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陶冶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
生认知古诗词内容,这不仅可以有效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古人智慧,也能
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方
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古诗词。
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
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舒适宜人的氛围中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并
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断地进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
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陶冶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情感陶冶;策略
引言
中国的历史文化及悠久文学内涵往往就蕴藏在最为基础的古诗词当中,教师
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衍生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古诗词课堂教
学风格,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古诗词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在教
学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的艺术美、文学美,以此真正热爱上古诗词学习。
小学古
诗词教学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认真研究,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不断
努力,相信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1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不难看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就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课堂审美的引导这一问题。
首先,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采用死记硬背
的方式来完成古诗词的记忆。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诗词所
包含的意境,还会逐渐丧失学习古诗词的信心。
其实,这就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
实际问题。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会采用“说
文解字”的方式,长时间地使用这一方式,会使学生逐渐形成被动听课的不好习惯,缺乏思考过程,久而久之,就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
古诗词作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瑰宝,它有着中国人自身独特的韵味与文化,小
学阶段是提升审美与修养的关键时期,学习古诗词也是学习中国民族传统优秀文
化的最高核心和最大精髓,对于不断提升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修养具有
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开阔眼界,而且,中国
古诗词与现代文体都截然不同,古诗词简短凝练,在五字、七字间就能勾勒出一
幅文字画卷,这对学生的美育起到重要作用。
所谓“诗抒理想”,所以通过这种
方式来学习一首古诗,可以培养小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达到一种较
高层次的审美感受。
可见,学习好的古诗词是丰富小学生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
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陶冶策略
3.1营造情感化情境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理解诗句、朗读成诵、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所构建的优美景色和表达的情感,让这种景色和情
感充分融合在一起,进而达到感悟诗歌的意境。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出现的古诗词
包含有丰富多样化的情感要素,文采和美感同步具备,要保障学生形成深刻的理
解和认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古诗词的情感基调,进而充分贴
合学生群体的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
同时,结合学生目前所拥有的情感表现,通
过设问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良性思考,满足学生的情感思维成长要求。
而后将此
种情感和古诗词当中所展现出的情绪和想法相互融合,此举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内
心共鸣,深度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满足学生的深度发展需求。
通过
自我情感记忆点来形成对古诗词的深刻印象,能够为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
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3.2重视文化熏陶
古代诗歌作为“中国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语言和古代相比有很大区别,现在注重的是通俗易懂,古代表达的更加博大精深,再加上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对
古诗词的理解把握更加困难。
因此,教师应注意阐明古代诗歌的“因果关系”,
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作者的生平。
传统文化教学应该多采取讲故事的方式,
尤其是小学阶段,小学生普遍对故事感兴趣。
利用好这一点,可以激发他们学习
中国古代诗歌的热情。
3.3加强对诗人情感体会
诗人通常是将自身情感和思想干乳融合到古诗词中,他是处在一定的历史背
景下进行思考的,所以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及思想感悟等与所在的社会环境有着较
大的联系。
在进行古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教学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诗
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查找关于诗人及诗歌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诗人所处社会环境及作诗风格的变化等。
在具体的古诗词课堂教
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享查找的资料内容,引导学生表达自身对社会环境及诗人
的看法,了解学生通过自行预习对古诗词的实际掌握情况。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
深入解析古诗词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沉浸到古诗词意象学习中,促使学生对诗
人情感及古诗词意境有较深刻的感悟。
3.4图文结合方式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
学习古诗词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知古诗词
的内容,体验古诗词的学习情境,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
古诗词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将一首诗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用语
言描述图片内容,这会有效帮助学生完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也可以提
高学生的画面分析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确保学生通过图片内容产生更为
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古诗词感知能力得到有效突破。
3.5加强审美意识的培养
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是重难点内容,其中包含着丰
富的情感美、意象美及意境美。
诗人在创作时,比较注重借助意象营造意境,从
而将自己的情感与感悟表达出来。
古诗词中有静态意境和动态意境,小学阶段中
很多古诗词营造的是动静深度结合的意境。
因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古
诗词中山水等意象的视频或资料,再配合播放相应的音乐,将古诗词的意境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融入意境中进行体会赏析,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古诗词。
3.6引导学生诵读诗词,陶冶情感
古诗词在进行创作时诗人特别强调了古诗词的合辙押韵并且做好平仄搭配。
因此,古诗词在朗诵起来比较流畅。
通过大声地朗诵古诗词,人们的心情能够保持舒畅,让人们心旷神怡。
因此,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诗词,陶冶情感。
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教师需要将会小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停顿以及连贯的方式,从而表达出诗人创造古诗词时的真正情感。
通过朗读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真正含义,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潜力。
结语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理念,掌握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感,并全面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比较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余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