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运用某一基期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
3.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4.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四、简答论述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
2.曲线左方的点相对于同一水平上IS曲线上的点,收入较低决定的储蓄低,所以投资大于储蓄
3如下图所示
4.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投资对利率的灵敏系数、货币需求对收入的灵敏系数、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系数。
5.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增长速度和流通虚度增长大于产出增长速度、结构性通胀。
五、计算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储蓄=3300,投资=3200
2.Y=1000 投资乘数=2.5 转移支付乘数=2
3.IS方程:Y=1000+50r
LM方程:Y=1150-25r
均衡收入=1100 利率=2 投资=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