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Cl:35.5K:39 Ca:40Mn:55 Cu:64 Al:27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1.关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区别两种溶液B.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别两种溶液C.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的pH大 D.浓度相同时,两溶液的pH相等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C.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3.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的个数之比是()A.5:8 B.5:4 C.5:3 D.3:5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的pH不变,有H2放出B.溶液的pH值增大,有O2放出C.溶液中c(Na+)增大,有O2放出D.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H+ + AlO2- + H2O === Al(OH)3↓B.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 l(O H)3↓+3NH4+D.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Ag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A1O 2—、SO 42—、OH -、K +B .Al 3+、Na +、OH -、Cl —C .Fe 3+、NH 4+、SO 42—、SCN —D .OH -、C1—、Na +、HCO 3—7.如图,向NaAlO 2溶液中滴入盐酸,生成Al (OH )3沉淀的曲线正确的是( )8.甲、乙、丙、丁分别是Al 2(SO 4)3、FeSO 4、NaOH 、BaCl 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 .Al 2(SO 4)3B .NaOHC .BaCl 2D .FeSO 49.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 .一部分为Al (OH )3沉淀,一部分以Al 3+存在于溶液中B .一部分为Al (OH )3沉淀,一部分以AlO 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C .全部为Al (OH )3沉淀D .几乎全部以AlO 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10.把一块Al 、Fe 合金放入足量盐酸中,通入足量的Cl 2 ,再加过量NaOH 溶液、过滤,把滤渣充分灼烧,得到固体残留物恰好与原合金质量相等,则合金中Fe 、Al 质量比为( )A .1:1B .3:1C .1:4D .7:311.将a mol 钠和a mol 铝一同投入m g 足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dg ·3cm -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m 46a 82a +B .%2m46a 8200a + C .%m 46a 8200a + D .%m69a 8200a + 12.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 +、A13+、Mg 2+、NH 4+、Cl —、SO 42—、HCO 3—、MnO 4—中的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 2O 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 3酸化的Ba (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推断正确的()A.肯定有A13+、Mg2+、NH4+、Cl—B.肯定有A13+、Mg2+、HCO3—C.肯定有K+、HCO3—、MnO4— D.肯定有A13+、Mg2+、SO42—13.为确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4.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
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 B.①②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④⑤⑥⑧⑨15.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mol./L的盐酸中,在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 B.6:3:2 C.3:1:1 D.1:1:116.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0 B.1:8 C.1:6 D.1:517.把xmL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
x与y之和为30mL。
设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则x:y为()①1:1 ②2:1 ③5:4 ④7:5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18.有10.2克镁和铝的混和粉末溶于4摩尔/升的盐酸500毫升中。
若加入2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A.100毫升B.500毫升C.1000毫升 D.1500毫升二、填空题19.(8分)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铝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H+、K+、Mg2+、Cl-、OH-、NO3-、CO32-等离子,试推断:第一种情况: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离子,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第二种情况: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离子,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
20.(10分)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3)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为g,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1.(6分)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判断:(1)固体B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2)固体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2.(16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1)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mL 2.0mol/LNaOH溶液中。
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 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23.(6分)将5.1g镁铝合金溶于60mL 5mol·L-1的H2SO4溶液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65mL 10.0mol·L-1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9.7g,继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会减少。
(1)当加入mL NaOH溶液时,可使溶液在硫酸中的Mg和Al恰好完全沉淀。
(2)计算合金溶于硫酸时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