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动物营养基础作业1一、填空:1.饲料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2.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
3.物理消化的主要部位是(口腔)和(胃);化学消化的主要部位是(肝)和(胰腺);反刍家畜的微生物消化部位主要是在_瘤胃,草食家畜的微生物消化部位是_大肠。
4.饲料中养分被动物吸收的机理可分为被动转运过程、主动转运过程、胞饮吸收。
5.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粗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酸)构成的。
6.蛋白质过量可造成肾和肝脏两个器官的负担加重,甚至出现疾病。
7.对于单胃家畜而言,下列情况下需要几种必需氨基酸:成年动物8种,生长家畜10种、雏鸡11种。
8.生长家畜的十种必需氨基酸为: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
P189.日粮的氨基酸平衡是指日粮中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特定需要量相平衡。
P19 10.玉米—豆粕型日粮中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_赖氨酸。
P1911.某些氨基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主要表现在(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相互关系上。
12.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可划分为:(瘤胃降解蛋白质)(微生物蛋白质)(未降解蛋白质)。
13.反刍动物日粮添加尿素时,要求日粮粗蛋白水平为_________,尿素添加量为日粮总氮量的______。
14.对于高产反刍动物而言,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
15.保护瘤胃蛋白质不受分解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
16.碳水化合物是由无氮浸出和粗纤维组成的。
17.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肝、肌肉中的糖元以及乳中的乳糖。
18.猪饲粮中粗纤维的适宜水平为4%—8%,鸡饲粮中粗纤维的适宜水平为3%—5%。
19.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粗纤维进行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酸、丙酸、丁酸,这些物质的总称为挥发性脂肪酸。
20.被反刍动物瘤胃壁吸收进入肝脏的挥发性脂肪中,丙酸参与葡萄糖代谢,丁酸转换为乙酸,乙酸可参与三羧酸循环,同时部分乙酸还可被输送到乳腺,合成乳脂肪。
21.奶牛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日粮干物质的_ 50% _。
二、问答题:1.植物性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是如何划分的?通过实验分析,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根据常规饲料分析,我们可将饲料中的化学成分划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天氮浸出物,前五项是直接测定出来的,而天氮浸出物是由饲料总样本减去上面五种成分的含量后得出的.2.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因素是什么?饲料来源,产地,加工过程,加工方法,加工贮藏时间,配方等3.动物体与植物体营养成分上有哪些区别?含营养成分相同:水,蛋白质,脂肪,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灰分每种营养成分含量不同变化规律不同4.动物的消化方式有哪些?各种消化方式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动物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微生物消化物理消化是靠咀嚼器官和消化器官的肌肉运动把饲料磨碎,混合并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化学消化主要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使饲料中分子结构复杂的营养物质分解成为比较简单的物质.微生物消化主要靠消化道中微生物发酵分解饲料中营养物质,这在反刍动物消化中具有重要作用.5.饲料中的能量在动物体内是如何转化的? 92页6.研究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规律,对畜牧生产有何指导作用?95页7.蛋白质、氨基酸有哪些重要的生理功能?答:蛋白质重要生理功能:①它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③它是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④它可能和转化为糖和脂肪氨基酸重要生理功能:①合成体组织蛋白②分解功能③免疫功能;④影响蛋白质的周转⑤特殊调控作用8.蛋白质不足可造成哪些后果?9.单胃动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主要靠消化道分泌的蛋白酶消化分解的,吸收氨基酸的主场所在小肠.10.在蛋白质营养中,为什么要划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为什么强调限制性氨基酸?答:(1)因为蛋白质品质优劣是由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数量与比例衡量的.蛋白质的品质越好,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程度越好,动物生长发育及生产所需要的氨基酸中,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需要饲料直接提供,因此又把氨基酸分为必需和非必需.(2)因为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低于动物需要量,由于它们的不足就会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利用,所以要强调限制性氨基酸。
11.蛋白质饲料紧缺是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哪些措施提高现有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97页12.反刍动物瘤胃是如何消化饲料蛋白质的?其消化产物各自的去向是哪里?答:反刍动物瘤胃中瘤胃细菌可将饲料中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和氨,非蛋白质也被降解为氨,氨基酸和氨被微生物利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微生物蛋白质进入皱胃和小肠被消化吸收为氨基酸而被吸收利用.13.反刍动物为什么可以利用饲料中的氨化物,(以尿素为例)说明机制?21-22页14.如何提高反刍动物对日粮氨化物的利用率(如何防止尿素类引起的反刍动物氨中毒)?22页15.单胃畜禽是如何消化吸收无氮浸出物的?30页:无氮浸出物经水解产生的单糖,大部分由小肠壁吸收,经血液输送至肝脏.16.影响动物对饲粮粗纤维利用率的因素是什么?34-35页17.粗纤维有哪些生理功能?无氮浸出物有何生理功能?答:粗纤维的生理功能:①.粗纤维不易消化,吸收水量大,起到填充胃肠道的作用.②.粗纤维对动物肠粘膜有一种刺激作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排泄.③.粗纤维对反刍动物和子属动物,在瘤胃和盲肠中经发酵形成的挥发性脂肪酸,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三、选择题1.新生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为( C )。
