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实用数学第一册(16—30课时)

培智实用数学第一册(16—30课时)

里、外(16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0页6、里外。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A组知道里外的方位,能确定自己和物体所在的位置。

B组知道里外的方位,能尝试确定自己的和物体的所在位置。

C组知道里外的方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认真观察、个体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里、外,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的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缺陷补偿:补偿学生的语言缺陷,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动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能准确判断出里外的方位关系。

教学难点:1、能通过环境的学习,判断自己和物体所在的位置。

(通过活动体验来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球筐、塑料圈、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视频导入。

出示运动会视频,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运动项目,引出下一个活动定点投筐。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定点投筐的游戏,让学生知道球应该投在筐的里面。

进而知道“里面”的概念,利用强化对此概念加以巩固。

反之,外面。

2、想一想、说一说。

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的活动照片,让其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述“里、外”。

3、大家一起来。

运用游戏“听音乐走一走”的活动,让学生在此巩固里面和外面。

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能够知道同伴所处的位置。

(操作、认知、表达)三、课堂总结。

1、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情况2、延伸教学。

①安全教育---不让陌生人进门。

(里面)②保护自己的物品---知道放学后收拾自己的文具或平时整理自己的衣物等。

四、作业。

书写生字里、外。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班上唐正家、张佳佳、漆维伊、田香玲等四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里、外。

但是程度差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里、外,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里、外练习课(17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1—22页练一练。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1、会区分里、外空间关系,会用里、外等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分辨里、外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里、外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探究合作法。

教具准备:PPT“里、外”、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里、外。

1、跟读里、外。

2、上黑板练习写里、外。

二、会区分里、外。

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引导学生描述里、外,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引导学生描述里、外,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里、外。

五、作业。

课本21页1-4题。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班上唐正家、张佳佳、漆维伊、田香玲等四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里、外。

但是程度差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里、外,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综合练习(三)(18课时)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2页综合练习(三)。

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上、下,里、外的方向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1、能正确区分上、下,里、外的方向位置。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情境表演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综合练习(三)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人体最上面和最下面的部分分别是什么,请给它们涂上自己喜欢的不同颜色。

老师引导学生用蜡笔给上面的小朋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说一说穿红衣服的小朋友站在滑梯的上面还是下面。

老师引导学生看着图片说一说,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给盘子里的东西画“○”,盘子外的东西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综合练习(三)。

五、作业。

课本22页1-3题。

教学反思:通过对综合练习(三)的教学,班上唐正家、张佳佳、漆维伊、田香玲等四个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上、下和里、外。

但是程度差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它们,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认数1—①(19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3页1、认数1 。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1、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情境表演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

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

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学生:燕子。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学生:一只。

二、巩固新知。

1、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引导学生回答:1 。

2、教师带学生观察课本23页。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字1。

四、作业。

课本24页1、2题。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教学,班上有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数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相对于程度轻的培智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相对于程度差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对其进行巩固练习。

认数1—②(20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3页1、认数1 。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会写数字1。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1、会读、会写数字1。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情境表演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复习课本23页内容。

二、学习写数字1。

1、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如何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

2、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书写。

三、课堂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数字1,老师及时进行呢纠正,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读、写数字1。

五、作业。

课本25页3、4题,书写数字1。

教学反思:通过继续学习,班上有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读、写数字1。

书写数字1相对于程度轻的培智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相对于脑瘫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辅助学生书写数字1。

认数1练习课(21课时)教学内容:实用数学第一册24、25页练一练。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10名学生。

其中多动症2人,唐氏综合症2人,脑瘫1人,癫痫1人,智力智障4人。

学生智力水平以中重度智力落后为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可将本班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生4个,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简单的词语及句子,有口语,能说简单的句子,但情绪不太稳定。

B层学生3个能理解简单的词语,能仿说部分词语,但情绪较平稳,能配合老师课堂活动;C层学生3个,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没有主动意义的语言。

教学目标:1、会找能用1表示的东西,并把它区分出来。

2、会读、写数字1。

教学重点:1、会找能用1表示的东西,并把它区分出来。

教学难点:1、会读、写数字1。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情境表演法、探究合作法。

教学准备:课本24、25练一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找出能用1表示的东西,并把它圈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做题,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二、在能用1表示的东西下面的方框中画“√”。

老师引导学生做题,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三、伸手指,放一个圆的卡片,拍一下手。

老师引导学生做题,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四、写数字1。

老师引导学生做题,生活老师辅助程度差的学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24、25页练一练。

五、作业。

课本24、25页练一练。

教学反思:通过继续学习,班上有大多数学生会找能用1表示的东西,并把它区分出来,会正确读、写数字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