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及其性质讲义1(题)
x2 y 2 1 所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求直线 l 的方程. 36 9
例 9 已知椭圆 4 x2 y 2 1 及直线 y x m .
(1)当 m 为何值时,直线与椭圆有公共点? (2)若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为
2 10 ,求直线的方程. 5
例 10 已知椭圆
x2 y 2 1, 2
( A、 )
1 1 1 倍 B、 倍 C、 倍 D、7 倍 7 5 4 2 2 x y 1 的弦被点(4,2)平分,则这条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10、如果椭圆 36 9 A、 x 2 y 0 B、 x 2 y 4 0 C、 2 x 3 y 12 0 D、 x 2 y 8 0
B. ex0 a C. a ex0 D. ex0 a
例 4 已知 F1 、 F2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 F1 且与椭圆长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 A、B 两点,若 ABF2 是正三角形,
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A.
3 3
B.
2 3
C.
2 2
D.
3 2
)
例 5 若椭圆经过原点,且焦点为 F1(1,0) ,F2(3,0) ,则其离心率为 ( 3 2 1 1 A. B. C. D. 4 3 2 4
7 时,求椭圆的离心率 e 的取值 2
1 x2 y 2 1 的离心率为 ,则 m =( 2 2 m 3 2
C.
).
B.
8 3
D.
2 3
)
0 2.设 F 1 、 F2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椭圆上存在点 P,使 F 1PF 2 120 ,则椭圆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A. [
3 ,1) 2
2
[补例练习] 1、已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离心率 e
2 ,短轴长为 8 5 ,求椭圆的方程. 3
)
x2 y 2 1 的左、右焦点是 F1 、 F2 ,P 是椭圆上一点,若 PF1 3 PF2 ,则 P 点到左准线的距离是( 2、椭圆 4 3
A.2 B.4 C.6 D.8 )
3、设 F1、F2 为椭圆 A.
x2 y 2 1 的焦点,P 是椭圆上的点, PF1 PF2 =5,则 cos F1PF2 等于( 8 4
1 10
C.
3 5
B.
1 10
D.
3 5
)
4、设 F2 是椭圆 A. a ex0 ⑵求离心率:
x2 y 2 1(a b 0) 的右焦点,P( x0 , y0 )是椭圆上的点,则 PF2 =( a 2 b2
顶点 几何 性质 范围 对称性
B1 0, b , B2 0, b ; x ≤a , y ≤b ;
关于 x , y 轴均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a, b, c 的关系
c a 2 b2
1
数学组 4、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高中数学
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元后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判别式:当Δ =0 时,直线与椭圆相 切;当Δ >0 时,直线与椭圆相交;当Δ <0 时,直线与椭圆相离. 焦点弦长公式:直线与椭圆方程相交通过联立方程应用韦达定理来求解得:
例 6 如图 43-3,B( c, 0 ) ,C( c, 0 ) , AH BC ,垂足为 H,且 BH 3HC .
(1)若 AB AC =0,求以 B、C 为焦点并且经过点 A 的椭圆的离心率;
3
数学组
高中数学
(2)D 分有向线段 AB 的比为 ,A、D 同在以 B、C 为焦点的椭圆上,当 5 范围. [补例练习] 1.若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A. 3
定义
标 准 方 程
x2 y 2 椭圆 C1 : 2 2 1 ( a b 0 ); a b
焦点坐标
y 2 x2 椭圆 C2 : 2 2 1 ( a b 0 ); a b
F1 c,0 , F2 c,0 A1 a,0 , A2 a,0 ;
F1 0, c , F2 0, c A1 0, a , A2 0, a ; B1 b,0 , B2 b,0 ; x ≤b , y ≤a ;
B、8 C、5 )
x2 y 2 B. 1 25 9 D. x2 y 2 1 (y 0) 25 9
4、椭圆
A、5 或 3
D、6 )
5.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 8,离心率是
3 ,则此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4
B.
A.
x2 y 2 1 16 9 x2 y 2 1 16 7
x2 y 2 y 2 x2 1或 1 16 9 16 9 x2 y 2 y 2 x2 1或 1 16 7 16 7
B. 3 C. 7
2
5
D. 4
数学组 高中数学 8、椭圆的短轴长,焦距长,长轴长组成等差数列,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
A.
3 3
B.
