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3 课时作业19
高中生物必修3 课时作业19
RJ·生物·必修3
第8页
系列丛书
解析:使用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达不到预期目的。对于 病虫害的防治,我们应着眼于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开发,才能 既有效解决病虫害,又不造成环境污染。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可 以减少生产压力和污染物的排出。
RJ·生物·必修3
第9页
系列丛书
5.人具有较强的能动性,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来改变自然
RJ·生物·必修3
第18页
系列丛书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 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企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RJ·生物·必修3
第19页
系列丛书
解析: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发展与环 境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发达国家所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 道路。
RJ·生物·必修3
第22页
系列丛书
1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典
型实例”的是( D )
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 壤
B.轻度被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 C.由大火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 D.过度开垦草原及毁林造田等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
RJ·生物·必修3
第27页
系列丛书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3.(15 分)我国西部一些地区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 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 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 最艰巨的任务。下图所示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 图回答问题: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 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 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 植被破坏
RJ·生物·必修3
第4页
系列丛书
解析:现有耕地是一定的,但人口在增长,那么人均耕地就 会减少,为了养活新增人口必须开垦更多的耕地,从而造成草原 或森林的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灾害 频繁发生。
RJ·生物·必修3
第12页
系列丛书
解析: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的作用非常明显的生态系统, 它的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RJ·生物·必修3
第13页
系列丛书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C.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到 2020 年全国 人口控制在 13 亿以内 D.未来十年,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 15%以内,出生人口 素质提高,性比正常
RJ·生物·必修3
第6页
系列丛书
解析:由题目可以看出,西部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较差”, 所以在开发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改善其生态环境。
RJ·生物·必修3
第7页
系列丛书
4.人们为了解决某些在农、牧、渔业等生产中产生的问题而
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导致完全相反结果的是( B )
A.加强人口数量的控制 B.生产更多更高效的农药 C.合理放牧 D.把科学的耕作技术应用于海洋
RJ·生物·必修3
第15页
系列丛书
8.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 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最高峰,然 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RJ·生物·必修3
第14页
系列丛书
解析:人口问题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 题之一。通过在平时学习的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知识和信息可 知,C 选项是不正确的。注意有关我国人口问题的知识分布在初、 高中课程的生物、地理和政治等课程中,我们要将这些分散的人 口知识形成总的印象,还要注意从媒体上收集有关我国人口问题 的重要信息。
C.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 增长,规模很大
D.由于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迅速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我 国人口老龄化来势很猛
RJ·生物·必修3
第21页
系列丛书
解析:我国人口的发展目标是:2010 年,人口总数(不包括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要控制在 13.6 亿以内;2020 年, 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4.5 亿以内;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 值(接近 15 亿)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从而基本实现人口与经济、 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的面貌。下列关于人类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应想方设法改造自然 B.集体力量大于个体之和,故应大力增加人口数量 C.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可以放心大胆 使用 D.人类的活动应在兼顾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开 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RJ·生物·必修3
第10页
RJ·生物·必修3
第5页
系列丛书
3.我国西部因历史和气候的原因,生态环境较差。在西部大
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考虑( A )
A.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 境
B.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以减轻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C.治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D.发展乡镇企业,增加收入,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 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RJ·生物·必修3
第32页
系列丛书
材料四:我国将实施 6 大林业重点工程①天然林保护;②“三 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的建设;③退耕还林、还草; ④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⑥速生丰产材林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RJ·生物·必修3
RJ·生物·必修3
第30页
系列丛书
14.(13 分)阅读下列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龙”再降西安 据新华社讯:3 月 27 日西安市区黄尘弥漫,这是继 3 月 22 日西安一场泥雨后,“黄龙”再次降临西安。
RJ·生物·必修3
第31页
系列丛书
材料二:黑土地土壤严重恶化 据《华北信息报》1 月 27 日报道,黑龙江省一些专家、学者 日前根据新近的调查结果发出警告:黑土地已严重恶化。分布在 松嫩平原的 10.8 万 km2 的东北黑土地,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土壤。 然而,这片黑土地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土 壤生产能力正呈下降趋势。黑土层已由 50 年前平均厚度 40~ 100cm,下降到如今的 20~40cm,有的地方已经裸露出有机质含 量极低的泛黄母质层。专家们的调查显示: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面 积已达 1/3 以上,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之一。 材料三:我国西部 174 个县在 2000 年先行退耕 34.33 万公顷。
RJ·生物·必修3
第26页
系列丛书
解析:从环境条件分析,露天堆放会导致水分不足,水泡处 理会导致氧气不足,土埋处理时空气和水分条件较有利于多种微 生物对秸秆的分解,故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 方法;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 30 天,因气温较高,微生物分 解活动增强,则 3 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下移趋势;从堆放、水泡 2 条曲线可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低于厌氧性微生物。
RJ·生物·必修3
第23页
系列丛书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消除干扰、维 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和信息传递而实现。四个选项中,A 项为矿质元素的循环;B 项 为系统对污染的自动净化;C 项为系统内部群落的次生演替。这 些都是通过系统自身调节,维持系统的自身稳定,均符合“自我 调节”的含义。过度开垦草原及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荒漠 化,则是由于人为干扰的强度超过了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造成环 境破坏的实例,不符合题意。
RJ·生物·必修3
第28页
系列丛书
(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具有的特点是
动植物种类少得多,群落结构简单 。 (2)影响草原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水 。
(3)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连年干旱少雨,食虫鸟的年龄组成则
不能出现 增长或稳定 型。
(4)我国现存的草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鼠害、虫害的威胁,近 些年这些灾害经常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RJ·生物·必修3
第16页
系列丛书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针对生态环境污染而提出的,它是我国 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对于我国,由于人口数量大,引发加剧了 多种污染问题,所以,在长时间内仍然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RJ·生物·必修3
第17页
系列丛书
9.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
系,发展中国家认识到( D )
RJ·生物·必修3
第20页
系列丛书
10.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 率已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B.我国人口发展的目标是:2020 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 16 亿以内;21 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接近 20 亿)以后,将开 始缓慢下降
第33页
系列丛书
(1)从生态因素分析,导致“黄龙”再降西安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破坏,地表裸露等;引起“黄龙” 再降的人为因素可以归纳为不合理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
(2)黑土地土壤流失严重,说明森林具有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作用。 (3)科学家研究认为,沙尘暴的发生必须具有风源和沙源两个条
系列丛书