵笑声。

于是,其他同学都抢着戴起来。

这时,老师走过来说道:“有什么好笑的?还不快看你们组长是怎么做的!”老师顺手把那顶“不像样”的帽子丢在一边。

教室里又恢复了原先的小组合作——做和看的样子。

课堂小结时,老师暗示有的同学在小组合作中影响课堂纪律。

再看看那个学生,头一直低着,没有半点兴致。

问题:该教师的行为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运用“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相关原理进行阐述。

(15分)1604-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考点】卢梭答案:A解析: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①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②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因为那些都是压抑人性扼杀人性的,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2、【考点】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答案:B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的身份特征是专业人员。

3、【考点】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答案:D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首先,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

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对于中国教育和中国而言,一方面,整个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应当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同样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

4、【考点】德育的个体性功能答案:B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5、【考点】最一般的结构形态答案:B解析: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课程标准,又叫课程大纲。

6、【考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答案:A解析: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儿童头部先得到发展,其次是躯干和四肢。

7、【考点】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发展答案:A解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8、【考点】谈话法答案:A解析: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9、【考点】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答案:A解析: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10、【考点】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答案:B解析: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1)系统脱敏法。

沃尔普提出,运用在矫正焦虑症、恐惧症等方面。

首先教会患者某种自我放松的技术,然后帮助患者把焦虑和引起焦虑的刺激划分成严重程度不同的等级,再引导患者逐步地学习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当患者开始能够做到对严重程度较低的刺激不再感到焦虑时,会得到肯定鼓励,然后再练习适应更严重的刺激,直到焦虑症完全消失。

(2)行为契约。

把和学生商定的行为计划相应的奖惩条件写成书面文字并签署姓名,这样更能保证强化条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模仿学习。

在学生对正确行为的内容特别缺乏了解时,应当多提供合适的范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再要求进行模仿。

11、【考点】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答案:C解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封建杜会12、【考点】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答案:C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

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13、【考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答案:A解析: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的基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4、【考点】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答案:D解析: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1)以学生为本(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3)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4)给学生安全感15、【考点】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答案:D解析:总结性测验是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学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

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考点】教师聘任制度答案: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7、【考点】什么是课程答案: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18、【考点】讨论法答案: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方法。

19、【考点】教师申诉制度答案: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作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20、【考点】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的表现答案: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

21、【主考点】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副考点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副考点2】现代教育的科学性答案:(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22、【主考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副考点1】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副考点2】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答案:(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23、【考点】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答案:(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3)集体的教育影晌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24、【考点】备课答案:(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过程。

25、【主考点】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副考点1】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副考点2】职业道德素养答案:(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①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②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①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②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③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④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