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技术的定义

安全技术的定义

安全技术主要包括:1、分析造成各种事故的原因;2、研究防止各种事故的办法;3、提高设备的安全性;4、研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安全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很多,例如,在电气设备和机械传动部位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在压力容器上设置保险装置;用辅助设备减轻繁重劳动或危险操作;为高空和水下作业设置防护装置等等。

编辑本段一、安全技术的概念所谓安全技术,就是指企业在组织进行生产过程中,为防止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在生产活动中,由于在某些作业环境中存在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不利的因素,或者因设备和工具不完善,工艺过程。

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存在缺陷,可能引起各种伤亡事故。

为了预防这些事故及消除其它一些有碍健康的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设备、人身安全。

所以这些措施,综合统称为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与生产技术紧密相联。

如果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了改变,就必须重新研究是否可能出现新的安全问题,进而采取新的措施,消除新的不安全因素。

一般地讲,通过技术改造,采取更完善的更安全的操作方法,消除危险的工艺过程,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警示装置,为安全而采用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为安全而设置的一切防护措施和防护用品等,都是安全技术所研究的范畴。

通过分析各种事故的原因,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去消除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消除对职工安全健康构成威胁的事故隐患,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就是安全技术的任务。

二、安全技术分类安全技术作为生产技术的一部分,它的应用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已深入到各行业的生产中和各专业的技术中。

一般有如下两种分类方法。

按产业性质分,有矿山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机械制造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轻工安全技术和纺织技术等。

按机电设备的生产工艺特点分,有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起重吊运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焊接作业安全技术、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技术、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锅炉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

在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技术管理中,上述两种分类并没有截然的界线,如化工安全技术主要涉及的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而防火防爆技术又不局限于化工行业。

除了上述列出的类型,安全技术还有许多学科。

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本质安全。

即便是人的本身发生不安全行为而违章作业,或者由于个别部件发生了故障,都会因为安全的可靠性作用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研制在各种生产环境下能确保安全的装置。

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奋斗方向,是安全技术首选的理想措施。

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优先选择这种方案。

就现阶段的生产水平与技术状况来说,还不能一下子实现上述本质的生产工艺过程。

因此,必须相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以控制事故的发生。

(一)装设防护装置。

主要是采取阻隔、保护有效距离和屏蔽的办法,保护作业不受伤害,这种装置分为三类。

1.直接防护。

主要是利用防护装置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凡是不能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场所,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首先要考虑采用安全护装置来隔离危险因素,而且要做到美观、适用,不防碍操作,不降低生产效率。

根据用途和工作条件的不同,防护装置可分为简单防护装置和复杂防护装置。

复杂的防护装置是安装在机器设备上的连锁装置,如自动冲床的防护罩和安全插销、物料升降机的联锁开关等,简单的防护装置指防护挡板、防护罩、防护栅栏和防护网等。

防护装置一旦安装到机器上,就视为机器设备的一部分,不得随意拆卸。

2.距离防护。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的作用程度,一般都是依照与距离有关的某种规律而增减。

许多因素的这一性质可以有效地加以运用。

例如,对高压电、电离辐射和噪声的防护,均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遥控的作业方式,使操作者远离作业地点,来达到减少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3.屏蔽保护。

在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屏蔽,防止人员与之直接或间接接触,即为屏蔽保护。

可分为机械的、光电的、吸收的和反射的等种类。

如为防止触电,可以通过遮栏、护罩、护盖、箱盒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减少人员直接触电的可能性。

(二)保险装置。

是能自动消除因整个生产设备或个别部件发生故障或损坏而导致人身伤害的安全装置。

按作用原理保险装置可以分为两类型。

1.薄弱环节型。

这是利用薄弱的元件,在危险因素接近危险数值时,先损坏元件自身泄漏或释放能量,以保护设备安全,避免人身事故,例如,安全膜、安全阀和熔断器等。

2.自动断电型。

这种装置的作用原理是在机电设备达到危险状态之前,由装置自动切断电源,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例如,自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起重机力矩限制器和行走限制器等。

(三)信号装置。

是应用信号的警告预防事故的装置。

它本身不排除危险,只能提醒人们对危险的注意,以便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去排除危险或避免危险。

信号装置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人们对信号的辨别和对信号含义的了解。

信号装置可分为色彩信号、音响信号和指示信号三种。

1.色彩信号。

就是利用色彩学知识而设置的信号装置。

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82)中规定,安全色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其中红色的含义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色的含义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的含义为警告、注意;绿色的含义为指示、安全状态和通行。

2.音响信号。

主要是指各种仪表,如压力表、温度表、水位计等。

操作者可以通过对指针、数字和液柱的观察,来了解压力、温度和液位等变化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处理。

