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美教育思潮。ppt
影响与评价
• 永恒主义教育一般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 的对立面而引起人们注意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并没 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却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教 育倾向。尽管永恒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都主张传统 教育,但是它在许多方面却攻击了要素主义教育。相比 之下,虽然永恒主义教育与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有着一些 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作为一种 教育哲学思想,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的影 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并不大,主要限于大学 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由于永恒主义教育用 复古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上,因此遭到了 许多人的批判。
七、结构主义教育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是一 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 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 心理学为基础的。 •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主要理论
• (1)注重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 (2)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 (3)提倡广泛使用与结构课程相适应的“发 现 法”。 • (4)教师是结构教学的主要辅助者。
主要观点
•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目 的。 • (3)把行为科学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 。 •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 (5)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劝说教育。
影响与评价
• 就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主张来说,它 是实用主义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中的继续。其他 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也抓住这一点对它进行批判。 改造主义教育批判了与它同一时期出现的要素主 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但又包括了它们所阐述 的教育观点并结合到自己的模式里去。连布拉梅 尔德本人也承认“改造主义无疑地具有折衷主义 性质”。在50年代时.改造主义教育虽然在教育理 论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教育实际中的影响并不 大。60年代后,改造上义教育开始受到冷落。
十、人本化教育
• 人本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一种 现代教育思潮。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应用。人 本化教育试图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 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它的兴起直接起因于 对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主知主义”教育的批判。 1962年,美国管理和课程发展协会年鉴发表了题为 《理解,行为,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焦点》的专 题文章,阐述了人本化教育理论。 •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 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等。
主要理论
• (1)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 • (2)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 • (3)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
影响与评价
• 终身教育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后, 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 命。“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一个学习化 社会的象征。尽管如何按照终身教育理论 对教育进行总体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但是, 旨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 会关心”的终身教育理论和模式必将会改 变世界教育的面貌。
主要理论观点
• (1)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完 成”。 • (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 (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 • (4)反对团体教学的方法 。 • (5)教师的责任是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我 完成”。
影响与评价
•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 了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的观点, 其中有一些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强调 个性的发展、主张教育应该为每一个人的 发展提供机会以及提倡积极的师生关系等。 应该说,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对欧美国家的青 年学生影响很大,但是,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 影响是有限的。由于存在主义教育本身存 在的消极因素,致使它在20世纪70年代后逐 渐衰落下去。
影响与评价
• 分析教育哲学对现代欧美教育理论的影响主要是 引起教育理论研究者重视语言和逻辑分析在表述 教育概念或命题中的作用,对在教育理论中严格地、 正确地使用各种教育术语和概念无疑是有帮助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索尔蒂斯已要求把传统的研究 视野与现代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但是,由于分析 教育哲学夸大分析哲学方法的作用,因此,就有可能 把教育理论的一些根本问题淹没在空泛的、繁琐 的字句分析之中。还应该指出,分析教育哲学对教 育工作实践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 义为其哲学基础的教育理论。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形成。 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存在主义的始 祖是丹麦的基督教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它 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法国的 萨特和马塞尔以及奥地利的布贝尔等。存在主义哲学的 基本论点就是萨特提出的著名格言:“存在先于本质。” 它强调把人的“自我意识”作为“第一原理”,以唤醒 人对他自己个人的认识;人生来就是自由的主体,并自由 地为自己作出人生的选择。所以,全部哲学的核心就是 有思想和有感情的人。 • 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尼勒把存在主义应用于教育 理论,形成了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 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 • 创始人:比利时哲学家梅尔西埃1980年发 表《十九世纪哲学总结 》
主要理论观点
• (1)神性是教育的最高原则。 •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 用的公民。 • (3)学校课程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 • (4)教育应该处在教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六、新行为主义教育
• 新行为主义教育也是一种比较有影响的现代欧美 教育思潮。它是新行为主义这一现代心理学思想 在教育理论上的具体应用。新行为主义是由行为 主义发展而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托尔曼、 赫尔和斯金钠纳和加涅等。新行为主义强调组成 行为的目的,试图解决包括一切心理现象的复杂的 行为问题;主张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用行为来解释, 而一切行为都是由外界引起和受外界控制的。 • 在新行为主义者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影响最大 的是斯金纳 。
当代欧美十大教育思潮
张新悦
• 随着20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 发展以及哲学思想的变化,特别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在欧美国家中先后出现了一 些新的教育思潮,对教育的理论或实际问 题作出各自的阐述。十大教育思潮,即改 造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 育、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 育哲学、终身教育、人本化教育等
主要理论观点
• (1)教育是按照“刺激———反应———强 化”的程序进行的。 • (2)学生的行为可以由外界引起和受外界的 控制。 • (3)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用教学机来强化。 • (4)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 的对象。
影响与评价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新行为主义教育也有助 于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应该看到,即使在新 行为主义教育盛极一时的时候,就有人对程 序教学和教学机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 认为成千上万的儿童每天在成千上万个房 间里跟成千上万架机器打交道中消磨时间 是一个可怕的前景,有人认为花钱费时的程 序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应用是困难 的。
影响与评价
• 由于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口号下,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也注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其他教育思 想的营养,因此,它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学校里, 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学校里曾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但作为一种提倡宗教教育的教育思 潮,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存在着连它自己也难 以自圆其说的矛盾,而必然陷入了窘境。
五、存在主义教育
九、终身教育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终身教育是一种在国际上 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 生于法国,60年代后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196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 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上,法国 教育家朗格朗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 报告。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终身教育”走向世界 的开始。 •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和活动家朗 格朗。
二、要素主义教育
• 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 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到50一60 年代中期成为了一种势力很大和影响很广的教育 思潮。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 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 • 代表人物:巴格莱 1938年发表《一个要素主义 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领》。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后, 为适应与苏联争霸的需要,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 教育界逐步占据优势。
影响与评价
• 20世纪50—60年代,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引起了人们 的极大兴趣。它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 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 并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现代西方课程论 影响很大。由于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 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的对策,因此,它成为了 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 但是,结构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带有片面性,有的想 法也过于天真和理想主义,致使课程和教材的改革 偏难。然而应该指出,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的关 于认知发展阶段以及与教育的关系理论,至今仍是 一个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理论。
一、改造主义教育
• 改造主义教育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 “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已成 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潮。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中,改造主义教育以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 而著称。 •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布拉梅尔德 • “改造”一词大致包含着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认 为改造主义教育是适应“改造的时代”的新的 教育理论,二是强调把“改造社会”作为教育 的根本目标,三是提出改造主义教育的使命是 对过去的教育理论的缺陷进行“改造”。
• 受语义分析学影响而形成的分析教育哲学 的特点:一是把教育概念的普通语言应用作 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以索尔蒂斯为代表;二是 把教育概念的逻辑前提作为分析的主要对 象,则以彼得斯为代表。 • 注意正确使用教育的语言,应该作为认真地 进行教育哲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在论述 教育问题时,应该尽量使语言合乎逻辑、明 白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