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2016)

NT-proBNP(脑钠肽)临床意义(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2016)

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 (NT-proBNP)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New Industrie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其他 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9月26日第5个“世界心脏日”日内瓦公报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
因此,心衰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
心力衰竭增长的趋势
K. K. K. Ho et al. JACC, 1993 (Suppl A) 6A=13A US Census Bureau Projections
直链结构,不具有生物学活性,由肾脏清除
半衰期为90-120min,体外稳定
血液中浓度高(为BNP 15-20倍),血中浓度与心功能障碍程度呈正 相关 NT-proBNP水平不受体位、日常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存在日内或日 间的波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NT-proBNP的分泌调控
正常时:
• 来自心房,循环水平低
NT-proBNP是心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
心血管问题事件链
心肌梗死
冠脉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神经内分泌活化
猝死
心律失常 心肌丧失
心室 重构
冠状动脉病变
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NT-proBNP 释放
辅助判断
心室扩大
临床检测
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高血压,高脂血, 糖尿病,吸烟
避免
死亡
Dzau V et al. Am Heart J. 1991;121:1244.
利钠肽蛋白结构图
BNP是作为激素原合成的,称之为proBNP(BNP前 体)。在受到心肌细胞的刺激后(例如,心肌细胞 拉伸),proBNP在蛋白酶作用下裂解为无活性的 NT-proBNP和生物活性激素BNP。两种多肽都释放进 入血循环。
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
NT-proBNP
由心室分泌,通过心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是含76个氨基酸的多肽
NT-proBNP生物学特性
NT-proBNP的生物学特性
NT-proBNP 是心脏分泌的一类激素片段
心脏不仅具有血液输送功能,还是一个内分泌腺。目 前为止,已经确认有两种多肽可由由心脏分泌通过心 肌细胞拉伸进入血液循环。 它们分别是心钠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和脑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同属 利钠肽家族。ANP主要是由心房分泌,而BNP主要由心 室分泌。 两种激素的生理生化功能相互依赖。它们是平衡机体 水钠代谢和维持血压的主要调控因子。
400万人
无症状心衰
(800-1000万人)
发展到心衰的潜在危险因素 (5000-6000万人)
•高血压 •肾病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家族史
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临床 诊断指标的优越性
7
6
5
无症状心衰 症状性心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4.7
4
3 2 1.4 0 25-34 0 35-44 45-54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6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我国对42家医院1980、1990、2000年3个时段住院病历所做回顾性分析表 明,因心衰住院约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其中男性占56.7%, 平均年龄为63~67岁,60岁以上超过6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1、31.6和 21.8d。 心衰病种主要为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病。在这20年时间中, 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分别从36.8%、8.0%增至45.6%、12.9%,而风湿性心脏病 则从34.4%降至18.6%。 入院时的心功能都以III级居多(42.5%~43.7%),此种住院患者基本为慢 性心衰的急性加重。
发生心脏病变时: • 基因水平,爆发式合成
• 心室细胞发生表型修饰并二次表达某些胎儿基因,使心 室成为NT-proBNP重要来源,转而导致血NT-proBNP 水平显著增高 • 心室容量改变以及室壁张力的增加是影响NT-proBNP 分泌的关键 • 心肌缺血缺氧也能刺激NT-proBNP的产生。其他因素 还包括心率增快、血管收缩、抗利尿作用、心肌肥厚和 细胞增生等
NT-proBNP与心力衰竭
NT-proBNP检测对于诊断和防治心力衰竭,有很重要的意义
NT-proBNP主要是由心肌壁受压后心室应答释放 ——对心功能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 血中的浓度与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更客观地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 在血液标本中结果更稳定 ——在常规检测条件下,NT-proBNP的定量结果 能提供可靠,且具有良好重复性的临床信息 心衰晚期 40万人 有症状心衰
3.9 2.7
0.8
3.7
早期/轻度心衰往往没有心室结构的改变,症 状也不明显。
• 无症状性心衰在临床上占很大比例。
• 超声心动图检查往往还不能发现心室的改变。
1.3
1
0
传统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存在误诊率。
估计中国内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脑卒中现患700万人,其中2/3有程 度不同的残疾或者丧失劳动力。
中国每年新发生心肌梗死50万人,心肌梗死现患200万人,其中1/2丧失 劳动力。 中国至少有心力衰竭患者420万人,还有肺心病患者500万,风心病患者 250万。中国每年新发先心病20万人,先心病现患200万人。 1990~2005年,中国农村局面心血管病死亡率波动160-240人/10万人, 城市居民为210-240人/10万人,居死因构成首位。估计每年全国心血管 病死亡300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3.
临床应用
NT-proBNP与心血管疾病的
临床诊断、指导治疗、预后分析
NT-proBNP的临床应用
• • • • • • • 早期发现心力衰竭病人 心衰患者的危险度分级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心衰患者的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 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后评估 心外科手术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监测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