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体阿霉素简介
PLD 50mg/m2四周方案与 传统多柔比星60mg/m2三周方案等效
总生存时间比较(OS)
HR = 0.94 (95% CI for HR 0.74–1.19)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PLD较传统多柔比星心脏毒性低
PLD单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心脏毒性极低
统蒽环类药物获得更好的疗效.
里葆多® 在各适应症应用中的优势
里葆多®在乳腺癌中应用优势
里葆多®在卵巢癌中应用优势 里葆多®在血液肿瘤中应用优势
里葆多® 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优势
里葆多®在乳腺癌中应用优势
PLD与DOX单药治疗对比
用药方法:
PLD组:50mg/m2,28天为1周期 DOX组:
PLD 联合卡铂(C-D方案)治疗铂类敏感复发卵巢癌
疗效优于 紫杉醇联合卡铂(C-P方案)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bstract#LBA5509
研究设计
以铂类为基础方案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发的患者 (n=976) PLD +卡铂(C-D方案)
里葆多®在人体中的作用途径
A.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保持稳定 B.避免被巨噬细胞识别摄取循环时间延长
C.穿过肿瘤血管内皮向肿瘤组织富集
D.多柔比星在肿瘤组织中释放作用
® 里葆多 的治疗优势
应用广泛: 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 最有效的脂质体抗癌药物,适应症极为广泛.
毒性小: 它克服了游离的阿霉素药物心脏毒性大的缺 陷,其他如脱发和呕吐等毒性反应明显减少.
里葆多® LIBOD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全新的脂质体靶向化疗药物
目录
-阿霉素简介
-脂质体药物简介
-里葆多® 简介
-里葆多® 的优势和适应症 -里葆多® 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里葆多® 在各适应症应用中的优势 -里葆多® 的推荐临床剂量
阿霉素简介
性状:橘红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
结构特点:分子中有一个蒽环 作用机制:能嵌入DNA的相邻碱基对之间,使DNA链 断裂,阻碍DNA及RNA的合成 药物分类: 抗肿瘤抗生素、插入DNA中干扰模板作用的 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适应症: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多发性骨 髓瘤、肝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肺癌等等,抗瘤谱极广
优势:抗瘤谱广,对许多人体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疗效, 为临床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 缺点: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重度脱发等副反应,病人难 以耐受
Annals of Oncology 11(2000): 1029~1033,
PLD化疗相关毒副作用较传统多柔 比星显著降低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PLD化疗相关毒副作用较传统多柔比星 显著降低
PLD与DOX比较大大降低患者脱发比例
PLD组(N=254) DOX组(N=255)
总发生率
G3-G4级脱发
20%
7%
66%
54%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PLD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方案设计:
PLD
35 mg/m2
IV d1
PTX
175mg/m2
IV d1
每21天为1周期,连用6个周期。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进行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希腊肿瘤协作组的II期试验”
® 里葆多 的结构和药代动力学优势
极少被正常组织摄取
血浆中93%-98%的多柔比星 以脂质体形式存在,在抵达 肿瘤组织后才释放。 不能通过正常血管内皮间隙 (≤40nm)到达正常组织
显著降低心脏毒性和脱发、 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最大累积剂量>950mg/m2
高相变温度磷脂双分子膜
85-100nm均匀超微粒径
PLD 30mg/m2 IV d1 q4w 卡铂 AUC 5 IV d1 q4w
紫杉醇+卡铂(C-P方案)
紫杉醇 175mg/m2 IV d1 q3w
卡铂 AUC 5 IV d1 q3w
两方案组均连用6个周期以上
研究结果—疗效
研究结果—不良反应
PLD单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疗效优于 拓扑替康,患者更易于耐受
药物不断向肿瘤组织富集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肿瘤组织血管内皮 正常血管内皮
From: Hashizume et al, Am J Path 156, 1363 (2000)
里葆多®能向肿瘤组织靶向性富集
• 静脉注射90分钟后,里葆多开始明显在肿瘤组织血管周边富集。 • Hot-spot fluorescence characterizes heterogeneous permeability of tumor microvasculature
疗效更好: 由于能够持续向肿瘤组织聚集,肿瘤局部 药物浓度更高,抗肿瘤活性更强,并能部分逆转以Pgp膜蛋白泵为主导的多药耐药.
