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焊接专业培养计划
学制:四年起用年级:2008
培养目标: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本专业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金属材料焊接专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基础及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金属材料及焊接的基本知识、同时在两者的结合领域受到严格的训练。
学生毕业后可到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金属材料的焊接生产、管理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金属材料及焊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焊接基本方法的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金属材料的的结构、性能和焊接生产等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金属材料的物理冶金、制备和焊接工艺以及相关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掌握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研究方法;
3.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质量问题的基本能力;
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金属材料焊接
学位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数学、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金属力学性能、金属物理性能、金属腐蚀与防护、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大型铸锻件材料及热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焊接专业:金属学与热处理、焊接冶金学、金属焊接性、弧焊方法及工艺、焊接结构、压力焊与钎焊。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调研、材料专业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教学安排
课程平台课
程
类
别
序
号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数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总
学
时
上机实验(践)
公共基础课平台公
共
基
础
必
修
课
1 0911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
2 32 16 4 1
2 0911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 1.5 24 8 4 2
3 091100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 2 32 16
4 1
4 0911004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B*
2.5 40 56 4 3
5 09110050 形势与政策Ⅰ0.5 8 2 2
6 09110060 形势与政策Ⅱ0.5 8 2 4
7 09110070 形势与政策Ⅲ0.5 8 2 6
8 09110080 形势与政策Ⅳ0.5 8 2 7
9 12110010 体育Ⅰ 1 20 12 2 1
10 12110020 体育Ⅱ 1 20 12 2 2
11 12110030 体育Ⅲ 1 20 12 2 3
12 12110040 体育Ⅳ 1 20 12 2 4
13 06110010 外语AⅠ 4 64 4 1
14 06110020 外语AⅡ 4 64 4 2
15 06110030 外语AⅢ 4 64 4 3
16 06110040 外语AⅣ 2.5 40 4 4
17 04110010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32 6,12 4 1
18 04110020 计算机技术基础A 2.5 40 8 4 2
19 08110020 高等数学AⅠ* 5 80 6 1
20 08110030 高等数学AⅡ* 6 96 6 2
21 08110040 线性代数B 2 32 4 2
22 0811005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 48 4 3
23 08110060 大学物理AⅠ 3 48 4 2
24 08110070 大学物理AⅡ 3 48 4 3
25 08110080 物理实验AⅠ 2 32 32 4 3
26 08110090 物理实验AⅡ 1.5 24 24 4 4
27 02110010 创新与特长教育 1 16 7
小计59.5 968
公
共
选
修
课
1 自然科学类
2 32 2
2 公共艺术类 2 32 2
3 人文社科类 2 32 2
小计 6 96
课
程平台课程类
别
序
号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数
周
学
时
开课
学期
总学
时
上机实验(践)
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
础课
1 10110020 无机与分析化学A 5 80 24 6 1
2 01110050 工程制图C
3 48
4 3
3 07110530 工程力学AⅠ 2.5 40
4 3
4 07110540 工程力学AⅡ 3 48 4 4 4
5 10111470 物理化学C 4 64 12
6 4
6 03110080 电工与电子技术A 4 64 12 6 4
7 01110230 金属工艺学 2 32 4 4
8 01110320 机械设计基础B 3.5 56 4 6 5
9 02110270 金属物理性能* 2 32 6 4 5
10 02110160 金属腐蚀与防护* 1.5 24 4 4 5
11 02110210
金属冶炼与成型加工
*
2.5 40 4 5
12 02110260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
法Ⅰ*
2 32 4 4 6
13 02110270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
法Ⅱ*
2 32 4 4 6
14 02110470 金属力学性能* 2。
5 40 6 4 6
15 02110480 金属无损检测 2 32 6 4 6
16 02110430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
的应用A*
2 32 4 6
17 02110920
大型铸锻件材料及热
加工工艺*
2 32 4 7 焊接
18 02110180 金属学与热处理Ⅰ* 2 32 4 4 5
19 02110190 金属学与热处理Ⅱ* 2 32 4 4 5
20 02110200 金属学与热处理Ⅲ* 2 32 2 4 5
小计51.5 824
课
程平台课程
类别
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
学时数
周
学
时
开课学
期
总学时
上
机
实验
(践)
专业课平台专业
方向
限选
课
1 02110410 焊接冶金学* 2.5 40 4 4 6
2 02110460 金属焊接性* 2 32 4 4 6
3 02110420 弧焊方法及工艺* 3 48 6 5 6
4 0211040 压力焊与钎焊* 2 32 4 4 7
5 02110830 特种焊接技术* 2 32 4 7
6 02110720 焊接结构* 2.5 40 4 7
7 02110580 专业外语 2 32 4 7
小计16 256
学科
选修
课
1 05110030 管理科学基础
2 32 4 5
2 14110020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Ⅰ0.25 8 2 2
3 14110030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Ⅱ0.25 8 2 4
4 14110040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Ⅲ0.2
5 8 2 6
5 14110050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Ⅳ0.25 8 2 7
6 02110850 专业综合训练 4 64 7
7 02110760 金属材料研究专题 1 16 2 7
小计8 144
二、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1.本专业最低毕业要求学分为180分。
2.本专业培养计划安排课内理论总学时2320学时,占总学时79.67%,主要由五类课程组成:
(1)公共基础课27门,968学时,计59.5学分,占理论总学时41.72%。
(2)学科基础课20门,824学时,计51.5学分,占理论总学时35.52%。
(3)专业限选课7-8门,256学时,计16学分,占理论总学时11.03%。
(4)公共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修够96学时,计6学分,占理论学时 4.14%。
公共选修课包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和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面向理工经管类学生开设的人文社科类及面向人文类学生开设的工程技术类选修课程。
学生科根据个人基础、能力、兴趣选修。
其中自然科学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公共艺术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人文社科类或工程技术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
(5)学科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修够176学时,计10学分,占理论总学时7.59%。
(6)设置学位课19-20门,768-776学时,计48-48.5学分,占理论总学时33.1-33.45%。
3.本专业培养计划四年内安排集中实践环节37周,37学分,占总学时20.33%。
包括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2周、金工实习4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生产实习4周、专业调研2周、专业课程设计2周、毕业设计17周、材料专业实验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