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学案1 (新版)新人
教版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拽(zhuài)寻觅(mì) 铁钳
..(qián)旗竿(gān )
愕然
..(è):形容吃惊。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擎.(qíng):举。
吆喝
..(yāo he):喊叫,用于叫卖东西、赶牲口等。
(二)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世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败落下来的小商人家庭,自幼敏而多慧,博览群书。
他追求科举进身,但屡遭挫折,直到嘉靖二十九年,四十多岁才补了个岁贡生。
到浙江长兴县当了长兴县丞。
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不惯官场的奸邪谄媚,尔虞我诈,和官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只干了两年就愤然弃职,拂袖而去,隐居家中,潜心收集民间传说和野史资料,决心写神话小说来与统治阶级抗争。
2课前导读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期,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净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八十一难的故事。
《西游记》着重表现了孙悟空斩妖除怪、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突出地表现了他在跟妖魔作斗争中显示出的坚强的斗争决心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如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将神魔与人的形象大胆地结合,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造型,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人物的活动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施展其超人的本领。
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像力。
本文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孙大圣大闹天宫后,玉帝派李天王率众天兵天将捉拿他,但都被他打败。
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来捉拿孙悟空,两人相遇,大斗变法。
课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两人相斗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齐天大圣大和二郎神的斗法经过,把握紧张而有趣的故事情节。
2.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对齐天大圣这个神话英雄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体会活泼诙谐的语言特色。
4、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本文选自名著《》第六回,作者是,代人。
第六回回目是,本文题目中“小圣”是,“大圣”是。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所叙述的孙悟空和二郎神两人的打斗,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孙悟空变禽鸟、游鱼、蛇等,二郎神相应的变作其来对付。
第二阶段:孙悟空变作,被二郎神识破,孙悟空使了法,逃跑了。
第三阶段:孙悟空去了,变作,二郎神赶回来,二人又缠斗起来。
(2)梳理孙大圣和二郎神斗法的经过,填写下表:
2、句段品读
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回答问题。
(1)孙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二郎神是如何识破他的?
(2)文章结尾说:“慌得那四大天王等众,提防愈紧。
”结合前文说说原因何在?
3、探究质疑
阅读原著,说说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斗,最后谁输了?为什么会这样?
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1西游记吴承恩明“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二郎神孙悟空(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克星土地庙隐身法灌口二郎神
(2)孙大圣: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
二郎神:饿鹰,大海鹤,鱼鹰儿,灰鹤,原身,原身
2、句段品读
(1)孙悟空七十二变,有一个困难,就是尾巴不好变。
他变成一座庙,把尾巴变作旗杆。
“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树在后面的。
断是这畜生弄喧。
”二郎神就从这尾巴上识破了孙悟空。
(2)大圣之前使了隐身法走出营围,所以他们要防止大圣再次突围逃脱,这从侧面衬托出大圣本领高强。
3、探究质疑
悟空输。
菩萨用净瓶助二郎神,老君用金刚套打中了猴王天灵,又被哮天犬咬了,
跌了一跤,被七圣一拥按住,用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也不能变化。
被押回天庭至斩妖台。
26 《小圣施威降大圣》学案
教学活动(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掣.棒抽身就走()(2)只情
..跑起()
(3)飞在树梢头钉.住()(4)飞将.去扑打()
(5 )径.来()(6)断是这畜生弄喧
..()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联系全文,说说孙悟空有什么性格特点,试举例分析。
2、句段品读
课文中描写打斗经过,所使用的语言,常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请细心品味,举出一两例加以分析。
3、探究质疑
“天马行空的想象,奇特大胆的夸张”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艺术特色,请结合选文或原著其他情节分析这一特色。
参考答案
(一)(1)抜、抽(2)尽情(3)固定(4)用于动词“飞”之后,无实意(5)直接(6)弄玄虚,耍花招
(二)
1、神通广大、顽劣滑稽、桀骜不驯、乐观豪爽。
例如:他与二郎神斗法,一会儿变作禽鸟,一会儿变作游鱼,一会儿变作水蛇,体现了他的神通广大;他变作一座土地庙,尾巴不好变,只好变作一旗杆竖在庙后面,不伦不类,被二郎神识破,体现他顽劣滑稽;最后还变作二郎神,占了人家的庙,点查香火,说:“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充分体现了他桀骜不驯、乐观豪爽。
2、示例:孙悟空变作二郎神,正一本正经地查看香火,二郎神赶回来,孙悟空被迫现形,却还有心思调笑:“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好像他真有意接替二郎神的位置似的。
3、参考示例:如写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的情节,斗法过程中孙悟空上天入水,变化多端,一会儿变成麻雀、鱼鹰儿、水蛇,一会儿又变成了土地庙,口似庙门,牙似门扇,舌头变成菩萨,眼睛变成窗棂却露出了尾巴,这些活灵活现的描写都体现出这些艺术特点,使得全书的描写显得妙趣横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