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名师伴你行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课件:1平面向量
名师伴你行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课件:1平面向量
高 考 真
量 a,b 满足A→B=2a,A→C=2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写
题
体 验
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专
①a 为单位向量;②b 为单位向量;③a⊥b;④b∥B→C;⑤(4a
题 限 时
热
点 考 向
+b)⊥B→C.
训 练
突
破
答案:①④⑤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专 题
限
热
B.|a-b|≤||a|-|b||
点
时 训 练
考 向
C.(a+b)2=|a+b|2
突
破
D.(a+b)·(a-b)=a2-b2
答案:B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解析:根据 a·b=|a||b|cos θ 及 cos θ≤1 知,|a·b|≤|a||b|,A 恒
考
t
向
突 破
P→B·P→C=(-4,1t -1)·(t-4,-1)=-4t-1t +17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4t+1t )+17≤-2 4+17=13.
考
真 题 体
当且仅当 4t=1t ,即 t=12时(负值舍去)取得最大值 13.
验
题
体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 a(a≠0) 与 b 共线当且仅当存在
验
专
唯一一个实数 λ,使 b=λa .
题 限
时
热 点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 e1,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
训 练
考 向
不共线向量 ,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a,有且只有一
突
破 对实数 λ1,λ2,使 a= λ1e1+λ2e2 ,其中 e1,e2 是一组基底.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变式训练]
高 考 真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设 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题
体 验
3C→D,则(
)
专
题
热
A.A→D=-31A→B+43A→C B.A→D=13A→B-34A→C
点
限 时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C.A→D=43A→B+31A→C
专
题
限
= 37-12cos α≤ 37+12=7,
时
热
点 考
当 cos α=-1,即 B 落在点(-1,0)处时,等号成立.
训 练
向
突 破
故|P→A+P→B+P→C|的最大值为 7.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4.(2015·安徽卷)△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向
外,向量作为工具与其他知识交汇命题的趋势增强,应予以关注.
时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9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考
真
题
体
验
专
题
热点考向突破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0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考向一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 |P→A+P→B+P→C|=|2P→O+O→B-O→P|
高 考 真
=|O→B-3O→P|
题
体
验
=
专 题
限
= 12+9×22-6×1×2cos∠POB
热
点 考
= 37-12cos∠POB
时 训 练
向
突 破
≤ 37+12=7,
当且仅当∠POB=180°时,等号成立,故|P→A+P→B+P→C|的最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2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规律方法
高
考 真
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先选择一组基
题
体 底,并运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将条件和结论表示成基底的线性
验
专
组合,再通过对比已知等式即可得 λ1,λ2 的值.
题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3页
体
验 |P→A+P→B+P→C|=|2P→O+P→B|≤2|P→O|+|P→B|,当 P,O,B 三点共线
专 题
限
热 点
时,等号成立,即当 B 落在点(-1,0)处时|P→A+P→B+P→C|取得最大
时 训 练
考
向 突
值,此时,
P→O=(-2,0),P→B=(-3,0),2|P→O|+|P→B|=2×2+3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考
真
题
体
验
专
题
热 点
⊳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篇
限 时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考
真
题
体
验
专
题
专题二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2.(2015·广东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四边形
高 考 真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1,-2),A→D =(2,1),则 A→D ·A→C =
题
体 验
(
)
专
A.5
B.4
题 限
时
热
C.3
点
D.2
训 练
考
向
答案:A
突
破
解析:由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知,A→C=A→B+A→D=(3,
D.A→D=43A→B-31A→C
答案:A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4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考
解析:A→D=A→C+C→D=A→C+13B→C=A→C+13(A→C-A→B)=43A→C-
真 题 体 验
13A→B=-13A→B+43A→C.故选 A.
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题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时 训 练
向 突 破
-12×2×2=-1≠0,故③错误;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7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 B→C=b,故④正确;
高
考 真 题
∵ (A→B+A→C)·(A→C-A→B)=A→C2-A→B2=4-4=0,
体
验
∴ (4a+b)⊥B→C,故⑤正确.
专 题
限
时
热 点
专
题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考
向
突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9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规律方法
高 考
求解几何图形中的数量积问题,通过对向量的分解转化成已
真
题 体
知向量的数量积计算是基本方法,但是如果建立合理的平面直角
验
坐标系,把数量积的计算转化成坐标运算也是一种较为简捷的方
专 题
限 时
热 点 考 向 突
=|aa|·|bb|=
x12x+1x2y+21 yx122y+2 y22.
训 练
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7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真题再现]
高 考
1.(2015·陕西卷)对任意平面向量 a,b,下列关系式中不恒
真
题 体
成立的是(
)
验
A.|a·b|≤|a||b|
破
=7,故|P→A+P→B+P→C|的最大值为 7.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2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考
真
题
体
验
专
题
限
时
热 点
训 练
考 向 突
解法二:同解法一,得|P→A+P→B+P→C|=|2P→O+P→B|.
破
又P→B=O→B-O→P,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3页
-1),故A→D·A→C=(2,1)·(3,-1)=5.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10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3.(2015·湖南卷)已知点 A,B,C 在圆 x2+y2=1 上运动,
高
考 真 题
且
AB⊥BC.若点
P
的坐标为(2,0),则|P→A+P→B+P→C|的最大值为
体
专 题 限 时
热 点
|AB| |AC|
训
练
考 向
最大值等于(
)
突
破
A.13
B.15
C.19
D.21
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10讲 第2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数学 ·理
高
[审题突破] 看到A→B⊥A→C,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
考
真
题 体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