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6月高考模拟卷

高三化学6月高考模拟卷

高三化学联考模拟演练一 选择题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46g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 A ②常温下,4 g CH 4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③10 mL 质量分数为98%的H 2SO 4,加水至100 mL ,H 2SO 4的质量分数为9.8% ④标准状况下,5.6L 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⑤25 ℃时,pH =12的1.0 L NaClO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 -的数目为0.01N A⑥0.lmol·L -1Na 2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CO 32-⑦1 mol Na 2O 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A .③⑥⑦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④⑤⑥2.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H 4+、K +、Al 3+、Mg 2+、Fe 3+、Cl -、CO 32-、SO 42-等离子中的几种离子。

①取10m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 3)2溶液并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0.03mol 白色沉淀,向滤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②另取10m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的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K +、NH 4+、Al 3+、SO 42-B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Cl -、Fe 3+ 、Mg 2+ 、K +、CO 32-C .实验中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lmol/LD .实验中无法确定K +的存在 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向Mg(HC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Mg 2++2HCO 3-+4OH -=Mg(OH)2↓+2CO 32-+2H 2OB .向亚硫酸钡固体中加入稀硝酸:3BaSO 3+2H ++2NO 3-=3BaSO 4↓+2NO↑+H 2OC .在银氨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Ag(NH 3)2]+ +2H + = Ag ++2NH 4+D .向NH 4HSO 4稀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稀溶液至SO 42-刚好沉淀完全: Ba 2+ + 2OH - + NH 4+ + H + + SO 4 2-= BaSO 4↓+ NH 3·H 2O + H 2O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pH = 0的溶液:Na +、C 2O 42—、MnO 4—、SO 42—②pH=11的溶液中:CO 32-、Na +、AlO 2-、NO 3-、S 2-、SO 32-③水电离的H +浓度c(H +)=10-12mol·L -1的溶液中:Cl -、CO 32-、NO 3-、NH 4+、SO 32-④加入Mg 能放出H 2的溶液中:Mg 2+、NH 4+、Cl -、K +、SO 42-⑤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Fe 2+、MnO 4-、NO 3-、Na +、SO 42-⑥中性溶液中:Fe 3+、Al 3+、NO 3-、I -、Cl -、S 2-A .①③⑤ B.③②⑥ C.②④ D.①④⑤5.有200mL MgCl 2和AlCl 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 2+)=0.2 mol/L ,c(Cl -)=1.3 mol/L ,要使Mg 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 NaOH 溶液的体积是A . 40mLB .72 mLC . 80 mLD .128mL6.Fe 3+、2-4SO 、Al 3+和X 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则X 可能是A .Cl–B .Na +C .OH –D . 2-3CO7.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 2O 72-离子,在溶液中0.2 mol 该离子恰好能使0.6molSO 32-离子完全氧化,则X 2O 72-离子还原后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铜片加入稀硝酸中:3Cu +2NO 3- + 8H +==3Cu 2++ 2NO↑ + 4H 2OB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HCO 3-+ H +=CO 2↑+H 2OC .向HI 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Fe(OH)3+3H +=Fe 3++3H 2OD .向Mg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 2++SO 4 2-= BaSO 4↓ 9.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l 2与足量金属铝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 .标准状况下,11.2 L 氦气中约含有N A 个氦原子C .将N A 个NH 3分子溶于1 L 水中得到1 mol·L -1的氨水D .常温下32 g 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2 N A 个氧原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6) 10.“纳米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技术”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A .能全部通过半透膜B .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 .一定能导电D .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1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含Fe 2O 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试剂X 为稀硫酸B .结合质子( 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O 2- > OH ->CO 32-C .反应II 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 2+AlO 2-+2H 2O=Al(OH)3↓+HCO 3-D .Al 2O 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 3冶炼Al12.用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B .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C .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D .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3.下列反应,其产物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300 mL 2 mol/L 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 3.36 L NO (标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 mol/L的NaOH 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A. 150 mLB. 200 mLC. 450 mLD.无法计算15.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B.1 mol该物质最多可以消耗7 mol NaOHC.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D.易溶于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二填空题16.(9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写出其中D 与水反应生成的酸名称。

(2)若B是气态氢化物。

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写出④反应离子方程式。

(4)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

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

写出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

写出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简答题17. 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

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目前,由CO2来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化学反应是:2CO2(g)+6H2(g)CH3OCH3(g)+3H2O(g)△H>0。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判断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CO2,同时消耗1mol二甲醚C.v(CO2)︰v(H2)=1︰3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2)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 (g) 2CO2 (g) +N2 (g)。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①该反应的ΔH 0(选填“>”、“<”)。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右图中画出c(CO2)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已知:CO(g)+ 2H2(g)CH3OH(g)△H = -a kJ•mol-1。

温度(℃)250300350K 2.041 0.2700.012若某时刻、250℃测得该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为c(CO)=0.4 mol·L-1、c(H2)=0.4 mol·L-1、c(CH3OH)=0.8 mol·L-1, 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将1 mol CO和2 mol H2混合,测得不同时刻的反应前后压强关时间(min)51015202530压强比(P后/P前)0.980.900.800.700.700.70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4)氨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化肥、硝酸、合成纤维等工业生产。

用0.10mol·L—1盐酸分别滴定19.00mL0.10mol·L—1的NaOH溶液和20.00mL0.10mol·L—1氨水所得的滴定曲线如下:请指出盐酸滴定氨水的曲线为(填A、B),请写出曲线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5)液氨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汽车燃料已越来越被研究人员重视。

它在安全性、价格等方面较化石燃料和氢燃料有着较大的优势。

氨在燃烧实验验中相关的反应有:4NH3(g)+3O2(g)= 2N2(g)+6H2O(l)△H1①4NH3(g)+5O2(g)= 4NO(g)+6H2O(l)△H2②4NH3(g)+6NO(g)= 5N2(g)+6H2O(l)△H3③请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H1、△H2、△H3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达式,△H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