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顾斐)(内部讲义)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考查能力】理解➢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表达➢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做题顺序】审题干➢读题面➢看选项作对比【正确答案的标志】转换的两种模式:➢同义替换➢精简压缩片段阅读知识点:主旨概括题【辨别标志】➢ 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主旨类:找重点➢ 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概括类:突出重点,兼顾其他(重点是第一位的,其他其次,择优原则)【做题原则】➢ 找重点,即文段主题句。
➢ 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 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 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文章结构微观(关联词语)➢逻辑标志知识点:递进复句【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典型例句】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 递进复句重点在递进之后。
➢ 一级递进与二级递进同现时,二级递进是重点。
【技术链接】➢反面论证法➢ 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 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
➢ 围绕反面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成分紧缩法➢ 长难句就找主谓宾,宾语通常是一个复合结构或小句。
➢ 标志词:的➢定语(前置)(重点) 地➢状语(前置) 得➢补语(后置)知识点:转折复句【典型格式】虽然……,但是……(强转折)其实=事实上=实际上=只是=当然(弱转折)【关联词语】虽然=尽管=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不过=然而=却【总结】➢ 转折复句重点在转折之后。
➢ 弱转折与强转折同现时,强转折是重点。
知识点:观点援引法➢ 援引目的:为了引出之后作者的观点,援引之后的语句很重要。
➢ 援引类型:正向援引 (如:正如)反向援引 (一家之言,如有一种看法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些人认为、人们认为、传统认为)知识点:因果复句【典型格式】因为……,所以……【关联词语】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可见=看来=总之=故而=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概而论之【特殊格式】之所以……是因为、导致、造成、使得、致使 【总结】➢ 正常语序下,原因为结论服务,结论之后是重点。
➢ ❽之所以……是因为❾通过倒装的形式来强调原因,符合汉语核心语义置后的原则。
➢ 注意不能因果倒置。
【技术链接】➢举例论证法➢ 例子的作用是证明前后出现的观点,本身不重要,阅读可省略。
➢ 例子可以由数据、故事、事例等来充当。
➢ 标志词:例如、比如、以、、、为例、、、、就是一个例证等。
➢ 围绕举例论证的不是主旨题的答案。
知识点:必要条件复句【典型格式】只有……,才……【关联词语】显性:只有=必须=需要=应该=应当=务必=除非=如何=怎样等隐性:才【典型例句】1)传统相声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
2)汽车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采取新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才是长久之策。
【转换格式】只有A,才B=B必须A=不A则不B=A是B的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B以A为必要条件(前提、基础、保证、保障)【总结】➢ 必要条件用来引导对策,常为文段的主题句。
➢ 省略显性关联词时,可以从隐性关联词入手,判断对策所在。
【技术链接】➢ 数据的例证可以省略不看。
➢ 为此(目的)不等于因此(结论)知识点:显性并列复句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表现形式】➢ 关联词语➢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总结】➢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技术链接】➢阅读省略法➢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隐性并列复句1.表示相关的几种情况并存。
【关联词语】单用:又、同样、同时等,多用于后续分句中。
双用:也……,也……、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
2.表示两种相反或相对的情况。
【关联词语】是……,不是……、不是……,而是……、有的……,有的……【表现形式】➢ 关联词语➢ 标点符号:顿号、分号、逗号(句式一致)➢ 表达并列内容的分局关系(隐形并列,藏于句中)【总结】➢ 并列复句没有重点,主旨题应概括全文,不可偏颇。
➢ 注意分句间的并列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技术链接】➢阅读省略法➢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数据、年份、专业术语等通常为举例的标志,可以略读。