(四)安全标志。

针对生产现场实际情况,设立符合作业情况的含义明确、字迹鲜明的各种安全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避免危险。

国家标准《安全标志》(GB2894 —82)规定了16个禁止标志、23个警告标志、8个指令标志,此外还规定了2个一般指示标志,7个消防指示标志。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以上列举的均为预防事故的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检测检验,合理布置工作场地,搞好文明生产,都是安全技术不可缺少的措施。

同时,还要十分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这是防止各种不安全和不卫生因素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出现危险时,如果没有这道防线,必然陷入危险的泥潭了。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是指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安全技术措施。

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①消除危险源。

②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③隔离。

④故障——安全设计。

⑤减少故障和失误。

减少事故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该类技术措施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的扩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①隔离。

②设置薄弱环节。

③个体防护。

④避难与救援。

机械安全①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②限制机械应力。

③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④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⑤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⑥安全防护措施。

附录A(规范性附录)必须审批的安全施工措施项目范围1、重要临时设施:包括施工供用电、用水、氧气、乙炔、压缩空气及其管线,交通运输道路,作业棚,加工间,资料档案库,油库,雷管、炸药、剧毒品库及其它危险品库,射源存放库和锅炉房等。

2、重要施工工序:包括大型起重机械拆装、移位及负荷试验,特殊杆塔及大型构件吊装,杆塔组立,预应力砼张拉,汽机扣大盖,发电机穿转子,大型变压器运输、吊罩、抽芯检查、干燥及耐压试验,大型电机干燥及耐压试验,燃油区进油,锅炉大件吊装及高压管道水压试验,高压线路及厂用设备带电,主要电气设备耐压试验,临时供电设备安装与检修,汽水管道冲洗及过渡,重要转动机械试运,主汽管吹洗,锅炉升压定安全门,油循环,汽轮发电机试运及投氢,高边坡开挖,大体积砼浇筑,基坑开挖放炮,洞室开挖中遇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大坎、悬崖部分砼浇筑等。

3、特殊作业:包括大型起吊运输(包括超载、超高、超宽、超长运输),高空、爆破、爆压、水上及在金属容器内作业,高压带电线路交叉作业,临近超高压线路施工,跨越铁路、公路、河道作业,进入高压带电区、电厂运行区、电缆沟、氢气站、乙炔站及带电线路作业,接触易燃易爆、剧毒、腐蚀剂、有害气体或液体及粉尘、射线作业等。

4、季节性施工:包括防雷电,防风,防雨,防洪排涝,防暑降温,防火,防滑,防煤气中毒等。

5、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及与运行交叉的作业。

附录B(规范性附录)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的危险作业项目1、起重机满负荷起吊,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作业,移动式起重机在高压线下方及其附近作业,起吊危险品。

2、超载、超高、超宽、超长物件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

3、油区进油后明火作业,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

4、特殊高处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除、组装作业。

5、水上作业,沉井、沉箱、金属容器内作业。

6、土石方爆破,导地线爆压。

7、其它危险作业。

附录C(规范性附录)工程建设项目安全与健康工作程序目录名称1、安全施工委员会的组成及工作计划;2、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3、定期安全巡视检查;4、现场道路、运输与交通安全;5、现场安全的协调与控制;6、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措施)的编制和批准;7、安全施工作业票的项目和批准;8、现场医疗与急救以及紧急联络体制;9、现场消防及紧急联络体制;10、现场安全标志的设置;11、现场环境卫生与清理整顿;12、现场成品保护的控制;13、文明施工的协调与控制;14、现场力能(氧气、乙炔气、氩气、压缩空气)的供应;15、现场施工用电;16、现场照明;17、现场安全设施;18、职业安全防护用品、用具;19、现场临建;20、现场安全保卫及人员、车辆出入的控制;21、恶劣气候的安全保障;22、土石方开挖;23、凿岩、爆破作业;24、钢筋模板作业;25、高处危险作业与脚手架、梯子;26、起吊作业及大、中型起重机械的拆装、检查与试验;27、放射源的管理及防护;28、有毒有害作业与防护;29、废料、废水、废气的处理与排放;30、生活区的安全与卫生;31、粉尘作业防护和噪声防护;32、工作人员的加班;33、密闭容器内工作;34、杆塔组立;35、架线作业;36、隧道(井、洞)作业;37、材料、物品堆放;38、防暑降温与防寒防冻;39、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40、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奖惩、考核。

41、分包单位的管理。

附录D(规范性附录)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费的来源1、原电力工业部电建[1994]768号文《关于在电力工程中计列安全措施补助费等项费用的通知》,其计列标准如下(适用新建与改扩建工程):火电工程:每千瓦计列1.5元,用于主厂房、烟囱、水塔等作业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增加的安全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