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词汇发展史ppt
新词产生的途径
宋 苏洵 《几策· 审势》:“故威与惠者,所 以裁节天下强弱之势也。”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 为常到他家去,所以对 白李 的事儿也略知 一二。” 还有的新词,是直接在原有固定词组的基础 上简缩而来的。 如:海协会 \三产\外企\博导 但是简缩要注意意义的搭配。
新词产生的途径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描写人的惊慌心情的: 面部表情: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面面相觑 举止行动:仓皇失措 手足无措 手忙脚乱 心胆俱裂 心惊胆战 毛骨悚然 骨软筋酥 惶惶不安 大惊小怪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二、结构上的发展 1、用两个数词做基础构成的成语,是近代 汉语成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用某一个或两个一样的词做基础,构成 多个意义不同的联合式成语,是近代汉语发 展的一个普遍方式. 不X不X
三
2、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到汉代凝固成为 成语,广泛流传。 鳏寡孤独,狐死首丘,似是而非,富国强兵, 发号施令,善始善终。 3、汉代才出现的成语: 鸡鸣狗盗,使羊将狼。
三
从形式上看,上古成语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上古汉语成语以四字为主,但也有不限于四 字的。如: 鹿死不择音,无置锥之地 第二,成语结构一般是固定的,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博闻强识 , 博闻强志,博闻强记 绝长补短,绝长续短,绝长继短
二
谚语:是一种具有固定结构形式和特定意义内容的 现成的句子.表达了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 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反映他们对自然规律,社会 现实的科学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谚语事实上是社 会全体成员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被称为生活的 ”大百科全书”. 强扭的瓜不甜;狗眼看人低,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 秋雨一场寒;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挂羊头卖狗 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颜如玉;旁观者清;宰相肚里能撑船;巧妇难为无米 炊
李文蔚《燕青博鱼》一折:“哥,您兄弟 不是歹人。” 《红楼梦》五十七回:“他们这里人多嘴 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
新词产生的途径
蘑菇
新词产生的途径
(2)满语借词 阿马、阿哥、格格 贝勒、额娘、福晋
萨其马
新词产生的途径
d 、来自西方的借词
(1)从西方语言直接借来的外来词可分几类: 第一类是参照本国同类事物,并在同类事物 的名称前加上“番”、“西”、“洋”。
三
(二)中古成语的发展 一、来自上古典籍 《诗经》明哲保身,一日三秋《易经》自强不息 《尚书》克勤克俭,生灵涂炭。先秦诸子:后生可畏,以人 废言,青出于蓝。《战国策》亡羊补牢,《史记》明目 张胆。《汉书》人面兽心。“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 发左衽,人面兽心” 二、来自中古作品和人民口语 老当益壮,别有天地,虎踞龙盘 三、来自佛家作品 不二法门 ,天花乱坠,五体投地,叶落归根,一尘不染,回光返照
第三类是半音译的词。 冰激淋,高尔夫球,汉堡包,肯德鸡,比萨 饼,萨克斯管,爱克斯光,道林纸。
冰激淋
高尔夫球
汉堡包
肯德鸡
比萨饼
萨克斯管
新词产生的途径
第四类是全意译的词。 轮船、火车、铁路、公司、银行、民主、独 裁、赤道、冷带、热带、圣诞节、复活节。
新词产生的途径
(2)汉语从日语中引进了大批的意译词。 如:革命、经济、社会、教育、文化、文明、 劳动、环境、机会、机械、科学历史、政 党、政策、观念、概念、目的、原则、主 义、现实、情报、干部、同志等。
2.义通:这组词的意义相同、相近、相关。
三 条 件 缺 一 不 可
3.古证:有古代训诂资料或字形为证据。
返回本章目录
新词产生途径
2、新事物的出现促成新 词的产生
新词产生的途径
3、概念增加了名称 思考:既然概念早已存在,有的已经有了 新的名称,为什么还会出现新词呢?
新词产生的途径
4、概念换了名称 A、有些词是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被替 换的。 B、有些名称的换用是因为对概念的认识更 加准确,规范。
新词产生的途径
第二类是纯音译的词。 英吉利,法兰西,欧罗巴,葛朗玛,德律风, 赛因斯,德谟克拉西 的确凉,可口可乐,可可,咖啡,苏打, 马达,模特,逻辑,幽默,浪漫,沙发, 鸦片,海洛因。 爱死不难读(Esperanto)
可口可乐
可可
咖啡
马达
模特
浪漫
沙发
鸦片
海洛因
新词产生的途径
7、通过吸收外来词和方言词而产生的新词 A、外来词的吸收 汉语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吸收外来词的 事件
新词产生的途径
a、从西域借词(主要在中古) 如:骆驼、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 石榴、胭脂、八哥、玻璃、菠菜、茉莉、 西瓜
丝绸之路
八哥
新词产生的途径
菠菜
新词产生的途径
茉莉
共 同 始 祖 : 词 根
意 义 : 两 两 相 关
【同 源 词】
出于同一语源,后来分化成 意义相关而不完全相同的一组词。
返回本章目录
同源词-2
1.声近:这组词的读音必须相通。 声母 韵母
双声--声纽相同。
对转--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
叠韵--属同一韵部。
对转--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 韵尾有对应关系。
新词产生的途径
c、 蒙古语、满语对汉语词汇的渗惠《幽闺记》三折:“被他拿住,铁里 温都哈剌。” 关汉卿《哭存孝》中李存信曰:“米罕整 斤吞,抹邻不会骑。”
新词产生的途径
歹: 关汉卿《窦娥冤》三折:“地也,你不分 好歹何为地!”
