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外伤康复

手外伤康复


手的解剖概况
手的休息位 手的功能位Leabharlann 手的解剖概况手的功能:
• 对指功能 • 非抓握功能:推、举、叩、戳。 • 抓握功能: 精确性抓握:指侧捏、指尖捏、三指捏、三指 抓握四种。 力量性抓握:球状抓握、钩状抓握和柱状抓握 三种。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损伤原因:
• 刺伤:进口小,损伤深 • 锐器伤:伤口整齐,深浅不一,损伤程度不同 • 钝器伤:组织挫伤,皮肤撕脱,肌腱神经损伤,骨 折 • 挤压伤:轻者远端损伤,远节骨折,重者损伤严重 • 火器伤:伤口不整齐,损伤范围大,常致大面积皮 肤软组织损伤和多发粉碎性骨折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屈肌腱的分区:
• Ⅰ区:包括指尖、远指关节、远指关节与近指关 节间远端的一半。 • Ⅱ区:包括远指关节与近指关节间近端的一半, 近指关节至掌横纹。 • Ⅲ区:包括掌横纹至拇指接入掌部的远端端点这 块区域。 • Ⅳ区:拇指接入掌部的远端端点至腕横纹。 • Ⅴ区:腕横纹起至前臂。
指屈肌腱的分区
手的解剖概况
肌肉及神经支配
手掌浅层:
• • • • 拇短展肌——正中神经支配 拇短屈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支配 小指展肌——尺神经支配 小指短屈肌——尺神经支配
手掌浅层肌肉
手的解剖概况
肌肉及神经支配
手掌深层:
• 拇对掌肌——正中神经支配 • 小指对掌肌——尺神经支配 • 拇收肌——尺神经支配
康复评定
体积测量:
• 测量仪包括有一个排水口的大容器及量杯。 • 测量时,将肢体浸入容器中,容器中有水平 停止杆。使肢体进入容器中的一定位置。排 出的水从排水口流出。 • 用量杯测出排水的体积,即为肢体的体积。 • 测量双侧,进行对比,治疗前后对比。
康复评定
灵巧性、协调性的检查:
• Jebson手功能测试 • Purdue钉板测试(the purdue pegboard test) • 9孔插板实验
诊断要点
• 病史:外伤史 • 临床表现 • 辅助检查:X线等
临床治疗
• 及早外科治疗:清创、止血、组织修复、骨 折固定等 • 药物治疗:抗感染、止痛等对症药物 • 康复治疗: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
康复评定
一般检查:
• 望诊:包括皮肤的营养情况,色泽、纹理、 有无瘢痕、伤口,皮肤有无红肿、溃疡及 窦道,手及手指有无畸形等; • 触诊:可以感觉皮肤的温度、弹性、软组 织质地,以及检查皮肤毛细血管反应,判 断手指的血液循环情况;
康复评定
Jebson手功能评估系统
• 又称七项手功能测试 • 由7个小测验组成:
–写一句话 –翻书本大小的卡片(模仿翻书) –拾起小件物品 –堆放棋子 –模仿进餐 –移动轻的物品
康复评定
purdue pegboard手指评估
• 又称普渡钉板测验 • 检查手-眼协调、手灵活性 • 4个分测验:
–右手操作 –左手操作 –左、右手同时操作 –装配
康复评定
2.总被动活动度测量: 测量掌指关节,远、近侧指间关节被动屈曲度总 和,减去三个关节被动伸直受限角度之和. 3.评价标准: 优:屈伸活动正常TAM>220°; 良:功能为健指的75%以上,TAM200°~220°; 中:功能为健指的50%~75%, TAM180°~200°; 差:功能为健指的50%以下, TAM﹤180°.