知识点:杂糅复句【关联词语】➢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 转折复句:虽然……但是;其实➢ 因果复句: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必要条件复句:只有……才➢ 并列复句:既……又;不是……而是;隐性并列【技法链接】【承接复句】【典型格式】(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典型例句】1)你先到后勤组去领工作服和防护用品,然后我带你到阿华师傅哪儿去。
2)老头子使了一个眼色,阿 Q 便也被抓到栅栏门里去了。
承接复句vs并列复句➢承接复句有次序之分,并列复句无次序之分。
知识点:行文脉络【总结】行文脉络的类型:➢总-分-总点明观点-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重申观点提出问题-阐述原因或举例论证-解决问题(对策的重要性)➢分-总➢总-分行文脉络的使用:➢首尾句原则➢总论点中的关联词重要,分论点中的关联词不重要知识点:辅证法➢概念:地位为辅,作用为证(就是总分中的分)➢使用:围绕辅证的选项不是主旨题的答案➢类型:列举举例➢瞻前顾后说明原因➢瞻前顾后援引观点➢重点在后反面论证➢重点在前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一)【辨别标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阐明、强调)的是?➢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表达(说明)的是?➢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这段话告诉我们?➢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做题原则】➢ 把握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即文段的言外之意。
➢ 排除字面含义的选项➢ 社会现实类:呼吁的声音、正面的举措➢ 故事寓言类:寓意深刻的哲理知识点:意图推断题(二)【解题技巧】➢ 排除字面含义、表意肤浅、不符合社会主旋律及生活常识的选项。
➢ 有效利用主旨含义(行文脉络+关联词语)来推测作者意图。
知识点:细节判断题【辨别标志】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表述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做题原则】➢ 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错误选项的标志】➢五种偷换➢ 偷换时态➢已然性时态:已、已经、曾经、了、过、虽然、、、但是等。
➢未然性时态:将、要、立即、马上、如果、即使、、、也等。
➢进行式时态:正、正在、在、、、中、着、现在等。
任何时态上的越级替换均为偷换【技法链接】让步复句【典型格式】即使……,也……【关联词语】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等【典型例句】1)即使遇到百日大旱,这套供水系统也能保证供应生产生活用水。
(百日大旱还未出现)2)前面纵然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后退半步。
(前面未发生刀山火海)3)哪怕“黑客”们个个神通广大,也无法进入这样的网站。
(尚未进入网站)转折复句VS让步复句➢转折复句是已然性时态。
➢让步复句是未然性时态。
➢ 偷换数量➢较多量:较多、很多、许多、大量、大部分、大多数、广泛、一片、不少等。
➢较少量:较少、很少、少量、少部分、少数、少许、不多等。
➢中间量:某些、一些、部分。
首选同级替换,次选中间量向两级的替换。
➢ 偷换逻辑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淆。
➢因果倒置。
➢并列混淆为条件或因果关系。
➢ 偷换概念➢偷换。
➢扩大。
➢缩小。
➢ 偷换确定性表述与不确定性表述➢不确定性表述:预测、断言、推测、可能、未必、也许、大概、大约等。
➢常见于科技说明文。
知识点:变形的细节判断题【总结】通过审题明确定位阅读重点,直接寻找对应信息。
知识点:相对绝对法➢相对:可能、也许、往往、大概、通常、未必、是否等。
➢绝对:所有、一切、全部、总是、完全、任何、无论、都、各个、绝对、永远等。
知识点:词语理解题【辨别标志】➢ 文中“XXX”如何理解?“XXX”指的是?【做题原则】➢ 定位原文,有效利用冒号及破折号。
➢ 根据上下文、前后句的小语境推测词语含义。
➢ 排除字面意思的选项。
知识点:代词指代题【辨别标志】➢ 文中“XXX”指代的是?【做题原则】➢ 定位原文。
➢ 根据就近原则,确定阅读语句。
➢ 区分人称代词(成分为主语)与指示代词(成分为宾语)。
➢ 有效利用提问中的提示性信息。
知识点:词语指代题【总结】➢ 快速定位词语位置。
➢ 寻找到词语一句中出现的代词。
➢ 找到代词的指代对象即为答案。
知识点:语句排序题【辨别标志】➢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做题原则】➢ 从选项入手,寻头断尾。
➢ 根据句子的关联性(时空顺序、重复词语及关联词语)进行验证。
知识点:结语判断题【辨别标志】➢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做题原则】➢ 重点阅读文段的后半段。
➢ 正确答案应与后半段主题保持连贯和一致。
知识点:语句衔接题【辨别标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做题原则】➢ 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
➢ 主体、话题、态度倾向性与前文一致。
知识点:标题填入题【辨别标志】➢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做题原则】➢ 根据文体风格进行标题选择。
新闻类:提炼导语的主干部分。
说明文:提炼说明对象的主要内容。
议论文:寻找论点,即对策。
(陈述现状或原因说明均非标题)故事、散文、游记和其他:概括性、趣味性。
知识点:态度观点题【辨别标志】➢ 作者对 XXX 所持观点是?作者对 XXX 的评价是?【做题原则】➢ 注意提炼表达观点的引导词。
笔者认为、作者认为、XXX说、我希望等➢ 注意表达上的倾向性。
➢ 注意文段中客观陈述的语句没有观点。
(像说明文、新闻类)➢ 注意观点句式的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