A.主动吸收 B。
被动吸收 C。
胞饮吸收2.可为动物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为( C )。
A.维生素 B。
矿物质 C。
碳水化合物3.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 )。
A.蛋氨酸 B。
色氨酸 C。
赖氨酸4.动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种类组成的区别在于( B )。
A.动植物体碳水化合物含量极少且不含粗纤维.B.植物体含少量碳水化合物,但其中一部分为粗纤维。
C.植物体含大量碳水化合物,但不含有粗纤维四、判断题(判断正误,并改错)1.各种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均为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及微生物消化的综合结果。
2.新生动物与其它动物在养分吸收机理上的最大区别表现在主动吸收上。
3.各种营养物质均能为动物提供能量。
×改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均能为动物提供能量。
4.单胃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好坏直接影响动物体蛋白质品质。
5.单胃动物粪便中所含蛋白质来源于饲料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
6.对于动物而言,在其养分代谢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7.各种动物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
×8.饲料蛋白质品质良好就是指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改正:饲料蛋白质品质良好就是指饲料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与比例较理想,有利于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
9.饲粮氨基酸平衡是指饲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数量与动物最佳生产水平的需要相平衡。
×改正:饲粮氨基酸平衡是指饲粮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在数量上和比例上与动物最佳生产水平的需要相平衡。
10.蛋白质饲料只为动物提供蛋白质营养。
×11.单胃动物可很好地利用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12.饲料蛋白质品质可直接影响反刍动物体蛋白质的组成。
13.食入N=粪N+尿N,这一公式表示体蛋白处于动态平衡。
14.饲料中粗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最终被分解为氨后,氨只能在瘤胃内被微生物用于合成菌体蛋白。
15.粗纤维是一类难于被消化道酶类消化的物质,因此对动物而言,粗纤维无任何营养作用,只能降低其它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五、计算题1Kg饲料中含有25g粗蛋白质,问1kg饲料中含多少克氮?答:∵N×6.25=CP∴N=25/6.25=4(克)动物营养基础作业2一、填空1.脂肪的化学特性是水解、氧化、氢化。
动植物常温下其形态分别为固体状态和液体状态__,其原因是__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动物油脂。
2.饲料中脂肪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可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其中大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经细菌_氢化作用_转变为饱和脂肪酸。
3.按照体内含量的多少,矿物质元素可划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4.主要的常量元素_7_种,它们是钙、磷、钾、钠、镁、硫、氯。
5.请写出五种主要的微量元素铁、铜、钼、钴、锰。
6.写出下列动物微量元素的典型或主要缺乏症:仔猪缺铁贫血,羔羊缺铜摆腰症,雏鸡缺硒渗出性素质,动物缺硒白肌病,犊牛、羔羊缺锌侏儒症,生长鸡缺锰滑腱症,动物缺碘呆小症。
7.动物缺锌会引起上皮、繁殖、免疫‘视觉、骨骼等主要系统的病变。
8.VD3是由动物体中的7-去氢胆固醇经紫外照射转化而来;VD2是由植物体_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照射转化而来,对于家禽而言,两者的生物学活性VD3大于VD2。
9.缺乏时可引起动物佝偻病的营养素有钙、磷、 VD 。
10.缺乏时可引起鸡出现骨骼异常的主要营养元素有 VD 、钙、磷、铜、锰。
11.应激状态下,动物日粮中需添加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6、生物素。
12.与动物免疫机能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维生素B3 、维生素B6 、维生素E 、维生素C 、叶酸。
13.在抗氧化作用方面起协同作用的营养素为硒和维生素E_,防止动物出现贫血症的微量元素有铁、铜、钴,维生素有维生素B12、维生素B11。
14.写出下列维生素的主要缺乏症或典型缺乏症:雏鸡的VB1缺乏症脑软化,雏鸡的VB2缺乏症曲爪麻痹症,猪的泛酸缺乏症运动失调,动物的叶酸、VB12缺乏症,贫血。
15.动物体内水分减少1-2%_时,食欲减退,尿量减少8%时,食欲丧失,理化机能减弱,免疫力下降;体内水分减少20%时,动物会出现死亡。
16.动物体内水分的来源途径饮水、饲料水、代谢水;动物体内水分排泄途径为_粪尿、肺、皮肤。
17.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动物种类、品种、年龄、生产性能、饲料、日粮成分,环境因素。
二、问答题1.脂肪的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脂类是构成动物体组织的重要成分.(2)脂类是动物体能量的重要原料.(3)脂类提供幼龄动物正常生长和健康需要的必需脂肪酸.(4)脂类是脂空性维素的容剂.(5)脂类是动物产品的组成成分.(6)脂肪对动物具有保护作用.2.必需脂肪酸有哪些生理功能?当必需脂肪酸缺乏时,可产生哪些不良后果?答:(1)必需脂肪酸是动物体细胞膜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参与磷脂合成,并以磷脂形式出现在线抗体和细胞中.当必须脂肪酸缺乏时,皮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强.行细血管变得脆弱和通透性增高,而引起皮肤病变,水肿和边下出血,出现角质鳞片.3.饲料脂肪是否影响畜体脂肪组成,为什么?是4.钙、磷各有哪些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是什么?50页5.哪些畜禽对食盐过量比较敏感,其中毒症状是什么?生产中应注意什么问题?53页6.微量元素铁与铜、钴之间的协同作用表现在哪方面?各自缺乏会出现什么症状?56-58页7.在养猪生产中为什么新生仔猪易患缺铁性贫血症?如何预防?56页8.微量元素硒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症是什么?为什么硒添加剂易引起中毒?预防措施是什么?589.为什么在集约化畜牧生产实践中各种动物饲粮中必须要添加维生素?63页10.维生素A、E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症是什么?68\71页11.维生素营养与其它营养素的营养功能有何不同?其基本特征是什么?63-64页三、选择题:1.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反刍家畜的瘤胃内可转化为饱和脂肪酸,这是因为脂肪酸发生了(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