手掌深层肌肉
手的解剖概况
肌肉及神经支配
手背浅层:
• 蚓状肌 包括4条 第1、2蚓状肌由正中神经支配 第3、4蚓状肌由尺神经支配 屈第2—5指的掌指关节和伸直指间关节
手的解剖概况
肌肉及神经支配
手背深层:
• 骨间掌侧肌 尺神经支配 手指向中指靠拢 • 骨间背侧肌 尺神经支配 手指在中指处分开
手的解剖概况
概念
•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 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如 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 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 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 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 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 作、学习。
手的解剖概况
康复治疗
感觉训练:
基本原则: • ①宜在患者痛觉、温觉恢复后尽早进行。 • ②训练内容早期主要是触觉和定位觉,后期主要 是辨别觉和实体觉。 • ③遵循闭眼-睁眼-闭眼训练顺序,反复学习。 • ④刺激强度由强渐弱。 • ⑤训练时间不宜过长、过多,以每日三次,每次 10-15分钟为宜。
康复治疗
作业治疗:
手的解剖概况
关节类型及活动范围
腕骨间关节:
• • • • • • 将相邻的腕骨连接 属平面关节 关节面曲度小 关节面大小基本一致 关节囊与关节韧带坚实紧张 活动度较小
手的解剖概况
关节类型及活动范围
桡腕关节(腕关节):
• 将尺、桡骨远端与近侧列腕骨近侧面连接 • 属椭圆关节 • 腕部做屈伸,尺、桡偏和环绕运动。
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 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运动、主动运动、 手部关节按压、关节牵引 • 肌力练习 • 关节松动术
康复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 • • • • 肿胀 疤痕与粘连 挛缩 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或消失
康复治疗
肿胀:
• 肢体抬高:肩高于心脏10-20cm、肘比肩 高、手比肘高。 • 主动活动 • 理疗:冷疗、红外线、超短波、蜡疗等。 • 加压治疗:向心性按摩、间歇性加压。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手术当天至术后三周:
手背侧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屈曲45,掌指 关节于屈曲40的位置。有条件者,可于术 后第一天即将患者转介至正规的康复部门 ,接受早期康复活动程序。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术后第零至三周:
• 伤口换药,制作动力性 的屈肌腱夹板。 • 夹板保持腕关节屈曲 45,掌指关节屈曲 40,允许患者掌指关 节与指间关节在夹板内 助力下屈曲和主动伸展 ,以帮助修补后的屈肌 腱的滑动。
手的解剖概况
神经分布:
• 手前臂运动及感觉主要由尺神经、桡神经 和正中神经支配
尺N
正中N
桡N
手的解剖概况
手的姿势:
• 功能位:腕背伸约20°~25°,拇指对掌位,掌指 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为分开,掌指关节 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 • 休息位:腕关节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 ;手指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呈半屈曲状态,从 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 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 远节指间关节的桡侧。
康复评定
肌力检查:
• • • • • 手的握力; 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的捏力; 拇指与示、中指同时的捏力; 拇指与示指桡侧的侧捏力。 方法:徒手肌力检查,握力计,捏力计检 查等。
康复评定
感觉检查:
• 手指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实体觉测定; • 两点辨别试验; • Moberg拾物试验;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疤痕与粘连:
• • • • 理疗:蜡疗、泥疗、超声波等 弹力绷带、弹力手套等 持久夹板固定伸展瘢痕 手法治疗:推挤、提捏、弹拨及牵伸
康复治疗
挛缩:
• • • • 徒手牵伸 佩带夹板等用具 借助某些器械 力量小而持久
康复治疗
感觉过敏:
• 原则:先健侧示范;刺激由弱渐强;时间每次5-10
分钟,每天重复3-4次
• 有目的、有选择的作业活动 • 改善感觉、运动及功能性活动能力 • 活动:捏橡皮泥,撑、拉弹力带,功能性 作业活动,模拟性日常生活活动及娱 乐性活动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 肌腱是手部活动的主要组织。 • 以往观点认为:受伤的肌腱必须通过粘连 的组织来获取营养和愈合。 • 事实上:早期科学、合理的活动能够促进 肌腱的愈合,提高愈合的素质,使其功能 更好。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
• • • • • 理疗 制动 运动疗法 并发症的治疗 作业治疗
康复治疗
理疗:
• 早期: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 达到消炎、消肿、镇痛、促进创面愈合 • 后期:用超声波、音频电疗、蜡疗等,减 轻组织粘连和软化疤痕
康复治疗
制动:
• • • • • 修复组织断裂或骨折、关节脱位的再移位 利于组织的愈合 软组织的粘连和关节僵硬 决定制动时间与范围 几种组织损伤时,要全面考虑
手外伤的康复
内容概括
• 一、概述
• 二、康复评定
• 三、康复治疗
• 四、康复预后和预防
概述
• • • • • • • 1、概念 2、手的解剖概况 3、病因和发病机制 4、临床表现 5、辅助检查 6、诊断要点 7、临床治疗
概念
• • • • 临床常见损伤之一 导致手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康复医学领域的独立分支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 属中医“骨伤” “筋伤” 范畴 • 病因是跌扑进创所致 • 病机是筋伤骨折,瘀血内留,气滞肿痛,与 脾、肝、肾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
• 疼痛 • 肿胀 • 畸形:猿手(正中神经)、爪状手(尺神经 )、垂腕(桡神经) • 运动障碍 • 肌肉萎缩
辅助检查
• X线检查:发现是否骨折 •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 度检查,主要针对肌肉和神经损伤者 • 多普勒血流图:主要针对血管损伤 • 其他:关节镜、关节造影等
两点辨别实验:
• 正常人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的两点区分试验 距离为2~3㎜,中节4~5㎜,近节为5~6㎜. • 两点区分试验是神经修复后,常采用的检 查方法。两点辨别试验的距离越小,越接 近正常值范围,说明该神经的感觉恢复越 好。
康复评定
Moberg拾物试验:
• 检查用具有木盒,5种常用日常小物件,如钥匙、硬 币、火柴盒、茶杯、纽扣和秒表。让病人在睁眼 下,用手拣拾物品,并放入木盒内,每次只能拣 拾一件,用秒表记录患者完成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然后,让患者在闭眼下重复上述动作,并记录 时间。 • 用来检查患者的拇指、示指、中指感觉或正中神 经分布区皮肤感觉,如感觉异常,在闭目条件下 很难完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