4 5
C.
3 5
D.
3 2
y 2 x2 1 的焦点为 F1 和 F2 ,点 P 在椭圆上,如果线段 PF1 的中点在 x 轴上,那么 | PF2 | 是 | PF1 | 的 9、椭圆 12 3
2
5.
椭圆上的点与两焦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S b tan 通径长 MN
2
.
6.
2b 2 (其中 MN 是通过焦点 F (或 F2 ) 且与长轴垂直的弦). 1 a
2
数学组
高中数学
二、典型例题及针对练习
例 1 已知椭圆方程
x2 y 2 1 a b 0 , 长轴端点为 A1, A2, 焦点为 F1, F2, P 是椭圆上一点, 求: F1PF2 . a 2 b2
B. (
3 ,1) 2
C. (0,
3 ) 2
D. (0,
3 ] 2
3.点 P(-3,1)在椭圆
x2 y 2 1(a b 0) 的左准线上,过点 P 且方向为 a (2, 5) 的光线,经直线 y 2 反射 a 2 b2
) C.
后通过椭圆的左焦点,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为( A.
.
6、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设点 P x0,y0 ,椭圆方程为
x2 y 2 1 ,则: a 2 b2
1 P在椭圆外 PF1 PF2 2a 2 2 x0 y0 2 1 1 P在椭圆上 PF1 PF2 2a (其中 F1、F2 为椭圆焦点). 2 a b 1 P在椭圆内 PF PF 2a 1 2
(1)求过点 P , 且被 P 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4
1 1 2 2
数学组 (2)求斜率为 2 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 (3)过 A 2, 1 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高中数学
(4)椭圆上有两点 P、Q,O 为原点,且有直线 OP、OQ 斜率满足 kOP kOQ
. F1 PF2 的面积(用 a、b、 表示) ⑴求椭圆方程:
例 2 已知椭圆 mx2 3 y 2 6m 0 的一个焦点为(0,2)求 m 的值. 例 3 已知动圆 P 过定点 A 3, 0 ,并且在定圆 B: x 3 y 2 64 的内部与其相内切,求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
7、常用结论:
x0 x y0 y x2 y 2 2 1. 2 1 上,则过 P 0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2 a2 b a b 2 2 x y 2. 若 P 0 ( x0 , y0 ) 在椭圆 2 2 1 外 ,则过 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P1、P2,则切点弦 P1P2 的直线方程是 a b x0 x y0 y 2 1. a2 b
AB 1 k 2 x1 x2 ;
若 y1 , y2 分别为 A、B 的纵坐标,则 AB 1 ( ) 5、椭圆的参数方程: (补充)
1 k
2
y1 y2 .
x2 y 2 1 ( a b 0 )的参数方程为: a 2 b2
( 表示离心角) 如:
x2 y 2 1 的参数方程为 25 16
3 3
B.
1 3
2 2
D.
1 2
.
4.已知 m, n, m n 依次成等差数列,又 m , n , mn 依次成等比数列,则椭圆
x2 y 2 1 的离心率 e = m n
例 7 当 m 为何值时,直线 l:y=x+m 与椭圆 x2 y 2 4 相切、相交、相离?
例 8 已知 P(4,2)是直线 l 被椭圆
()
x2 y 2 x2 y 2 x2 y 2 x2 y 2 1 (B) 1 (C) 1 (D) 1 25 16 25 9 16 25 9 25
)
B(4,0) ,△ABC 的周长为 18,则顶点 C 的轨迹方程是( 3、若△ABC 的两个顶点坐标 A(4,0) ,
y 2 x2 A. 1 25 9 C. y 2 x2 1 ( y 0) 25 9 x2 y 2 1 的焦距等于 2,则 m =( m 4
椭圆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 F 与到一定直线 l 的距离之比为一常数 e,且 0 e 1 的动点的轨迹叫做 椭圆. 注:此定义中的定点即为椭圆的焦点,而定直线为对应的准线.这个地方的焦点和准线一定要对应,结合第一定 义中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我们可以算出比值 e 就是定义中的离心率,e= 焦半径公式:椭圆上的点到椭圆焦点的距离. 焦半径 MF 【M( x0 , y0 )在椭圆上, F 1 、 F2 分别为左、右焦点】. 1 a ex0 , MF 2 a ex0 ;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