里葆多® 的主要适应症
乳腺癌
卵巢癌
恶性淋巴瘤(NHL) 多发性骨髓瘤(MM) 其他:非小细胞肺癌、肝癌、神经胶质瘤、 上消化道癌、头颈部肿瘤
里葆多®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多柔比星
靶向性地通过肿瘤新生血管 内皮间隙(≥500nm)到达肿 瘤组织 聚乙二醇(PEG)亲水保护层 阻止脂质体与血浆调理素 结合,逃避RES系统的识 别清除,带来超长循环时 间(半衰期为74小时)
药物能够持续向肿瘤组织聚集
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正常组 织药物浓度>20倍
极大增强抗肿瘤活性 逆转以P-gp膜蛋白泵为主 导的多药耐药
60mg/m2,21天为1周期
观察目标:
PFS,OS 毒副作用: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等
观察病例人数:
PLD组:254人 DOX组:255人
PLD 50mg/m2四周方案与 传统多柔比星60mg/m2三周方案等效
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比较
HR = 1.00 (95% CI for HR 0.82–1.22) Annals of Oncology 15(2004): 440–449
免疫脂质体实现主动靶向性 由于脂质体的亲水和亲脂两重特性,能够携带脂溶性药物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组织,弥补一些重要脂溶性药物不溶 于水的缺陷
里葆多®简介
里葆多® (LIBOD)即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 射液,又称为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是一种采用 先进的隐形脂质体技术包封,具有被动靶向特性 的多柔比星新剂型,用于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 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的更新换代,在肿 瘤治疗学上具有疗效提高,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结果
总反应率为52%,38%疾病稳定
优势
避免传统多柔比星与曲妥珠单抗联用治疗HER-2过表达患者 时心脏毒性的增加
J Clin Oncol 24(2006):2773-2778
心脏毒性仅限于LVEF的下降
PLD可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维持治疗
方案设计
治疗组66例患者A T续贯治疗后,采用PLD 40 mg/m2 维持治疗,每28天为一疗程,连用6个疗程
脂质体简介
定义:脂质体(Liposome)是磷脂依靠疏水缔合作用在 水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分子有序组合体,为多层囊泡结构, 每层均为类脂双分子膜,内外表面均为亲水性,组成膜的 双分子膜之间为亲脂性,膜厚度约4nm. 脂质体的分类:
小单室脂质体(SUV):粒径小于200nm的单室脂质 体 大单室脂质体(LUV):粒径小于200nm~ 1000nm的 单室脂质体 多室脂质体(MUV):粒径在1μm~5μm
PLD 组发生的不良反应中以轻、中度的手足综合征及口 腔炎为主
总结
PLD单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与单药拓扑替康相 比,疗效更好 PL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更易耐受
PLD 联合卡铂(CLD方案)
可用于晚期卵巢癌的一线治疗 (对比紫杉醇联合卡铂)
2009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bstract#LBA5508
Annals of Oncology 13(2002): 1737–1742
PLD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
参考疗效
Annals of Oncology 13(2002): 1737–1742
PLD与曲妥珠单抗联用心脏毒性低
方案设计
PLD 50mg/m2,IV,d1 曲妥珠单抗 IV 4mg/kg,第一周负荷量,然后每周2mg/kg, d2 每21天为一周期,最多使用6个周期
以及脱发等副作用显著降低等巨大优势 .
里葆多®的结构
多柔比星
Doxorubicin
85-100 nm
磷脂双分子层
Lipid Membrane
聚乙二醇(PEG)
长循环特性保证药物持续向肿瘤组织富集
PEG 包裹
• PEG修饰后可逃避免疫系统
延长循环时间 • 药物在到达肿瘤组织前保持脂 质体形态
Serum Proteins
中位TTP比较(月)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16.04
9.96
单纯A→T续贯治疗组(n=66)
A→T续贯+PLD维持治疗组(n=70)
里葆多®乳腺癌应用的优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