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课堂PPT)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课堂PPT)
➢ 在文化遗产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要素是 “知识的基本核心”,教育的任务在于使这种 文化要素“在每一个新生代中再现出来”。因 此,以间接经验为主的、预先规定的教材在教 育过程中占有中心位置。
11
➢ 向学生传授教材必须通过一门门的学科系统来 传授各种知识。必须建立一套连贯与系统的课 程体系。特别重视数学、自然科学与外语等 “新三艺”学科。
1.内容: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几乎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 极强化的结果,因此任何行为都是能够设计、塑造 和改变的。教育和教学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实施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积极反应、 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
8
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 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2.评价: 新行为主义教育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为
1938年在美国成立“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 员会”,代表人物:巴格莱《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 教育的纲领》、科南特
哲学依据:唯心主义的实在主义哲学观和唯心主义 的理论主义哲学观。
10
(二)内容
重建严格的学术标准,加强对学生的严格训练 (心智训练)
教育过程的核心应是吸收预先规定的教材,必 须重新考虑学科设置与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概况 改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
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 50年代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改造的要义 把改造社会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改造不适合当代要求的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
4
(二)内容
1.前提:
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文化危机时代,要求用 教育来解救时代的危机,建立社会新秩序。
13
▪ 要素主义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论和策略受到美国政府
的重视,其中一些被采纳为国家教育政策。
▪ 要素主义在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
▪ 要素教育理论片面强调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的实践活
动,偏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教师的传授,不重学 生对教师、教材的反馈作用,以及带有反动政治倾向 的天才教育主张等也给当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带来 新的矛盾,逐渐引起社会的不满。70年代以后,要 素派教育也被贬称为新保守主义的“铜墙铁壁”式的
2
三派教育理论
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要求恢复传统教育 原则的理论: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 主义等。 继承并发展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改造主义 50年代以后产生并广为流行的新的教育哲学: 存在主义、分析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人文主 义教育等。
3
一、改造主义教育(Reconstructionism Education)
但由于它的历史唯心主义性质和资产阶级性的 制约,从其教育实践来看,并不能反映教育发 展的实际,也不能解救所谓的时代危机。由于 与美国的社会性质不合,在美国教育实践中影 响不大。
7
二、新行为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的一 种较有影响的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 的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等。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教育家忽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
本质差别,把人类的学习归结为操作性条件作 用,明显具有机械主义的特征,从而受到人们 的批评。
9
三、要素主义教育(Essentialism Education)
(一)概况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 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青年人必须学习的文化 与知识要素,同时也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 内容、原则、方法等也是现代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 的要素。
►开展天才教育 ►重申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
12
(三)评价
►要素主义从反对进步主义教育出发,重新论证 与宣传传统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这是由美国 现代资产阶级在国内、国际间的经济实力竞争 与人才、教育竞争所决定的,也是由现代科学 技术发展和军事需要所决定的。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影 响。
情),认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到处适合的、永恒不 变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永恒的人性,教育的基础是永恒 不变的“实在”所构成的永恒知识和伦理原则。 15
重视给学生以系统知识的传授,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 重视完备的课程体系,提出一个几乎“包括人类知识
总和”的课程体系,永恒的古典学科、经典著作应该 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使他们从中认识到世界 的永恒性,并发展他们的理性。 强调教师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倡通过教 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最重要的方法应是能启发学生抽象思 维能力发展的方法。
用行为科学的新成就来改造教育。
2.内容:
教育应具有改造社会的大目标。具体表现为 建设“新文化”,创建“世界秩序”和培植 “社会同意”。
论述了制定课程和选取教育方法的新原则
➢ 课程的选择与社会文化的改造和发展有内在 联系
5
➢ 课程中应体现价值论的灌输,即在哲学上对道 德的、审美的与政治的共同价值标准的研究, 课程应能促进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和群体的理解, 帮助他们了解阶级之间与国家之间的权力结构 或权力斗争等。
第十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存在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 结构主义教育 分析教育哲学 终身教育思潮 现代人文主义思潮
1
时代背景
• 二战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关 系也出现了新的形势。
• 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重要工具的教育,也产 生了重大变化与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同 时,也出现了重新论证教育理论的高潮。
14
教育。
四、永恒主义教育(Perennialism Education)
1.概况: 永恒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作为进步主义教育思
潮的对立面出现的,具有传统教育特色。 哲学基础:古典实在论 代表人物:赫钦斯、艾德勒、阿兰、利文斯通 2.内容: 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不变的人性(理性、意志、感
➢ 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编制课程
对教师作用与师生关系问题上的见解
➢ 教师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职责在于对学生进 行说服教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相互探讨、要抹杀资本主义社会的 阶级实质,通过教育用阶级合作的观念来重建 一种所谓的社会新秩序,从而解救被认为是当 代最大的文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