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案(优秀4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句子: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⑴选择正确的意思: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⑴选词填空,练习说话:海洋沙漠礼堂森林()无边无际,大得很啊!⑴想想说说: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信息世界井:井盖井口井沿井壁井水井底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二、整体感知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青蛙图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小鸟图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⑴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出示:“一百多里”和小鸟飞过村庄、河流和高山的画面。
②选择正确的意思:出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③指导读出语气。
⑴理解“说大话”的意思:①过渡: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青蛙却认为它在说大话。
②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说大话”换词练习。
⑴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小鸟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⑴出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⑴复习“无边无际”的意思,有感情地读句子。
⑴选词填空,练习说话:海洋沙漠礼堂森林出示:()无边无际,大得很哪!⑴依照句式,练习说话:①出示玩具熊猫和苹果,练习说话。
②启发学生说说熟悉的人和物。
5、练习有感情地读第2节到第5节。
四、学习第6节、第7节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
2、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3、讨论:天究竟有多大?谁说得对?4、讨论:青蛙为什么会出错?⑴学生使用学具,教师演示课件。
⑴练习有感情地读:③说话练习: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______________。
五、朗读全文,拓展延伸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井成语故事⑴通过“井”这个窗口,出示“井口”等词语。
学生读读记记。
⑴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
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的教案篇二课题:13、坐井观天本学期总第40-41课时本单元第3-4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闫雨若授课日期:10、25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反思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检生字读音,再到小组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
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
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
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
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请三人为一组,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三人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读了好几次。
孩子们练读后进行汇报,听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然后说说哪儿读得好,具体说说哪个词语读得好,进行生生之间的赏析性评价。
不足:能够自学或合作学习的学生只有一大部分,还不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很好。
我在教学中没有照顾到这部分学生,今后注意这些学生。
大班语言坐井观天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九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十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八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过程:一、“观”字导入,引出课题1、师板书“观”字,指名回答,齐读。
指名回答书写时注意事项。
书空。
2.PPT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师板书课题。
(讲解“井”的写法)3、指名回答“坐井观天”的含义。
初步了解其为“坐在井里看天”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PPT,井的图片,画井)这就是一口井。
谁坐在井里看天呀?(生答)(出示PPT课文第一节)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指名读。
齐读。
2、师:你从第一小节中,知道了些什么?生答。
师:哦,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是青蛙和小鸟,青蛙在井里,小鸟飞到了井沿上。
老师这儿就有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谁能帮老师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贴出来?(出示青蛙贴图和小鸟贴图)指名贴。
生贴。
指名回答“井沿”的含义,并出示图片“井沿”。
书写指导“沿”字,书空。
4、师:青蛙在井里,小鸟在井沿,这两只小动物在争论一个问题呢!请同桌一起学习,完成以下任务:(出示PPT要求)三、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明确争论的问题1、归纳三次对话:分别指名读青蛙和小鸟的话,同时PPT出示对话内容。
(先原文,再出示划线,再出示对话内容)师请小朋友们核对一下画的线。
有错纠正。
2、明确争论的问题师:对话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他们到底在争论什么呀?指名答。
从哪里知道的?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强调“不过”和感叹句)师总结:青蛙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觉得天是无边无际的。
四、进一步学习小鸟和青蛙的对话,了解争论的原因。
过渡:同样的一片天空,它们却一个觉得大,一个觉得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同桌分角色互读2-7节,讨论原因2、指名分角色朗读,回答原因。
3、小鸟的原因: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随机学习“渴”“喝”)理解一百多里的大致距离。
师:对小鸟说的话,青蛙是什么反应呢?指名读青蛙说的话。
理解“大话”指的是什么,“还用飞那么远吗?”反问的语气对人物感情的作用。
4、青蛙的原因: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理解“天天”的含义。
用手做井,感受青蛙看到的天。
5、请小朋友分别做青蛙或小鸟,说说自己的理由。
理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所以眼界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过渡:究竟是谁弄错了?五、分析青蛙弄错的理由,理解课文寓意1、师:青蛙为什么会弄错?生答,根据课文内容言之有理。
2、师总结:青蛙固执、盲目自大,不听劝告,自然一直认为天空只有他看到的那么大。
因此我们后来用一个词来形容像这只青蛙一样的人,叫做“井底之蛙”。
而“坐井观天”指的就是像青蛙一样,因为眼界狭窄,所以看到的东西有限。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做这只青蛙呀!要像小鸟一样,目光长远才行。
六、拓展:续编故事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篇四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成语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异于“坐井观天”啊。
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内容: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理解句子意思,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从故事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研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4、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教学重点:1、随文识字,随文理解和掌握“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识字“沿、际”,学习把反问句改成肯定句。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研读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理解他们不同观点的原因,从中明白道理。
2、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教学方法:新授讲解法读书指导法示范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为了奖励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
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
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
(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引入:通过预习请你看图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在干什么?(教师出示第2张有图片和问题的幻灯片)(3)(教师出示第3张有学法指导的幻灯片)读课文温馨提示:1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圈出生字词,把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