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历史题研究
高考命题之“道” 与备考之“术”
第一部分:高考全国卷命题 之“道” ——高考概况及近三年全 国高考新课标历史试卷Ⅰ、 Ⅱ研究
简单介绍高考命题概况
高考命题指导目标
考试测量的试题应该有三个命制 目标:一个是命题的立意,即试题要 有一定的主题思想;一个是能力考查 的目标;一个是通过作答使认识得到 提升,也就是使考试测量本身成为再 教育的过程。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 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
——杨宁一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具体到历史学科,它所呈现的历史素 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 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 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 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 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 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
什么是历史素养?
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 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 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 综合反映。
2014年中国古代皇帝以“天子”自居举行 祭天大典与百姓官员祭祖的关系,唐代儒 学的政治地位稳固,宋明理学“存天理, 灭人欲”,清初海禁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 的优势地位,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 固,康梁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问题,中国 现代“一五”计划工农业发展战略问题, 古代雅典的公民个人自由问题,美国1787 年宪法的天赋人权原则,苏联的新经济政 策,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问 题等等,
间;二卷0.50-0.52之间。实际上有些 年份、有些试题二卷也不容易。河北省 为例,2012年平均分41.6、14年43.6。 14年41分
2.试题特点
总得来说:“考查基础、注重能力、 关注热点、材料灵活” 考查内容:依托主干知识,基本概 念,考查教材主干知识或与教材主 干知识相关的历史课程知识。结果 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通过作答 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3.试题考查目标来看 强调能力: 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提炼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批判思维能力、分析概括比较的能力、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综合: 中外相连、古今贯通。
例如40题材料解析题,涉及中国史、世 界史、科技史等相关知识内容。阅读量 较大,思维跨度较大。在材料的选择和 问题的设置上,将中外两相对比,对比 中国古代和世界近代两位科学家科技成 果不同命运并分析其原因,体现新课改 的精神和宗旨,重点考察考生的概括总 结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应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5年选择题涉及的有中国古代战国时期 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汉代的外戚干政, 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近代中国自给 自足的小农经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格 局,抗日战争时期的防御作战战略,古代 罗马的法律,近代英国的君主立宪,20世 纪8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等等,这 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 题用主干知识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 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1)描述历史现象(构成因素完整) (2)概括特征,认识事物的本质,分析原因、影响 (3)比较异同,阐释事物发展规律(纵向发展;横向 总体)
9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3.运用学科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 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 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 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 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 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 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论证、评价历史问题(归纳;演绎)、评价历史人物 • 归纳的逻辑——由事实到结论 • 判断具体事物的领域、价值;比较事物的共同点 2.评论历史观点 3.提出不同看法——独立思考(创新)
10
研读近三年高考试题悟命题之“道”
1.从试卷结构和知识结构 试卷结构: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客 观题占48分,主观题52分。
7.(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0)1933 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 、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 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 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 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如40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 近代儒家思想的演变等知识内容。阅读量 不大,但思维跨度较大,特别是康有为的 思想部分,大家平时接触较少。在材料的 选择和问题的设置上,从先秦到中国近代, 孔孟儒学、汉代儒学、唐代儒学、宋代理 学、康有为儒学,几千年的发展在一道题 中呈现出来。
4.试题呈现方式:文字、图片、图 标目录等灵活多变 ——无材料,不命题;体现了“论 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研究的 基本原则
它的表现形式是,能够从历 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 个性的心理品质。
历史素养
——吴伟西安讲座: 《历史学科素养与历史能力》
突出体现了四大能力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新材料新情景),调动和 运用知识(基础知识活学活用)、描述和阐 释食物(学科语言规范准确,史论结合)、 论证和探讨问题(比较、分析、概括等,学 科认识客观辩证、全面深刻,并有正确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5.试题题型特点 选择题 与教材联系紧密,同时保持陌生感 类型:形式上除了去年2013年有一道组合式选择 题,其余都是单蹦题 从答题方向关键词来划分 概念型 、 比较型、判断型、推理型、程度型、 因果型、 排序型、评价型、阶段特征型、史学 研究型、文化常识型 选项中有俩个区分度差,容易错误
6.(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9) 《申报》“ 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 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 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 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设计包括古代中国、 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希腊和罗马、近代世界、近代中国、 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
题型结构:
24-35题,12道选择题和40、41大题、 从45—48(改革、思想、战争与和 平、人物评价)中选取一道题。40 题就是概括、比较、分析题。41题 年年变。41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 考查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选修 题除战争与和平外考查课本外的与 必修有关的知识点。
7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2.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
(1)建立设问与所学知识的链接 (2)运用学科知识、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8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3.辩证地、历史的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描述与阐释。
四大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2.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1)审题 (2)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3)解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概括本质特点 •判断材料反映的史实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 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 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 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 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14年41题的目录题、2015年卷Ⅰ41题、卷 Ⅱ41题节日图表等
学术热点和社会热点切入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 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 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各部分分值和排列顺序 历史100分。
选择题48分,40题25分、41题12分、选 修题15分,共52分。从必修来看中国古 代、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分值比例尽 量平均。尤其是2014、15年历史题。选 择题每个部分16分。尽量均衡,但不牺 牲好题为原则。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史高 大上了。
排列顺序: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 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三模块 不分彼此杂糅在一起。专题学习, 通史复习。 试卷难度:一卷难度系数0.48-0.50之
5、高考试题的切入点(高考立意) 周年切入 (2012年)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 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 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 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1.(2015·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34)1935 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 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 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 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