新词产生的途径
新词产生的途径
B、方言词的吸收 一些方言词通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后进入汉 语共同语——普通话。 如:老公 埋汰 尴尬 搞 瓷实 大虫 当间儿 地瓜 晓得 掂量 抖搂 大大咧咧 死气白赖
地瓜
大虫
新词产生的途径
方言群体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 决定它对普通话词汇的影响力。 北京方言词汇 盖帽 跌份儿、腕儿 粤方言词汇 的士 作秀 派对 克力架 按揭 爆棚 大排挡 炒鱿鱼 发烧友 搞笑 写真 得主 镭射
三
一类来自人民的口语。 唇亡齿寒 ,多钱善贾,狼子野心,利令智昏,莫众而迷, 畏首畏尾,以管窥天,众口烁金等,古代典籍在引用它 们时都标明“谚”,“鄙谚”,“古人有言”,表明它 们来自古人民的口语。 一类来自书面作品,这类成语数量更多。 分为三种情况: 1、先秦已经作为成语流传,汉以后更广泛应用。 冠盖相望,暴虎冯河,廉而不刿,华而不实,小心翼翼, 以卵投石,战战兢兢,巧言令色,匹夫之勇,兢兢业业 等
二
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 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 后一部分. 过时的挂历 哈吧狗落水 狐狸吵架 机关枪打飞机 乌鸦落在猪身上 坐飞机搽粉
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语的名称是在唐代.但它作为 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就 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 未为迟也”
目前运用成语泛滥成灾
广告词 默默无蚊的奉献 随寓而安 衣衣不舍 骑逢对手 好色之涂 制冷鲜锋 咳不容缓
广告中的成语
“凯奇通信,一网打尽”。(凯奇通信设 备广告) 中意空调的广告“中意空调,终生无‘汗’ 的选择”。 “触‘幕’惊‘新’”。(大洋字幕机广 告) “鲜”为人知(味精广告) 一“键”钟情(某网吧广告语) 爱不“湿”手(某洗衣机广告语)
4.描写人言谈谈吐的: 插科打诨 出口伤人 唇枪舌剑 大呼小叫 喋喋不休 款款而谈 伶牙俐齿 贪嘴贱舌 信口开河 5.表扬人的优点的 聪明伶俐 大公无私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品学兼优 铁面无私 心直口快 足智多谋
近代汉语成语的发展
6.斥责人的恶行的 卑鄙无耻 狗仗人势 过河拆桥 好吃懒做 狼心狗肺 蛇蝎心肠 贪赃枉法
三、专门用语
是指被固定了的专门指称某种事物和意义 的词组。 古代:尚书 御史 枢密院 宣抚使 可汗 道台 现代:南京晓庄学院 新街口百货商场 南 京大学 简缩
四、习用套语
指社会上人们习惯使用的现成话。 过去:久闻大名 久仰久仰 有失远迎 恕不 奉陪 不敢当 现代:你好 对不起 请进 哪里哪里 可不是 别提了 说实在的
克力架
炒鱿鱼
新词产生的途径
北方味的词汇: 侃,盖,孬种,猫腻,酷哥,傻帽,撒丫子,开涮, 乱营,老蔫儿,瞎掰 吴味的方言词: 瘪三,白相,交关,发嗲,明朝,十三点, 做生活,赤佬 粤味的方言词: 生猛,炒鱿鱼,冲凉,爆棚,发利市,拍托,打的, 靓仔,酒水,港纸,恤衫
酷哥
二、新词素的产生
新词素产生的途径: (一)单纯词产生的同时,产生了相应的 新词素。 (二)新的合成词产生的同时,产生新的 词素。 (三)合成词素的产生
三、固定结构的增加
汉语中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一般 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以及专 门用语,它们的发展不象普通词那么“动 荡”,相对来说要缓慢的多。 一,成语的发展 (一)上古汉语成语的发展 商代的卜辞我们没有看到四字格的成语, 到了春秋战国以及汉朝成语逐渐多起来。 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两类。
新词产生的途径
新词产生途径
b、借自佛教的汉语词 汇 (1)有关佛教的音译词 比丘、比丘尼、 刹那、阿弥陀、袈裟、 涅槃、舍利、夜叉
比丘
新词产生途径
袈裟
新词产生途径
舍利
新词产生途径
夜叉
新词产生途径
新词产生途径
(2)有关佛教的意译词 慈悲,导师、地狱、烦恼、方便、合 掌、苦海、世界、习气 (3)旧词新义
成语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你好! 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 日上。我现在正在奋不顾身的学习,前天 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 沾自喜。你批评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 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祝爸爸万古长存! 你独一无二的儿子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